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逐年扩招。高等教育发展以跨越式步伐.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经历了利益一元化的“统包统分”的行政指令期:利益双重化的“供需见面”与“双向选择”过渡期:利益多元化的“市场导向”的自主择业期。扩招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使大学生越来越感到就业的压力.大家普遍感到求职难.求理想职业则有难于上青天之感。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中.我国虽能独树一帜但也难独善其身.致使2009年我国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关系其生计与尊严、影响民众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态度、进而涉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与采访人大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时表示:“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农民工就业的问题.我们都已经制定了具体的政策.要狠抓落实。无论大学生还是农民工的就业,不仅关系他们的生计.还关系他们的尊严。  相似文献   

2.
2012年第5期((胜利油田党校学报》刊登王先霞的文章,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提高、城乡居民的生存状况的极大改善,随之也出现了不少道德异化现象,在家庭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夫妻关系问题日益凸现。离婚率持续上升,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家庭热点问题。2.家庭道德教育误区明显。家庭道德教育观念落后,重智轻德、重利轻义。父母最关注的是孩子成绩、作业,说最多的一句话是:“作业做好了没有?考了多少分?在班里排第几?”把道德教育任务寄希望于学校,不明确家教的德育内容,认为“听话”即“德”。3.传统孝道面临挑战。大部分家庭已由往昔的以孝为本转为以子女为中心,代际关系错位明显。“尊老不足,爱子有余”,老人已成为家庭中的弱势群体。老人需求得不到重视,子女对老人赡养重物质轻精神。4.邻里关系渐趋冷漠。  相似文献   

3.
家庭人伦应“以爱为其规定”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家庭伦理关系是整个社会伦理关系的缩影,又是它的基础。在中国,血缘宗法观念有着特别深厚的基础,这使家庭伦理关系比西方有着更不寻常的意义。“家国同构”.中国古代社会就是通过家庭伦理关系的稳定来实现其政治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六种不同家庭教育方式的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型家庭、在民主型家庭中,“给予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自由”的占873%;“常常对孩子表示信任”的为84.6%;“即使孩子考试失败了,也给予孩子热情的鼓励”的占83.2%.“经常和孩子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的占79.9%,民主型家庭的孩子,大都表现出健康人格,能够较好地自我接纳,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的自信心。溺爱型家庭。在这种家庭中,“孩子在我们家是最重要”的占74.1%;“宁肯自己省一点,也要满足孩子”的占71.3%;“条件好了,在物质上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占60.8%。此外.38%的家长说,“只要学习…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80后”大学生个体展现出了较强的责任意识,他们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表现较为积极,但对家庭的责任、对自我的责任尚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与此同时,他们对本群体责任意识的评价相对较低。在“80后”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基础、思想文化氛围、自身家庭结构与学校教育体制等因素,深刻影响着他们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加强“8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重心应适当向家庭责任意识与自我责任意识倾斜,视野应由高校向社会、家庭、中小学延伸,途径应由知识输导型向实践体验型转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部队大量吸收地方高学历人才。排长的成分也趋向“多源化”,地方大学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他们学历高、热情高,但带兵经验少,吃苦精神不强,稍遇挫折,便会失去信心,下工夫把大学生排长培养成合格的指挥员.功在眼前.利在长远。要使新任职大学生排长顺利渡过“官之初”.笔者认为要帮助他们过好“五关”。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在全国两会上称“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在她看来,农村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往往导致返贫,孩子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买不起房.  相似文献   

8.
郭立场 《思想工作》2007,(10):19-19
“我们就是想自己创业。”因由寻找工作屡屡失败,郑州10多名大学生自发走到了一块.成立了一个“铁板烧联盟”。还别说.这生意还不错.开业20天来,原料、液化气、油、作料,加上房租、伙食费、电话费,10多人共开支了1000多元.而营业总额已达4000元。据了解.“大学生铁板烧连锁”也即将启动。(《郑州晚报》7月12日)  相似文献   

