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场勘查中,利用照相胶卷带有粘性的特点,提取灰尘指印,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它具有简便易行、可直接利用等特点。现将此法介绍如下:1胶片粘性的可利用性照相用135或120型全色胶卷,其底片药膜面组成成分中有一种原料—明胶。明胶(Gelatin)又称“白明胶”,为白色或淡黄色透明固体,能溶于热水,呈亲水胶体,不溶于有机溶剂,其溶液具有相当粘度。明胶在胶片中作胶体支承物,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提取灰尘指印。2提取指印前的准备工作将全色135或120型胶卷在未曝光条件下定影、水洗、晾干,分成小段(135型胶片小段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黑白、彩色拷贝片在物证照相中的应用和使用方法.使某些物证痕迹得到了高反差的影像.  相似文献   

3.
数码显微照相、数码红外线反射照相、数码荧光照相、数码彩色分光照相、数码影像的处理技术在文书鉴定、痕迹物证鉴定中均可得到有效应用。随着数码照相研究的不断深入,数码照相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4.
1 盲色片的运用在基层物证照相工作中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特种照相技术不能在基层普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开展一般性的物证照相,在实际拍摄中,人们较多地注重如何选择配光方式,做到准确曝光,以得到清晰的影像,而忽视了对感光材料本身的认识和选择。目前在拍摄提取各类现场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在痕检/文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痕检和文检是刑侦工作中重要的物证获取手段.然而几十年来,痕检和文检工作始终离不开传统的胶卷照相、暗房处理、光学比对等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具有方便、可靠的优点,但其缺点也是极其明显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成功率低、周期长,无法在现场做初步的分析使用传统的照相法从现场拍摄到观看照片需要较长的时间,在照片洗印出来之前无法确定拍摄的效果.等到发现拍摄的问题时,必须再回到现场重拍,且可能由于错过了痕迹的新鲜期而难于甚至无法获取所需物证.胶片和像纸质量、拍摄技术、胶片和像纸的保存、暗房技术、冲洗药液质量等诸多因素都可能使物证提取失败.另外目前许多资料是用电视摄像机拍摄的,若希望得到其中的某些图像,一般用照相机直接对电视屏幕拍摄效果很不理想,而且还需要专业的录相编辑机来提供清晰的定格静止画面.上面提到的问题都是在现场拍摄完至少数小时(如果顺利的话)之后才发生的,根本谈不上现场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刑事案件现场中,常常遇到一些弱反差痕迹,如镀铬体上的汗液手印、浅色油漆面上薄层灰尘足迹,等等,这类痕迹由于其形成条件和承受客体不同,拍照提取后反差较小,不利于检验鉴定。虽然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调整配光角度、选用强反差胶片、改变冲洗条件或用特种照相方法等,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对于那些已采取措施而又已形成的弱反差痕迹负片,能否运用辅助手段提高原负片的反差,乃是刑事照相技术人员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用印刷制版胶片复制弱反差痕迹负片技术,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刑事照相是运用照相方法,对发生案件的地点和遗留犯罪痕迹、物证的场所,按照现场勘查的规定和办案工作的要求,把现场状况及痕迹物证的特点、位置等。如实地拍照下来,为研究案情性质,分析作案手段,进行现场实验提供资料,为技术检验、鉴定提供条件,为起诉、审判提供证据。所以,刑事照相是利用感光材料和专门的照相方法,显示、固定、检验与犯罪有关的客体形象的一门科学技术,是以揭露和证实犯罪为目的。它反映的客体影象必须真实、客观、不允许任意摆布和夸张。因此,刑事照相受条件限制出现失真是不可避免的。失真,从词义上讲,就是失去了真实形…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码照相以其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在公安工作的现场拍照、物证拍照、以及显微拍照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如现场的指纹、足迹以及现场其它痕迹物证,拍照后能立即观看拍照的效果方便快捷,在应用计算机图象处理photoshop软件后,通过对图象的反差、颜色、对比度、亮度调节后,会更进一步提高照片质量。为侦察破案提供有利的证据,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通过数码照相拍照也发现它的不足,因为各类现场不同,各个痕迹大小不同,所以,拍照使用的各种镜头也不同,在电子版上大小也不同,如何将电子版的指纹、足迹以及小的物证,放成1∶1原大。…  相似文献   

9.
1全波段CCD物证检验系统简介 特种照相作为现阶段用来提取现场潜在痕迹物证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红外照相、紫外照相、发光照相和偏振光照相等,不同的方法需要用不同的器材来实现,这些器材包括多波段光源、紫外成像仪、红外成像仪、紫外光源、红外光源、偏振光摄影灯、各种波长的滤光镜等,器材繁多,操作繁琐。  相似文献   

10.
拍照破案     
阿碧 《检察风云》2012,(15):58-60
无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在影视剧中,我们都有机会看到警察对事故或刑案现场进行拍照,以此作为破案的线索或今后起诉的证据。在刑侦领域,拍照破案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科学,被称为刑事照相学。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犯罪手段也在不断地翻新,普通照相已经不能满足现场勘察和物证技术发展的要求,采用一些特种照相方法则能提高潜在痕迹物证的提取率,有效地防止证据灭失。  相似文献   

11.
用多波段光源鉴定的几个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琼  谢朋 《刑事技术》2005,(5):60-61
在一些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鉴定中,基层刑侦技术人员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有证据意义的痕迹物证的发现和提取。在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鉴定工作中充分发现和提取有较高证据价值的痕迹物证,更好的利用这些证据资源,必将对案件的侦破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多波段光源的问世,给解决这一难题增添了新的活力。它是利用输出能量高的可见光源配合多种滤色镜,可以达到观察不同物证荧光的目的,用物证检验照相的方式来记录保存荧光影像。且功率强大,携带方便,是各刑侦技术部门提高物证提取率和检出率较好的检验工具。多波段光源是一种新…  相似文献   

