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1.宗教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须与所处的社会制度相适应,这是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2.宗教教义和宗教伦理道德方面的积极因素,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能够相适应的内在基础;3.我国宗教信徒与广大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宗教信仰的差异是次要的,这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最根本的依据;4.当代中国宗教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各宗教是能够不断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约地回顾了历史上与宗教相交织的重大战争与冲突,进而结合我国当前宗教信仰状况,从宗教极端主义与宗教、与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宗教、与民族分裂主义之间关系的不同维度,切入伊斯兰教义的本真精神,分析宗教极端主义与宗教的本质区别,揭示其服务于民族分裂主义的政治属性,以期从扑朔迷离的宗教现象中,阐明宗教极端主义的非宗教乃至反宗教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宗教活动场所是当代宗教信仰的发生地,是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的场域,也是宗教问题和宗教矛盾的多发地。做好宗教场所治理,影响社会治理大局,是做好宗教工作的重要内容。总结研究我国宗教场所治理重点难点,是坚持和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需要,是维护我国现有和谐政教关系的需要,也是提升政府社会公共事务服务水平与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宗教场所治理重点应集中在权属保障、教职人员齐整、财务有序、商业开发、佛道场所的仪式仪轨文明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江主席关于宗教问题的一次重要讲话,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宗教工作的三个历史阶段,纵横交织地论述党和政府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与实践的历史发展,从认识论高度,阐述对宗教由简单化的"鸦片论",经过日益深化的不同发展阶段,达到了对宗教和我国宗教工作的规律性把握,从而实现了对中国宗教的认识与实践(宗教工作)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5.
宗教工作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也是党的宗教理论与政策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宗教关系列为政治和社会领域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五大关系"之一,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出发,进一步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和谐宗教理论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在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当前,宗教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积极作用,就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地维护我国宗教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努力促进宗教和谐。  相似文献   

6.
推动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发展具有多重意蕴,顺应我国宗教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是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时代要求;坚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中国化的价值导向;我国宗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其文化契机;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其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环伺宇内,当今世界的冲突多与宗教、民族问题有关。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往往全民信仰某一宗教,宗教氛围浓厚,信仰虔诚。从扑朔迷离的宗教现象中,剖析假宗教之名的民族分裂行径,是本文的主旨。文章结合西部少数民族宗教的特点,透过宗教、宗教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之间的外在关联,剥离出宗教极端主义与少数民族宗教之间存在的本质区别以及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民族分裂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之间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宗教法制建设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随着宗教法制建设的实践而逐步开展起来的.理论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宗教法制建设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和争鸣.从宗教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出路都提出了十分中肯和良好的建议,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法制理论体系,推动我国宗教法制建设健康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我国宗教发展历史的概括总结和未来期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命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新时代,我国宗教要把坚持中国化方向由理论变为实践,既为党和政府更好处理宗教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探索形成支点。  相似文献   

10.
宗教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宗教种类最多、宗教形态最为丰富的省份,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宗教宽容并存所呈现的宗教形态多样性与民族信仰多元化交相辉映、宗教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相得益彰、宗教种类国际性与世居民族跨境性枝叶相连等现代景象,折射着中国宗教的历史传统与前进方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大学校园里出现为数不少的"望教者"和宗教信仰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能正确理解科学家的宗教信仰问题是很重要的因素,如认为信仰宗教的科学家比比皆是;科学家信教完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选择;混淆宗教与科学的界限等.因此,我们需要澄清认识,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12.
要充分借鉴历史经验和做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政治性很强的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人民政协必须利用在宗教工作方面的优势,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回族对非伊斯兰教的宗教文化表示排斥,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又能够与其他宗教如佛教、道教和平相处,对其他宗教信仰者表示理解和尊重。这种社会交往行为对于当代不同民族宗教之间的和解与交流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举国上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宗教值得重新审视。本文以作者亲历事件为例,论证了3个观点:第一,宗教的根本是长期性,应该用自由公民的世俗追求说明他们的宗教追求;第二,宗教的关键是群众性,应当努力引导宗教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服务;第三,宗教有特殊的复杂性,新中国的宗教应当是积极、和谐的因素,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人类幸福吹来一股和风、带来一团和气。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信教人数迅速增加,宗教在国家稳定和发展建设方面的影响日益扩大,必须改变对宗教的旧有观念,明确努力方向,在实践中努力发掘宗教的和谐因素,扩大其积极影响,并认真区分处理宗教领域的不同类型矛盾。  相似文献   

16.
印度是个宗教盛行的国家,教派门类繁多,民族矛盾由来已久。17世纪初英国人开始涉足南亚次大陆,英国殖民统治加深了印穆民族矛盾。印巴分治之前,国内党派之间争斗使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在决定印度民族独立时继续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不顾民族感情,随心所欲地划定印巴两国疆界,导致克什米尔问题悬而未决。半个世纪以来,克什米尔成了印巴两国争夺的焦点。印巴长期对峙局面难以改观。  相似文献   

17.
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对奥运会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影响.我们需加强对民族宗教理论的研究,尽快形成一个专家库,探索宣传民族宗教理论与知识的有效途径,把尊重不同民族宗教的礼俗忌讳、饮食禁忌和宗教习俗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邪教活动在我国日趋猖獗 ,虽经多次打击处理 ,但仍屡禁不止。多种因素促成邪教泛滥成灾 ,主要有主体认识水平有限、科普工作弱化、轻人文社会科学等。  相似文献   

19.
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但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世界和平最大的挑战来自单边主义和恐怖主义,这同以“和”理念为核心的宗教文化和合和文化精神相抵触。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是时代精神和“合和”传统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封建迷信活动之所以能够滋生和蔓延,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科学是破除封建迷信、铲除邪教滋生蔓延的锐利武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越是得到贯彻落实,无神论的宣传教育越应当紧紧跟上,越应当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