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梦蓉 《当代贵州》2004,(10):35-36
如果说2000年是贵州计划生育工作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那么2000年以后的这三年,则是一部浓缩的人口计生工作奋斗史;如果说2000年以前,我省的计生工作还处于“十年徘徊”的局面,那么今天则可以说,我省人口计生工作全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标志为: ——2003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5.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2001—2003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每年分别下降1.35和1.56个千分点,全省人  相似文献   

2.
据省人口计生目标考核调查,全省人口出生率从2000年的20.45‰降到2003年的16.77‰,平均每年下降1.2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3.64‰降到9.92‰,首次降到10‰以下。2003年全省人口计生主体指标继续保持了“两降一升”的良好势头,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比上年下降1.70和1.72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比上年提高1.59个百分点,总和生育率为1.91,降至更替水平以下,继续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我们仍不能松劲。为此,本刊特与省人口与计生委联合开办“小康社会与人口计生”征文,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参与。  相似文献   

3.
高波 《当代贵州》2010,(4):64-64
<正>2月5日,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在筑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出席并讲话,副省长刘晓凯作总结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久,省政协副主席刘鸿庥出席会议。据省人口计生目标考核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2.87‰,同比下降0.1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6.36‰,同比下降0.12个千分点,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2.5%。  相似文献   

4.
虎玉赟 《共产党人》2011,(17):36-37
近年来,固原市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创建计划生育"星级乡镇",稳步推行"少生快富"工程,逐步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十一五"末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7.24‰,自然增长率为11.81‰,比"十五"末的18.97‰、13.98‰分别下降了1.73个千分点和2.17个千分点,实现了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铜仁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地州之一,2009年该地区人均生产总值6784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6%,而出生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3个千分点,政策外多孩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6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育意愿和现行生育政策存在较大差距,是铜仁地区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而近年来探索出法制计生的有效方式.对其它市(州、地)的人口计生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育文明代表着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方向.推进生育文明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必然选择。蕲春县人口计生工作在2007年成功跳出全省重点管理边缘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2008年9月底.与上年同期同比.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0.36个千分点.性别比下降1.74个单位值.  相似文献   

7.
李梦蓉  徐航  孟航宇 《当代贵州》2011,(34):2+1-I0001
连续16年获得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第一名;人口出生率从1980年的14.03‰,下降到2010年的10.5‰;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0年的8.23‰下降到2010年的到5.4‰;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36;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3年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2010年为106;30多年来全市少生159多万人,节约社会抚养费约763亿元……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人口高出生率的问题依然严重。 据统计部门调查,1999年度,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5.5‰,总人口(不含香港、澳门)达12.6亿人。同年度,贵州省人口出生率为21.92‰,总人口达3710.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从1998年的2.93%上升到1999年的2.94%,上升了0.01个百分点。按人口出生率比较,贵州省不仅比全国平均高6.42个千分点,比西部地区10个省区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13,(9):6-7
正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坚决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人口出生率降至13.2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至8.93‰;出生政策符合率提升至90.03%,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与上年度相比均有回落。工作合力明显增强,惠民政策有效落实,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管理能力持续加强,重点难点实现突破,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人口计生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任务依然艰巨。虽然全区人口出生率在逐年下降,但中南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还在高位徘徊,超生行为尚未完全得到遏制,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0.
《支部生活》2004,(12):13-14
多年来,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基本国策,把计划生育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对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可喜成绩。2002年与1971年相比,全省人口出生率由38.11%。下降到17.9‰,人口自然增长率由30.09‰下降到10.6‰。  相似文献   

11.
张忠相 《共产党人》2009,(17):41-42
隆德县委、政府始终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同思考,共谋划,坚持“抓计划生育就是抓经济、促发展”的科学理念,在少生快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大胆创新,为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2008年,隆德县人口出生率为14.4‰,自然增长率9.69‰,计划生育率91.4%,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创新奖。  相似文献   

12.
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年度人口计划。根据省统计局抽样调查,1998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22.02‰,出生79.9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26‰,净增51.79万人;年末总人口为3657.6万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低于国家计划数1.88和1.04个千分点。 ——落实“三为主”规划工作全面推进。全省把“三为主”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牛鼻子”工程来抓,将工作重心继续放在抓合格村和基本合格村的创建及巩固上,切实加大基层建设和基础工作的力度。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抓紧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11,(7):45-47
"十一五"期间,宁夏总人口由2005年的596.2万人增加到2010年630万人,年均增长11.1‰,低于"十五"期间的增长速度,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由2005年的15.93‰和10.69‰下降到14.1‰和9.4‰,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4.
齐海军  王锐 《共产党人》2013,(23):45-46
隆德县委、县政府始终将计划生育工作作为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常抓不懈,积极开展阳光计生、坚持依法行政,广泛开展诚信计生、做到村民自治。全县人口发展实现了由“高出生、高增长”向“低出生、低增长”的转变,人口出生率由1990年的31.21‰降至2012年的12.44%。出生政策符合率由1990年的45.3%提高到2012年的91.9%,有效缓解了人口压力,为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11年龙里县人口计生工作取得黔南州第一名,计生创"国优"工作顺利通过国家人口计生委评估验收,被命名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这一成绩得益于近年来龙里县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民生发展大局,坚持做到"五个优先",即计生会议优先召开、计生问题优先解决、计生经费优先投入、计生人员优先安排、计生工作优先部署。突破难点创新亮点打好"双降"硬仗  相似文献   

16.
廖昌晖 《当代贵州》2005,(15):18-19
贵州计生工作三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实现了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开始进入以”六大变化”为标志的全面发展阶段。进一步着力探索创新和建立完善“五大机制”,实现人口计生工作的新跨越,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具体要求。贵州计生工作的简要回顾从1975年8月以省发(1975)41号文件为标志,贵州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至今已经30年,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历程,取得了少生1400余万人口辉煌成绩。  相似文献   

17.
涂勤学 《学习月刊》2010,(16):48-48
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统筹解决人口计生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石首市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刘允 《共产党人》2010,(9):36-37
2009年,石嘴山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按照"围绕一条主线、实现六个突破"的目标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5‰,分别低于下达指标0.81个千  相似文献   

19.
印江县在实行计划生育“三为主”中,以村级为突破口,实施依法行政和综合治理,取得长足发展,计划生育率逐年提高,平均每年提高7—8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8.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6个千分点,计划外生育率和多孩率一年比一年降低。归纳起来就是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20.
肖煜  陈鹏 《共产党人》2010,(4):48-49
2009年是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口计生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重民生、强基础、抓服务、破难题,进一步完善了人口计生目标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三大体系,"少生快富"、信息化建设、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婚育新风进万家等重点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2009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68‰,连续三年控制在10‰以下,呈现稳定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