12.
寻找和提取犯罪遗留痕迹物证是现场勘查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快速高效发现与提取犯罪遗留痕迹物证?本文利用废旧打印机彩色墨粉针对非渗透性客体上快速显现手印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钟珂  罗兵  张雨 《刑事技术》2010,(5):57-58
指纹检验照相在整个指纹检验鉴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照相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拍摄难度较大的指纹痕迹,比如遗留在圆柱形拉丝金属把手表面的潜在汗液指纹。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指纹本身与客体的反差较弱,以及客体表面强烈的反光,拉丝纹理的干扰和弧型面所产生的景深,使得拍摄出的细目物证照片反差低,客体表面反光和拉丝纹理干扰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笔者在勘查现场时遇到两例重大凶杀案件。在被害人颅骨的创腔内发现微量金属整体分离痕迹,两现场因条件所限未能提取到其它痕迹物证,将微量金属整体分离痕迹作为主要物证进行研究并充分利用,为侦察破案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重大疑难痕迹物证的发现提取和利用已引起痕检人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微量痕迹物证,在侦破重大疑难案件中的作用愈来愈大。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仅就微量整体分离痕迹的分析和利用进行一些讨论。1982年6月3日夜,某县秦寺大队村民秦某某(男,66岁)、王某某(女,77岁)同时被杀。经现场勘验…  相似文献   

15.
现场勘查工作中,要求所提取的痕迹物证图像整体清晰、无变形失真,被摄客体的细节特征要准确、完整、全面。工作中主要依靠照相的方法对痕迹物证进行提取,但受相机自身光学系统的限制以及现场环境的影响,在进行拍摄时需反复选取配光、拍摄角度,调试相机各项参数,过程繁琐复杂且成像质量常不尽如人意,进而降低现堪工作的效率。但若将移动扫描技术运用在犯罪现场勘查工作中,发挥其成像质量高、适用条件范围广、操作便捷等特点,对照相技术进行补充辅助的作用,相信将会对整个侦查工作的质量及效率有突破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陈敏  朱宇 《刑事技术》2006,(6):52-52
灰尘指纹是一种在现场上经常需要处理的痕迹物证,最正规、最传统的方法就是用照相直接固定提取。但是,在现实现场勘查实践中,由于受现场条件、灰尘指纹本身条件或其所粘附客体条件的限制,要清晰完整地提取一枚灰尘指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在长期的现场勘查实践中发现,用胶带纸直接粘取指纹(再在暗室中用照相固定)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较为实际而理想的方法。1操作方法(1)在现场上的操作。勘查中如发现有灰尘指纹,先要观察灰尘的厚度、指纹是减层或加层和指纹的黏附客体,因为这3个方面都将决定提取指纹的质量;然后用胶带直接粘取,贴于一中…  相似文献   

17.
用于现场勘查的快速通行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现场勘查器材之一的现场快速通行踏板,为提高现场勘查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体积大,踏板数量多,携带不便,现场的使用过程中也不太方便,且影响现场摄像、照相效果等缺陷也随之出现。制作一种既能解决上述缺陷,又能保护现场地面足迹使地面痕迹物证不易受到破坏的器材的想法由然而生。  相似文献   

18.
评价现场勘查工作搞的是"粗"还是"细",要有衡量的标准和尺度。"粗"和"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无论是"粗"还是"细",都包含着勘查人员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包括认识水平)、工作效果,是勘查工作的综合体现和评价。单从某一个方面评价是"粗"或"细"都是不客观的。在以往的现场勘查工作中总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①痕迹物证提取了,综合分析评判也准确;②痕迹物证虽提取到了,在分析认识上出现偏差;③分析认识正确,但痕迹物证条件太差;④总体勘查上痕迹的提取以及分析认识上都较成功,但个别痕迹或情节有疏忽。为了使大家对现场勘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首先必须搞清楚以下几个关系:一、痕迹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任何痕迹都是遗留在物体上的,由于物体的性质不同,表面光洁度、结构、质量、色泽不同,就决定了痕迹的遗留条件及遗留的难易程度。有些物体容易留下痕迹物证,有些物体不易留下。易留下的痕迹,人眼往往可以看清,也易提取,不易留下的痕迹人眼往往不易看清也不易提取。对于容易看清的痕迹物证,在现场勘查时,由于粗枝大叶却没有发现和提取,或者在犯罪分子必经之地,必拿之物上,虽然看不见或看不清,没有采取其他  相似文献   

19.
在分尸、爆炸等案件的现场勘查中,经常会提取到一些用于包裹尸块、爆炸物的塑料包装物;绑票、抢劫等案件中提取到的用于捂嘴、绑手的胶带纸,这些检材的痕迹处理成功与否,对案件的侦破起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上述检材特别是较皱褶的检材的痕迹处理作了初步的探索,形成先用紫外观察照相系统进行无损处理,后物理化学处理的痕迹处理流程。笔者对一些皱褶的塑料袋、塑料胶带纸及类似客体上痕迹物证的搜索和提取上作了初步的探索,形成了一套先用紫外观察照相系统作无损观察搜索、固定后物理化学处理的合理而又比较完整的处理这些…  相似文献   

20.
光谱成像在物证检验中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目的研究运用光谱成像技术进行物证形态检验的可能性和方法。方法比较相同条件下使用普通照相方法与光谱成像方法拍摄多种痕迹物证的效果。结果光谱成像检验的能力和效果都具有明显优势。结论光谱成像检验技术的出现使物证形态检验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