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债危机的外部原因是美债危机的冲击与转移,直接原因是欧盟自身的制度缺陷,经济原因是欧盟各国竞争力不同所致,根本原因就在于欧洲福利国家的制度弊端,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政治诱因是欧盟存在领导力危机。欧债危机的全球影响就在于,欧债危机成为引发全球经济减速的直接因素,欧债危机与美债危机使得全球金融秩序正在发生着微妙的转化,中国要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采取更加冷静审慎的态度,着力解决好自身的经济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2.
盘点2011年的世界大事 欧债危机及中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欧洲数个国家深陷债务危机难以自拔,在此危机背景下,中国是否购买或购买多少欧洲债券的讨论从未间断。中欧关系引发了国人高度关注,中国对欧关系到了需要从中美欧大博弈背景下加以审视的时候。一、欧债危机虽与全球金融危机有关,但其爆发有自身的必然性。而欧债危机久拖不决的原因主要在于欧盟内部利益分歧欧债危机主要源于欧洲国家福利制度以及欧元区制度的不可持续。欧债危机福利制度不可持续表现为,一方面是经济长期低迷,  相似文献   

3.
明文彪  孙娜 《浙江人大》2012,(8):23-26,41
央行降息、房贷首付利率下浮、项目审批加快、非公投资新"36条"细则出台,预示"稳增长"重新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西班牙获得欧盟援助、希腊退欧风险缓解,表明欧债危机也正朝预期方向发展——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浙江能否爬坡过坎,顺利完成年度经济增长目标?浙江外贸出口能否实现10%的增长目标?尽管5月份出口数据明显反弹,但还不足以判断外贸形势已经全面企稳。欧债危机的良  相似文献   

4.
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且成蔓延、发酵之势,给欧盟及欧洲一体化事业带来诸多困难与挑战。它对欧盟政治的影响是长远的,且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欧债危机迫使欧盟强化政治合作与政策协调,采取一系列蕴含深刻政治含义的改革,加强经济治理和行业监督,以进一步推进经济领域的高度一体化;它导致欧盟内部各政治力量新的分化、调整和组合,迫使法国和德国联合起来应对经济失衡,继续担当欧洲一体化的"火车头"、"发动机";它扩大了欧元区集团与非欧元区成员国间的裂痕,促使双方重新评估和调整相关政策,为今后集体实现单一货币奠定基础。历史地看,欧洲一体化事业总是在危机中不断前进的。此次欧债危机虽然给欧盟造成了许多困扰,但如果应对妥当,它将会以政治联盟建设的新突破为欧洲一体化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5.
沈岩 《政策瞭望》2012,(1):49-5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2年经济发展作了重要部署,近期部分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对今年经济发展作了预测与分析。GDP——增速8%—9%。受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全年GDP同比  相似文献   

6.
郭昊  宋晴 《人民论坛》2012,(14):202-203
在欧债危机影响下,中国作为欧盟的最大经贸合作伙伴,必将会遭遇进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收益下降的双风险。因此,协助欧洲走出债务危机,实现中欧经贸合作的转型和升级是中国对欧战略调整的当务之急。我们应优化同欧盟间的合作机制,积极与之进行对等谈判,同时要依托WTO提供的制度框架,维护我国的正当贸易权益。  相似文献   

7.
江建平 《群众》2013,(7):59-60
当前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去年以来,随着经济刺激政策影响逐渐淡去和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投资和出口这两个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逐渐弱化,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再次加大。2012年GDP增速“破8”,创13年以来最低值。今年以来,反映实体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如工业用电量、生产者价格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物流业景气指数等均不断走低,经济增速可能比以往较高水平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在走向中国,中非合作论坛旨在促进中非友好合作。中国为了支持非洲的发展,在论坛会议上宣布四项承诺: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各种援助;在未来两年内减免非洲重债贫困国和最不发达国家100亿人民币债务;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设立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会,帮助非洲国家培训各类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当前欧债危机的危害和中国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债危机是发生在欧洲部分国家以国家主权为信用担保却又不能如约履行偿还债务造成的违约危机.2011年11月意大利最新陷入欧债危机和2012年1月13日标普将法国等国下调一个信用评级、意大利与西班牙等国下调两个信用评级、1月16将欧元区临时救助机制——欧洲金融危机稳定工具(EFSF)的信用评级下调一级标志着欧债危机发展到了最新阶段.在危机最新化的过程中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恶化经济、政治、社会危机形势,造成了多方面的危机,打击了信心,阻碍了经济复苏与发展,等等.面对欧债危机的最新发展及其危害,中国应对之策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要急于和过多卷入欧债,借机借势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欧盟是我省第二大境外直接投资目的地,扩大对欧盟投资,有利于拓展市场、获取技术和品牌,对浙江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欧债危机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为扩大对欧盟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视角。欧洲资产价格持续走低,增持优质欧洲资产有利于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和全球布局。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欧元前景不  相似文献   

