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理论界从历史、理论与实践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研究,取得不少理论成果,形成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整体性要求出发,可以发现,我国学术界、理论界现有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发展性和独特性研究。展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前沿性问题,需要在科学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性、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创造、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机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等方面深入推进和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辛亥革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开辟了一条通过体制外革命进行社会制度重构的现代化道路,推进了中国现代化从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的伟大转变,并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长久的思想动力。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次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我国现代化实践基础上,回答了一系列现代化理论问题,不仅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而且用精辟的语言概括出了我国现代化的“中国风”“新要求”和“大原则”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在宏大的时代叙事背景下,包孕着深邃的历史眼光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着党和人民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政治立场、远大的战略眼光,照应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贫困落后境地之时,首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他在长期愈挫愈奋的革命生涯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思想,围绕关于“谁”主导中国的现代化、学习“谁”的现代化、团结“谁”进行现代化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深刻思考并随之生发思想之变。这不仅反映了孙中山与时俱进、上下求索的宝贵精神品质,而且对当今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启示,要在坚强组织领导力的基础上持续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在不断扩大团结的基础上发扬奋斗精神,更加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是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核心政治议题,涵盖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党的二十大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内涵,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给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回应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复兴的理论关切,给不同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系统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与文明追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本质关联的深刻认识。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定位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坐标,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区别于、高于西方现代化的文明类型;在历史与未来的贯通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前路;在道路与精神的契合中明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体悟中国式现代化之正确道路与充沛动力;在个人与国家的融合中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之于人民、国家与民族的重大价值;在中国与世界的连接中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术界公认从社会学视角研究现代化的开启者是西方学者帕森斯,他认为现代化是社会的整体跃进而非个别部分。随后英格尔斯提出了人的现代化学说,认为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然而,早于这些学说六七十年前,中国学者梁启超便提出"新民说",其实质是中国文化改造论,也是现代化主体的现代化论,他的这些思想体现在《少年中国说》和《新民说》中,涉及了少年乃至国民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现代化观念。强调人的现代化在于新民文化,其根在于官方意识形态的更新。同时,文化新民要有新制度相匹配。应当说,梁先生可谓现代化主体的现代化学说的开创者,他的超前思想在今天仍有许多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现现代化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进程的主题,但直到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才开辟一条可行之路,此后中国现代化由不成熟到成熟、由模仿到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由单一发展到全面发展.毛泽东的“工业化式现代化道路”思想具有启发性,同时也留下了诸多教训.邓小平则把中国引向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实现国内主要矛盾、经济体制和对外关系三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其特点在于:(1)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搞社会主义;(2)在社会主义方向下推进中国现代化;(3) 战略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自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近代以来,中国实现现代化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而邓小平理论解决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搞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华侨华人作为中国的独特优势和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李光前作为华侨华人的杰出代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自己的一些贡献,他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原因、目的等对当今社会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华侨华人的双向互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参照系又是中国现代化最大的破坏者,客观上还使中国现代化因素在地理上广为蔓延,为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契机。从日本现代化模式和日本侵略行为对华影响两个方面,对1895-1945这50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日本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对日本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深度和广度,日本对华的侵略和掠夺推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虽追求中国现代化,但其现代化追求时时遭受传统农业文明和主观社会主义的二重纠缠,从而使毛泽东的现代化追求无论在动态还是静态时时呈现困惑,并因此影响了毛泽东时代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指出现代化既要立足于国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又要面向世界,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国的现代化是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中国国情及当代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运筹帷幄,推进了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的接轨。具体表现为: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实施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努力推进对外文化教育的交流;逐步实现法律法规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发生过较大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弄清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历史地位、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亨廷顿的改革理论是其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之一,就其改革理论及其现代化思想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情况,做出合理的阐释与分析,谨此对改革以来形成的"中国模式"的可持续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解决农民问题是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分析农民在村民自治的具体实践中不同程度的面临的角色困惑、能力有限与权威多元等三大难题,并研究这些难题的存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期能引起全社会对农民政治现代化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考察 ,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道路探索的结晶 ;是中国发生第三次历史巨变的根本所在 ;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百年梦想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19.
论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精神及其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深层文化驱动力,日本民族的伦理精神在其现代化进程中既释放出巨大能量,推动日本迅速走向现代化,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日本"奇迹",又发生了重大偏差,导引日本走向军国主义.发扬传统伦理精神中合乎现代化要求的部分,合理地培育和安置现代文明因素,使之整合并有效运作,这是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中国应该积极借鉴和吸收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法现代化历程中的三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末民初开始的中国民法现代化历程,在确立平等、自由、秩序等现代民法精神,构筑当代民法制度发展基本脉络的同时,尚存有一些遗憾与不足,以下三个历史误区更值得关注:民法现代化初期的民法价值理念,不恰当地追随了西方的“权利社会化”思潮;民法现代化历程始终未能摆脱国家本位主义的阴影;民法制度的创制过度突出了“制定法”地位与“法律移植”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反思这一百年的民法现代化历程之得失,以期重新展望、描绘更为美妙的民法现代化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