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炫公  胡红明  刘芳芳 《湘潮》2005,(3):11-15
在20世纪30年代,江苏淮安的新安小学诞生了一个著名的儿童抗日团体——新安旅行团。这一由少年儿童组成的宣传队伍,在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头,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宣传抗日,宣传救国,在国际少年儿童爱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2.
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江苏淮安(今淮安市楚州区--下同)的新安小学诞生了一个著名的儿童抗日团体--新安旅行团(以下简称"新旅").这一由少年儿童组成的宣传队伍,人小志大,他们在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头,走出校门,走出社会,宣传抗日,宣传救国.新旅1935年10月10日从淮安出发,途经22个省市区,行程5万多里,历经千辛万苦,历时17年,在国际少年儿童爱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3.
新安旅行团是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就诞生在淮安新安小学的一个宣传抗战救国的青少年团体。他们一行14人于1935年10月10日从自己的母校——江苏淮安新安小学出发,在“国统区”沿途宣传抗日,唤起民众,与顽固派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10 年时间内“新旅”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不仅队伍壮大了,而且成绩卓著。  相似文献   

4.
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新安小学即将落成的新安旅行团历史陈列馆内,布展着一封毛泽东亲笔写给新安旅行团的复信:“新安旅行团各位同志们:来信收到,极为感谢!祝你们努力工作,继续前进,争取民主中国的胜利。毛泽东一九四六年五月二十日”同时,这封信也被收进了《毛泽东书信选集》一书。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为啥要写这样一封信呢?新安旅行团是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就诞生于淮安新安小学的一个宣传抗战救国的青少年团体。他们一行14人于1935年10月10日从自己的母校——江苏淮安新安小学出发,沿途宣传抗日,唤起民众,与顽固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十…  相似文献   

5.
霍泛 《党史文汇》2003,(3):20-24
那是北平学生举行了“一二·九”和“一二·一六”抗日大游行后的第二天,亦即1935年12月17日,北平共青团组织通知我说:明天下午天黑前,你一定要赶到北平农业学院参加“平、津学生南下扩大抗日宣传团”的宣传活动;活动的地区是冀中农村,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把城市和农村的抗日宣传行动结合起来,掀起一个城乡密切结合的新的抗日救国高潮。此次南下扩大抗日宣传活动共组成了三个团,其中第一团由北平城内各大、中学校组成;第二团由城外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两校组成;第三团由天津市各大、中学校组成。我参加的正是第一团。在接受了…  相似文献   

6.
1938年初,福建各地红军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二、三支队出发北上抗日。“我们捍卫祖国,我们齐奔沙场……”,70年前,高唱着这首抗日战歌,奉命整编为新四军的数千名福建红军游击队员奔赴苏皖抗日前线,这是继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之后,发生在福建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又一件大事。福建红军游击队北上抗日的英勇奋斗历史,是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力宣传福建新四军的光荣历史和英雄业绩.弘扬他们锻造的“铁军”精神,本刊特开辟“驰骋江南”专栏,通过刊登新四军老战士的相关回忆文章等方式开展纪念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兴起了一场名为“漫画战”的影响广泛的抗日漫画运动,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抗日“漫画战”中,数量可观的漫画家群体开展地域广泛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呈现出一定的时空特点。时间上,抗战初期应运而生,抗战相持阶段深入发展,抗战后期开辟抗战建国的新主题;空间上,在国统区曲折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则持续走向高潮,“极一时之盛”。抗日“漫画战”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值得当前在开展社会动员和宣传教育工作时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8.
经盛鸿 《世纪风采》2022,(12):42-44
<正>在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即,全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同仇敌忾,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以不同方式投入了抗日救国斗争。众所周知,北有新安旅行团。一群“小好汉”年纪最大的19岁,最小的年仅12岁,在修学旅行中宣传抗日主张,发动广大民众,投身抗战洪流。鲜为人知的是,在苏州,有两位爱国老人张一麟与李根源,  相似文献   

9.
邢盈 《世纪风采》2007,(7):22-22
70年前,江阴澄西爱同贤士目睹侵华日军的种种暴行,为挽救祖国文化、拯救失学青少年,克服重重困难,创办了澄西中学。这所学校办学思想进步,积极宣传抗日,被陈毅誉为“江南第一所抗日中学”。  相似文献   

10.
第七回 办事处接待各界来客 彭雪枫宣传中共纲领 以彭雪枫为主任的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公开“挂牌”,在太原各界和山西民众看来,“八办”就是共产党,共产党代表抗日。因此,各界代表纷纷找上门来,向彭雪枫求教团结抗日大计。彭雪枫和“八办”工作人员主要致力于中共与阎方上层的统战工作,但同时也要热情接待来访的各界代表,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发动全民团结抗战。 1937年8月底的一天,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邀请办事处主任彭雪枫去作报告。当彭雪枫出现在国民师范礼堂的讲台上时,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因为决死队绝大多数人从未目睹…  相似文献   

11.
1938年1月19日,东北救亡总会(东总)在武汉召开常委和执委联席会议,制定了“东北救亡总会目前任务和中心工作”,决定成立“抗日宣传工作队”.会后,东总党组书记刘澜波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指示:成立抗日宣传工作队是宣传动员群众救亡参战的好办法,宣传队的工作不要局限在后方和战区,要到敌人后方去,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去,到新四军、八路军那里去.之后,  相似文献   