11.
姚凤芹 《人民论坛》2013,(5):246-247
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也未能幸免,其引发了诸如外需萎缩、欧元贬值、汇兑风险增加等多种问题。只有深刻总结欧债危机给中国带来的种种影响,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减少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直接或间接伤害。  相似文献   

12.
杜平 《同舟共进》2012,(1):31-32
【欧债危机不仅是债务危机】 这次举世瞩目的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既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指向希腊等国家高福利、低盈余的经济模式。高福利在欧盟多数国家都存在,在过去二战后经济增长很快的情况下,国家财富比较充裕,高福利的政策落实得非常好,甚至成为其他国家借鉴的模式。在欧美之间为此也引起过一些热烈的议论:欧洲是社会市场经济,美国是自由市场模式,一方要保证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3.
欧债危机毫无疑问是继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又一关键经济事件,自2009年底爆发以来,迄今已两年,现在非但没有显著的平息迹象,而且随着不断有新的国家卷入,仍在某种程度上的恶化进程当中。考虑到欧债危机的重要性,其对欧元的影响、治理路径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外因看,欧债危机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发展,是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和欧洲金融机构的推动和扩大的结果;从内因看,国家经济结构失衡是根本原因,欧元区制度设计的缺陷是制度原因。对于中国来说,必须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处理外债与地方债务,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福利制度,审慎对待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这是这次欧债危机给我们中国的警示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丁纯 《人民论坛》2012,(18):46-48
德国经济这次能脱颖而出,是此前德国上下壮士断腕、勇于改革的结果和回报,而绝非偶然在欧洲一片愁云惨淡中,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欧洲则逐渐演化成幽灵般挥之不去的欧债危机,其中不仅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等"欧猪"国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整个欧元区和欧盟的表现都差强人意,在一  相似文献   

16.
当美国经济发展前景不确定,欧债危机的阴云也在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欧洲挥之不去的时候,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显现出出口增长乏力的态势。数据显示,中国1月出口同比下降0.5%,进口增速亦同比放缓。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欧债危机对外需的拖累已开始显现,同时也意味着宏观经济的整体风险可能在累积。另外,发达国家的低利率政策和经济复苏刺激计划也可能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美国金融危机尚未解决,又引燃了欧债危机。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对中国来说,是“危”也是“机”。  相似文献   

18.
孔刚 《新东方》2013,(1):47-51
欧盟对中国的武器禁运已经实施了20多年。对华军售禁令是欧盟干涉中国内政的产物,既没有合理性,也早就不合时宜。新世纪以来,欧盟曾经考虑过是否取消禁令的问题,但是由于美国、日本等外部因素的牵制,以及在这个问题上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分歧,解除禁令始终未能实现。但是,禁令并不能完全阻断中欧之间在防务领域内的互利合作。随着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发展,中欧合作应对危机的意义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欧盟尽早解除对华武器禁令也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观点争鸣     
《人民论坛》2012,(1):43
2012年GDP增速将前低后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我认为2012不仅将延续2011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三大问题:实体经济加速放缓、虚拟经济扭曲加剧和风险上扬、结构问题持续恶化,同时还要面临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带来的外部环境冲击和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时事报告》2013,(2):57-57
第1期的《2012年国际形势盘点》一文,对过去一年的国际形势进行了解读,值得一读。2012年,世界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美俄法日韩等国确定了未来几年新的领导人,这将影响未来世界的发展;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欧盟仍未摆脱欧债危机;西亚北非仍未稳定,叙利亚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伊朗和朝鲜的核问题依然无解,地区热点问题增多;我周边形势复杂,问题与麻烦明显增多,外交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