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表性是党外代表人士的根本属性。现阶段,党外代表人士代表性方面存在着代表性不足、代表意识不强、代表能力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和进步,影响着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为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代表性是党外代表人士的根本属性。当前,与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现实需要相比,政治上成熟、社会影响大、综合素质高的党外代表人士仍然相对匮乏。增强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已成为当前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3.
代表性是党外代表人士的根本属性.现阶段,党外代表人士代表性方面存在着代表性不足、代表意识不强、代表能力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和进步,影响着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为此,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中发[2012]4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4.
代表性是党外代表人士的根本属性。党外代表人士“代表性”的内涵是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当前,党外代表人士代表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代表性不强,主要表现为代表层面的广泛性不够,与所属群体的联系度不紧、认同度不高,参政议政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在代表性的理解和标准的把握上还不够全面准确。从统战工作角度,增强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要选拔时放宽视野、注重其代表性,培养时注重实效、提升其代表性,使用时充分信任、发挥其代表性,管理时科学动态、跟踪其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代表性:党外代表人士的根本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关健,是要增强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代表性是党外代表人士区别于一般的党外人士和其他的统战成员的根本属性。构成党外人士代表性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政治性、专业性和群众性三个方面,其中政治性是根本,专业性和群众性是基础,失去专业性和群众性也就无从谈起代表性。根据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实践的需要,在党外代表人士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中,要分别注重考察、增强和发挥其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党外代表人士的代表性问题有一个逐步认识的渐进过程,是二十一世纪以来逐步明确提出的一个事关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点问题。代表性问题其实就是党外人士这一特定群体代表的知识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代理与张扬程度问题,其主要内涵蕴含在党外代表人士的概念、要义及其代表性的主要要素之中。  相似文献   

7.
纵观近些年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由于在政策实践中更强调职务性、身份性、典型性等外延特征,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本质和内涵——代表性却鲜有明确定义和深入研究,从而导致部分党外代表人士缺乏代表性,其政治价值和政治作为也受到削弱。本文试从代表与代表性、自然代表性与授权代表性、形式代表性与实质代表性三对概念及其逻辑关系为研究起点和分析工具,以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为特定对象,着力厘清“谁代表”、“代表谁”、“是否代表”三个核心问题,以期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有所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高校汇集了统一战线各个领域代表性人物,是发展和培养党外干部的摇篮。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培养和输送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和党外干部是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繁重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以福建省公办本科高校为例,在对该省公办本科高校近几年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外代表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主体之一。推进党外代表人士参与协商民主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本文从协商民主的视角,论证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重庆理工大学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与举措。  相似文献   

10.
党外代表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主体。推进党外代表人士参与协商民主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生长点。文章以协商民主为视角,论证了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重庆理工大学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概况,提出了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