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省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成就,谱写了新篇章,进一步在全社会唱响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21,(8)
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思想超越了以往旧哲学中对人的抽象性的理解,开辟了从现实出发理解人的新路径。"现实的个人"是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是进行劳动实践的人,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并且是在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的人。研究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思想,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利于我们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人,在当代社会中益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使人们更加重视劳动实践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也是我国民族成分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在新疆,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构建新疆和谐的民族关系,首先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经济,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依法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要提倡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政策.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其形成和发展必然受社会存在的影响与制约.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客观因素.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得世界各民族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发展条件,从而为生发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是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其中,对民族精神起决定性影响的主要因素则是社会生产方式.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每一种因素对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作用,同时又相辅相成地影响乃至决定民族精神的内在特质和时代走向.一个民族的性格品质或民族精神特质,都是由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因素与长期社会历史条件因素共同铸就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共同造就了气质各异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资本主义从它产生之日起,便在不断地改变其面目,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继而又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它发展的历程中,始终是新的社会因素经过积累,逐渐战胜旧的社会因素,推动着资本主义向更高层次迈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社会新因素涌现出来。对资本主义社会加以剖析,以正确认识其本质,进而把握其发展的历史规律,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6.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巨大成绩的取得,是与成功实现从"国家革命的逻辑"向"社会发展的逻辑"的历史转折分不开的.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内在地包含着对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民族国家与世界市场的关系这两个问题的不断探索与回答,因而在逻辑上决定并制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渐次展开与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7.
叶剑英作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长期参与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在此过程中其对法制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这种探索萌芽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随新中国国家建设及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至改革开放时期逐渐成熟化与体系化.其探索轨迹不仅具有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法律制度"立改废订"到根本大法修订的视域转换特点,而且还呈现出对于法制与民主、法制与社会环境等关系命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这种探索深化过程彰显了在实事求是原则指导下叶剑英作为优秀共产党人的理论与实践自觉,而其围绕法制问题所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对当下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在转型时期整个社会问题总量增加,民族关系方面也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现阶段,由于消除了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根源,各民族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因此,民族关系的性质基本上是劳动人民内部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问题也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由于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民族关系问题涉及的范围较广,往往与其它矛盾交织在一起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抗日战争研究若干创新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抗日战争研究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研究领域得到不断拓展、深入,而且新提法、新观点迭见.文章对近年来抗日战争研究中出现的若干创新观点进行综述,主要包括西安事变、中日秘密交涉、皖南事变、豫湘桂战役、抗日战场的划分、"远东慕尼黑"、国共敌后游击战的关系、国共合作有无共同纲领、正面战场有无反攻阶段、抗日战争是否是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促进民族关系和谐,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与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民族关系总体和谐的大格局下,影响民族团结和谐的因素仍然存在,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大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1.
倪萍 《实践》2010,(10):16-17
<正>一、关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建国以后到1957年,根据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民族关系的新情况,我们党认为,我国民族关系的性质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基本上结成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但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在"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我国社会政治中流行"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理论,否定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定的经济关系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利益关系.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是利益关系的本质形态,它决定并影响着利益关系的一切具体形式.在一定社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多元、稳定的利益体系通过利益的合理分配构成一个相对均衡的利益格局.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旧的利益体系及其格局会不断被解构,原有的均衡会逐渐被打破,从而形成利益体系的新格局.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必然会经历一个从旧的利益均衡经过新的利益不均衡直到重建利益均衡的过程,与此同时,围绕利益和权力的分配,政治系统也必然要经历一个超越旧的稳定状态直到重建新的稳定状态的过程.从动态的意义上可以认为,利益冲突的生成与消解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的本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3.
五四"反传统"的提法并非对五四运动的全面概括,而是其中一种诠释话语,在20世纪80年代末从国外和港台传入大陆后,学术界产生巨大反响和争论.五四知识分子以"西方"为参照,通过对中国道统的否定、学统的解构和文统的革命,来达到思想启蒙、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目的,其实质并非"全盘反传统主义".五四"反传统"为旧传统向新传统的转化开启了门径、为旧儒家向新儒家的转化提供了契机,至于后来出现的包括"文革"在内的一些过激事件,虽然不能说与"五四"毫无关联,但与"五四"本身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对待"传统"的正确路径应当是遵循"传统"的特性和规律,形成对本民族传统的自觉意识,进而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06,(20):9-10
民族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民族地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有效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和谐,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1]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思维方法,积淀了深厚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这是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深层因素,也是我们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文化沃土.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成立之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包括历史文化在内的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6.
新疆民族关系的调查显示,新疆民族关系的总体状况体现在新疆各民族基本认识到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本民族认同度较高,但也有与其他民族交往的意愿;能够较客观看待在民族相处中的障碍和偏见。新世纪新阶段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因素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和不平衡,贫困与利益分配问题;民族文化差异中多元化的影响;民族间偏见及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依然存在;社会及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和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17.
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社会的相互依赖及矛盾关系源自于人类实践的存在方式.两者的关系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一定的经济生产方式决定的.从整体主义、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集体主义价值原则能够实现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但它依赖于"真实的集体"的建立.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使集体主义价值现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其间将不断遭遇整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的纠缠.应该正确认识集体主义的历史特征及其生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探索》2014,(4)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发展稳定事关大局;民族工作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严打高压"三股势力";在各族群众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等有关民族问题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2)
正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既是回族群众聚居地区,也是首府乃至整个自治区民族宗教工作的重点地区。长期以来,回民区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头等大事抓好抓实,不断拓展新思路、探索新做法、学习新经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区上下持续呈现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三个离不开"筑牢民族团结基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准确定位,也是新时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指导思想。回民区坚  相似文献   

20.
王一 《求实》2012,(Z2)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随着改革的开展而凸显出来,成为关系到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生活自主化进程的重要问题.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国历史上追求的是一种"强政府弱社会"的政治社会结构模式,即无限政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探索政治体制改革之路,且获益不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有限政府理论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