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共中央特科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我党从事情报、保卫工作的专门组织。在腥风血雨、艰难竭蹑的白色恐怖环境下,中央特科在获取情报、保卫党中央安全等方面功绩卓著,并且为党的隐蔽战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由于中央特科工作的特殊性,有关的公开材料极为稀少,因此,在以往对这一时期党史的研究中,对中央特科情况或避开不谈,或一带而过,一些论著对某些基本史实也说法不一。根据所能看到的史料,笔者试对中央特科成立时间、分期、各期工作概况及结束情况作以下探讨。一、中央特科究竟成立于何…  相似文献   

2.
杨尚昆是一个具有特殊研究意义的党史人物,也可以说,他代表了党史人物研究中一类特殊的人物研究类型。这一类党史人物在党内地位很高,但最初并不属于核心领导成员;他们了解重要思想、理论和重大决策的形成过程,但最初一般不参与重大决策;他们为中央决策提供咨询,但更熟悉各种重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失败后,党内那些投机分子变节转向,叛党求荣.大批革命同志因之而被捕牺牲.党对叛徒的危害性是十分清楚的.中共中央指出:“反革命的自首政策,确实在短期间使党的组织动摇,是敌人破坏本党最有效力的方法”.因此,要保证中共中央和革命同志的安全,要在白区更好地生存和斗争,必须“对自首而反攻的叛徒,号召党内外群众共起处以死刑”.1927年11月,党中央的政治保卫机构中央特科应运而生.其重要职责之一,即是营救同志,严惩叛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周恩来负责中央特科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曾有人野心勃勃地试图组建一个区别于中共的“新”党,试图走一条既别于国民党也别于中共的第三条道路。此人就是中共党内的大叛徒,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的顾顺章。  相似文献   

5.
《求贤》2007,(4):46-46
第一,从两个概念产生的历史来看,是先有党内制度后有党内法规。第二,概念的外延不同。党内制度的外延要大干党内法规的外延,一是非成文制度不属于党内法规;二是省和直辖市以下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制定的党内制度因其约束范围较小,因而也不属于党内法规的范畴;三是党的制度范畴中的体制、机制问题也不属于党内法规的范围。第三,制定主体及权限不同。党内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党的中央组织、中央各部门、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相应地,  相似文献   

6.
穆欣 《党史文汇》2003,(7):27-29
当年在陈赓主持的中央特科情报科有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名叫欧阳新。欧阳新曾在苏联军事学校学过炮兵。1929年底,他和刘鼎一起从莫斯科回到上海,都被分配到中共中央特科情报科工作。刘鼎任副科长,做陈赓的助手。欧阳新在特科连续工作6年,后期参与特科的领导工作,是特科的资深人员。中央特科是当时中共中央为应付面临的险恶形势而设立的从事情报保卫工作的专业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敌人警、宪、特务机关,探取敌人破坏我党的阴谋,向党的秘密组织报警,保障党中央领导机关和在沪地方党组织的安全。欧阳新到特科后化名王子春,他的真实姓…  相似文献   

7.
筹建中央特科“四·一二”事变后的上海,敌情特别复杂。中共中央要站稳脚跟,打击敌人,发展革命力量,就必须在改善秘密工作条件的同时,花大力气做好情报、保卫工作,以保障党组织特别是中央机关的安全。这些都离不开经周恩来亲手开辟的党的情报保卫组织——中央特科的特殊贡献。周恩来对特科工作并不陌生。1927年5月,他就在武汉中央军委主持成立了军委特科,以情报工作为主。1927年冬到上海以后,他又在中央军委特科的基础上组建中央特科工作,并进行了整顿,将原有的特务股改为总务、情报、行动三科。1928年,又增设了无线电通讯科。…  相似文献   

8.
穆欣 《党史文汇》2002,(2):15-20
周恩来是我党我军情报保卫工作的创始人和卓越领导者,是隐蔽战线的统帅,他为这项事业呕心沥血半个世纪。早在1927年,周恩来总结了我党领导机关屡受敌探军警打击和破坏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惨痛教训,提出了建立情报保卫工作的专门机构,以防敌探特务的破坏,保卫中共中央的安全。从中央特科的筹建开始,直到周恩来于1931年底离开上海、进入中央苏区的时候为止,党在白区进行的隐蔽斗争始终在他领导下胜利开展。在此期间,中央特科对于保卫党的中央机关、获取情报、惩处叛徒、建立无线电通讯联络、巩…  相似文献   

9.
彭苏 《党史博采》2024,(1):44-48
<正>李一氓是我党高级干部,他亲历了北伐、南昌起义、上海中央特科、长征,还担任过毛泽东的秘书。抗战中出任新四军秘书长,是皖南事变幸存者中职别最高的知情人。他一生结识了党内外众多领导人和亲历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而且是党内公认的诗人、书法家和收藏家,被陈毅称为“党内少有的大知识分子”。南昌起义中郭沫若的入党介绍人1903年2月,李一氓出生于四川彭县(今彭州市),小学毕业后考入成都联合中学,同学中有李硕勋和孙元良。1921年,李一氓离开成都,先后就读于上海大同大学、沪江大学和东吴大学。  相似文献   

