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京沪杭战役结束 6月2日,解放军三野一部攻占崇明岛,至此,京沪杭战役胜利结束,渡江战役也全面结束.京沪杭战役是a渡江战役的第三阶段,战役目的是解放武汉、上海地区.  相似文献   

2.
何立波 《湘潮》2006,(6):17-22
豫东战役(包括开封战役和睢杞战役),是我军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影响的运动战战役,也是戎马一生的粟裕将军指挥过的相当重要的一次战役。粟裕后来称它为一生中所经历的“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的战役之一”。豫东战役中解放的开封,也是人民解放军在关内解放的第一座省城。豫东战  相似文献   

3.
鞠开 《湘潮》2008,(7):15-17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大的一个战役,我作为粟裕的秘书,从头至尾跟随他参加了淮海战役。粟裕酝酿、参与战役决策指挥的情景,令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4.
土城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遵义会议后主动发起的对尾随川军进行歼灭的战役。土城战役由于未能迅速解决川敌郭勋祺部,敌援军四面合拢,红军被迫撤出战场,西渡赤水河,以图脱离敌军包围圈。土城战役开启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是在毛泽东指导下由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共同实施的大规模战略性战役。毛泽东通过正确把握战局发展,适时作出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变化,始终掌握着战场行动的主动权,为夺取战役各个阶段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指导淮海战役期间作出的重大决策变化主要包括:根据战场形势发展变化,逐步扩大了战役的规模、任务和使用兵力;在战役第一阶段果断作出了调整战役方针的决策;在战役第二阶段作出了及时调整作战重心和歼敌任务的决策;战役第三阶段依据战略全局的需要,作出了调整战役作战进程的决策。  相似文献   

6.
李达是一个辅佐过11位著名将帅、担任过各级参谋长达33年的"参谋上将",从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的神头岭战斗、白晋战役、百团大战、安阳战役,到解放战争期间著名的邯郸战役、上党战役、定陶战役、鲁西南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无不体现着他的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可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战功卓著的战将,在爱情路上却演绎了一段不寻常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7.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所进行的一场殊死较量,这场战役迫使“联合国军”发动的总攻势变成了总退却。西方军史学术界将这次战役称之为“清长战役”,作为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范例,将其列为20世纪经典战役之一。  相似文献   

8.
刘向上 《世纪桥》2009,(10):17-19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决战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55.5万余人,从根本上动摇了蒋家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9.
高范 《世纪风采》2012,(3):14-17
兰州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甘肃省兰州地区同西北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战役发起于1949年8月12日,至8月26日结束。兰州战役后,国民党在西北的势力被基本清除,也结束了马家军、胡宗南在西北长达40余年的统治。担任这次战役总指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兰州战役充分展示了彭德怀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相似文献   

10.
上海战役是渡江战役中一次相对独立的战役,也是战略追击中一次规模虽大的城市攻坚战役。这次战役自1949年5月12日发起,至5月27日结束,历时16天,歼敌153243名,缈获大量军用物资,解放了上海市及周围15个县城,完整地保全上海,实现了军政全胜,这在古今中外的战争中是极为罕见的。而该战役的胜利则归功于坐镇丹阳主持总前委工作的邓小平、陈毅他们坚定地、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同时结合战役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筹帷幄。  相似文献   

11.
正太原解放战役发起于战略决战之初、结束于渡江战役之际,是战略决战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太原解放战役始终得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目前关于毛泽东决策太原解放战役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当时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周恩来在太原解放战役中组织、指挥作用的研究几乎没有。在深入查阅周恩来相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太原解放战役前后,周恩来关于太原解放战役进程的电报有七八份之多,涉及  相似文献   

12.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军作战思想作出相应调整的情况下,毛泽东指导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共同实施的与国民党军的一场战略决战。在淮海战役的酝酿和实施过程中,毛泽东根据济南战役胜利后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及时批准华东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确立作战方针,决定把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投入战场;针对战役发起后的敌情变化迅速调整战役方针,指导中野部队发起徐蚌作战;协调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并采纳其建议,调整战役第二阶段作战重心和歼敌任务,把战役重心调整到战场南线;着眼于抑留和歼灭华北战场的敌军集团,调整战役第三阶段的作战进程,推迟总攻时间。毛泽东的全局指导和前线指战员的浴血奋战,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贾庆举 《世纪桥》2002,(5):41-43
海南岛战役,是我军首次大规模渡海作战成功的战役。1949年10月14日解放广州,同年12月两广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立即命令40军和43军开赴雷州半岛,准备解放海南岛,由15兵团统一指挥。当时我在兵团前线指挥所工作,对这次战役中有些战斗片断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4.
陈宝剑  李之美 《党建》2011,(6):49-50
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的伟大起点。在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那么,在百万大军千帆竞发时,是哪条船最先到达长江南岸的呢?  相似文献   

15.
淮海战役是对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战役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其中包括蒋介石"五大主力"中的两个。淮海战役后,南线国民党军精锐尽失,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上海等地完全暴露在解放军兵锋之下,其统治危如累卵,摇摇欲坠。淮海战役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有多方面的原因,当年亲历战争的国共双方将领从不同角度作过十分精到的总结,后来的研究者也发表过许多高论。笔者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发现,将运动战和攻坚战很好地结合起来,尤其是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攻坚战术,是取得战役胜利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朱德在四渡赤水战役中的贡献蒙秀琼四渡赤水战役是长征史上光辉的篇章,中央红军彻底摆脱国民党围追堵截,胜利实现战略转移的关键。朱德在这事关中央红军生死攸关的战役中起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研究“四渡赤水”战役的论著中,对朱德在这次战役中的特殊贡献却很少涉及...  相似文献   

17.
正以少胜多创奇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刚拉上帷幕,国共南线战场的战略决战——淮海战役便开始了。毛泽东绝不会给蒋介石把分割区连成一片的任何机会。这是国共双方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战役,是两军在长江以北地区进行的决战。淮海战役的战略决策是如何提出的淮海战役战略决策同毛泽东的战略奇想  相似文献   

18.
全面胜利的中原突围战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首战,是胜利的起点,由此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帷幕。多年来,对于中原突围历史的研究,特别是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评价中原突围的胜利,已有不少佳作。但对中原突围战役评价方面研究成果还不多,而且人们对此战役的本身是否胜利至今仍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中原突围战役是全面胜利的战役。现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继辽沈、淮海战役之后.在华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决战。这一战役自1948年11月29日发起,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64天。战役中我军对华北之敌实施战略、战役分割包围,分别歼灭新保安、张家口、天津之敌;北平守敌接受和平改编;绥远国民党军举行起义。华北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战役结束不久,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1948.11.6~1949.1.10)的伟大胜利,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战斗英雄们的革命精神,1959年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和淮海战役纪念馆,1965年11月6日建成开放。馆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凤凰山东麓,占地79万平方米,由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淮海战役碑林、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徐州双拥展览馆、徐州国防教育馆、青年湖等组成,是历史内涵深刻、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色优美的革命纪念地和风景游览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