12.
一丁 《党建文汇》2001,(7):41-41
年已77岁的作曲家曹火星,就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1943年.19岁的曹火星是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的音乐组组长。为了反“扫荡”,群众剧社化整为零深入到群众中宣传抗日。这时,曹火星看到了蒋介石写的一本名为《中国之命运》的书,书中提出“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关内的东北人先落脚于北平奉天会馆,9月下旬自动地组建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东北救国会),选出爱国人士阎宝航、高崇民、卢广绩、彭振国等为常委,推举车向忱,张希尧,黄显声等为执行委员,下设秘书处,宣传调查部和军事工作部。“东救”的任务除救济东北难民和抗日军人家属外,主要是宣传、组织抗日武装。在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1,(35):49-49
缪正元(1910-1997),贵州毕节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1931年在上海转接组织关系参加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与林青等同志组织“朝阳音乐社”在上海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狱。1933年出狱后与林青回到毕节组织“草原艺术研究社”(简称“草原社”),积极开展文艺活动宣传进步思想,并按时转为共产党员,并于1934年参与建立贵州地下党毕节党支部。  相似文献   

15.
寇从善,1915年10月28日出生在青海省湟中县上新庄的农户人家。早年就学于西宁,后相继在南京、北平两地的藏蒙学校就读;1935年在北京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1月参加了南下宣传团,深入河北农村,极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联合抗日主张,同年2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投身挽救民族危机的抗日怒潮;1937年“七七”事变后,奔赴延安,在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初,经林伯渠、成仿吾介绍转入中央马列学院;同年3月,由李先念、张明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各报刊杂志纷纷发表纪念抗战的文章,但有关抗战时期宣传工作方面的文章并不多见.近些年,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本文将对宣传工作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作一些探讨.一、唤起民众,壮大抗日力量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需要全民族同胞参加.“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但是,要动员起全国同胞共同抗日,必须首先统一思想,通过政治宣传,把抗战的政治目的告诉人民,使他们懂得为什么抗日,从而自觉地贡献一切,投身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前后,由于我党将主要精力用于促进国共两党合作抗日问题上,对于民众的抗日宣传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抗日以前,没有抗日的政治动员”,“抗日以后,政治动员也非常之不普遍,更不说深入”.国民党当局历来轻视群众的作用,更何况是被迫抗战,也就不可能下功夫去动员群众.大多数人民得知抗战爆发,“是从敌人的炮火和飞机炸弹那里听到消息的”.而“偏远地区听不到炮声的人们”,“还是静悄悄地在那里过活”.所以,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一段时间里,抗击日寇基本上是国共两党的军队.国民党政府由于实行不要人民群众参加的单纯政府的片面抗战,接连失利.  相似文献   

17.
<正>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有一支由渔民和农民组成的敌后抗战雁翎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高举抗日救国大旗,机智勇敢地与日军展开了水上游击战,成为一支独具特色的冀中抗日武装力量。雁翎队创建的历史背景1937年底,日军侵占华北平原,曾先后5次对冀中根据地进行“围剿”,大肆屠杀白洋淀淀区人民。1938年夏天,日军一千多人从徐水、雄县、保定市区向新安进军,驻扎在新安城北。1939年2月25日,日军占领了新安城,驻新安的日军不断对水、  相似文献   

18.
“春水绿杨思故里,秋山红叶走征途。”1939年8月,江上青在皖东北壮烈牺牲前夕写寄七弟江树峰的七律中这两句诗,凝聚了他对扬州故里的浓厚亲情乡情,同时也真切地展示了他在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听从党的召唤,组建“江文团”(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高唱由他本人创作的《我们是铁的队伍》的团歌,踏上抗日的征程,“爬过一重山,又是一重山;越过一条河,又是一条河”,辗转来到皖东北,为创建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9.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残酷的,为了瓦解伪军、警,东北抗日联军采取了很多方式,通过宣传“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要嫁就嫁抗日英雄、不嫁亡国奴”、优待俘虏等方式,使很多伪军哗变、订立反日同盟等,支持东北人民抗日。本文以翔实的史料向我们披露了在白色恐怖下,那鲜为人知的战争心理战——东北抗日联军的瓦解伪军、警工作是东北抗日联军从政治上动摇伪军、警军心,削弱伪军、警战斗力的策略和手段,对夺取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起了一定的作用。“九一八”事变后,降日东北军掀起反日兵变怒潮东北抗日战争中,中共满洲省委和抗联各军领导人,十分…  相似文献   

20.
<正>在抗日战争的连天烽火中,广大海外华侨青年认定延安是革命圣地,是中国希望之所在。“到延安去!”“到抗日前线去!”成为海外赤子的共同心声。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诗歌:“一壶一钵去长征,不怕关山万里程,满腔热血去受训,不到延安誓不停!”为争取华侨支持和参加抗战,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主张,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洋华侨回国服务团延安办事处的基础上,成立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简称“延安侨联”)。1940年9月5日在杨家岭大礼堂召开成立大会,有170余名华侨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