10.
党内监督,就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按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制度的要求,对党的各级组织以及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实施监察和督促。中国共产党成立88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党内监督机制建设,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既有对马克思、列宁党内监督思想的继承,也有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当前,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发挥党内监督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10):F0003-F0003
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位于上海市武定路930弄14号(原武定路修德坊6号),为一幢建于1930年的砖木结构假三层里弄房屋。这里也是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旧址。中央特科归中央特委会领导,由周恩来亲自筹建和实际负责,主要任务是保卫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具体分工:一科为总务科,  相似文献   

12.
许俊 《党史纵横》2007,(1):50-53
他从华工领袖到中共特科主力;他历尽艰险,传送情报,确保红军突围长征;他联名写信上书中央直言反对“毛、江”联姻;他于十年浩劫中,父子同遭磨难——在白区隐蔽战线的斗争中,我们党内有许多优秀同志长期隐蔽在城市里,或潜入敌人心脏从事情报工作。他们常常更名换姓,不断改变身份  相似文献   

13.
读党史资料,发现20世纪30年代、40年代,50年代各有一份绝密电报,对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走向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第一份是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央特科情报人员钱壮飞潜入敌人特务机关获得的绝密电报。如不是截获这份电报报告党中央,在上海的中央机关将会被敌人一阿打尽。  相似文献   

14.
韩丽华 《党史纵横》2002,(3):30-32,44
1929年底,正值大革命低潮时期,在上海霞飞路和嵩山路交叉口处,一家号称松柏斋的古玩店开业了。原来,这是我党中央特科二科在此建立的一个情报站。经理是董健吾,具体负责是中央特科二科副科长阚尊民(后改名刘鼎),总负责是中央特科二科科长陈赓。此时,董健吾已是中央特科一名重要成员。董健吾,1891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五)生于上海青浦县东门棣华堍一户书香门第、官宦人家。祖父曾做过县官,较有学识;祖母沈氏出身上海富豪之家,笃信基督教。健吾原名守青,自小在教会学校学习,18岁升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优秀,…  相似文献   

15.
在腥风血雨、艰难竭蹶的白色恐怖环境下,中央特科在获取情报、保卫中共中央安全等方面功绩卓著,并且为发展党的隐蔽战线奠定了良好基础."隐蔽战线的统帅"中央特科的创始人周恩来,家喻户晓.相较而言,另一位特科机构领导人陈云在特科的风云岁月则鲜为人知. 临危受命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并未建立保卫自身的各种武装.因此,也未专门设立负责开展情报收集、政治保卫的机构.可以说,早期的中共中央还"不懂得情报"工作,直至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猝不及防中所酿造的惨案才让共产党瞬间惊醒,中央特科才由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17,(3)
正(接上期)中央特科1927年秋天随中央机关从武汉迁到上海后,有力地保卫了党中央机关,他们杀叛徒,除内奸,使敌特闻风丧胆。但是,到了1931春,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使得中央特科遭到重创。此后,特科人虽然奋力抗争,但终究在腥风血雨中终结。顾顺章叛变是重要转折点1931年3月底,化名"黎明"的顾顺章从上海护送张国焘、陈昌浩到达汉口,将他们交给了鄂豫皖苏区来秘密迎接的人。此后,他没有及时回上海,4月25日下午不巧碰到叛徒王竹樵,顾顺章  相似文献   

17.
解疑释惑     
《军队党的生活》2013,(7):21-21
某部党员刘军问:什么叫党内法规?党内法规包括哪些方面?答: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党的中央组织制定的党内法规称为中央党内法规。下列事项应当由中央党内法规规定:(一)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二)党的各级组织的产生、组成和职权;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悬崖》曾在央视和多家卫视热播,引起国人瞩目。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当年“国际特科”对敌斗争的文艺作品。抗战时期,东北以及华北、华东(主要是上海)等许多城市确实活跃着神秘的“国际特科”组织,他们与正面战场遥相呼应,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有力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张小灵 《党史纵横》2014,(4):26-29,33
正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纠正了在党内统治四年之久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路线。遵义会议还使陈赓、肖劲光等十位曾遭受错误处分的将领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他们先后陆续得以平反或起用,成为后来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陈赓:中央特科被捕受诬,终以功劳换回党籍陈赓,湖南省湘乡人,1922年加入中  相似文献   

20.
谭敦民 《世纪桥》2012,(12):49-56
电视剧《悬崖》热播,多家卫视和央视陆续播出,引起国人瞩目。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当年“国际特科”对敌斗争的文艺作品。抗战时期,东北以及华北、华东(主要是上海)等许多城市确实活跃着神秘的“国际特科”组织,他们与正面战场遥相呼应,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有力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