9.
地方大学生干部增多.给部队内部关系带来了一些新变化。不少地方大学生干部认为,自己是“象牙塔”里走出来的骄子.论学历比一般官兵高,论知识比一般官兵多,论思维比一般官兵快.有很强的优越感,生活上放不下架子,工作上扑不下身子,热衷于搞自我设计,结果封闭了自己,疏远了群众。多数地方大学生干部承认在军事素质上的差距,又感到在短时间内难以赶上部队生长和军校毕业的干部,工作上打不起精神,在官兵面前缺乏自信心。也有些领导过分看重干部的带兵能力和经验阅历,担心使用大学生干部会误事、会出事,实践中不敢交任务、压担子,致使一些大学生干部素质始终在低层次徘徊.战士面前没威信,领导面前说不起话。对此.各级要注意着眼巩固发展团结和谐的内部关系.加大对地方大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发挥他们的积极因素.努力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桂梅 《湖湘论坛》2002,15(2):85-87
个体家庭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形成的。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时有自己的特殊路径,这就是直接由家族至国家,形成家国一体的宗法制。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家庭伦理有自己的特点。一、家庭伦理是宗法人伦人伦,中国人常称为“天伦”,意思是说它是人最自然不过的本性与本质关系。氏族制和家庭中的父子兄弟关系,原是人的自然血缘、婚配和长幼等亲属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然纽带,他们之间的情感与相互扶持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是自然的。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等。但后来确立了宗法等级制度和“礼”与“仁”的文化,这种人为的文化创造改变…  相似文献   

11.
蔡立 《中国妇运》2009,(10):34-37
建活动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大局中的基础地位。“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发源于湖北.在我省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已成为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工作品牌。建议从构建和谐湖北的高度,充分认识文明家庭建设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理顺“文明家庭”创建与各类家庭评选活动的关系,使“文明家庭”真正成为全省先进家庭的统一称号;  相似文献   

12.
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这是我国2.6亿多个家庭12亿人的共同愿望。有的能实现这个愿望,有的一辈子也实现不了。那么,奥秘究竟在哪里呢?笔者以为,用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家庭成员,是调适家庭关系的“总开关”,是幸福人家的“金钥匙”。在家庭生活中,夫妻恩爱是建立美满幸福家庭的关键。我和爱人已经进入了银婚,朝夕相伴,相敬如宾。她勤劳俭朴、通值达理、厚人薄已,特别是对我事业上的理解和支持,是常人难以做到的。1985年12月,我从部队转业到市福利厂担任“当家人”,这个厂盲聋哑残职工占678%,过去因为工资发不出,职工曾多次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妇运》2011,(2):40-42
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她们半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为了解掌握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以及她们的需求和期望,2009年,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丰持并委托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开展了全国“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苏枫 《小康》2010,(4):38-39
2010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详:“无论是农民工就业,还是大学生就业,以及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都时刻摆在我心里。因为我认为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几天之后,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广大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15.
陈传德 《政策》2008,(11):51-52
2008年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的第17年。来自教育部的调查综合分析表明:高校大学生高度信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充分肯定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基本经验。特别是对党和政府实施的惠农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政策和高校大学生伙食补贴政策,以及在抗击南方雨雪冰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正确处理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等重大事件过程中坚强有力的领导,给予高度评价。调查再次表明,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以“80后”为主体的广大高校大学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是热爱党、热爱祖国、  相似文献   

16.
独生子女“代”已成为了中国一个独特而庞大的社会群体。独生子女“代”的概念的形成,也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社会家庭结构正向我们走来。当代家庭的结构和规模、功能以及成员间的关系也都因此正在发生着改变。中国的家庭结构所发生变动,它对整个社会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人生的第一学校。也是领导干部修养品德、教化育人、勤政廉政的“后花园”。领导干部要善于打理好自己的“后花园”.使家庭真正成为温馨、宁静、廉洁的“安全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人”与日俱增.老年人问题日益突出,待业及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问题日渐突出.街道社区内出现了“五多”现象:下岗失业人员多、外来人员多、零就业家庭多、未参保人员增多、困难家庭增多.劳动保障工作建设和谐社区任务也越来越重。民惠街劳动保障事务所、服务站.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服务力度,开拓服务范围.成为民惠街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型媒介对家庭的嵌入,深深影响着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本文聚焦于皖北D新村的留守家庭,通过数码民族志和田野调查法,观察一个三代同堂的留守家庭成员,特别是外出务工青年成员如何进行抖音实践。研究发现,他们通过抖音建构了一个根植于传统家庭又超脱于传统家庭的“云端的家”。这个“家”在家庭成员情感维系、青年成员家庭权利崛起、儿童媒介沉迷、原始家庭解体和青年核心家庭建立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这个角度讲,抖音不仅拓宽了“家”的概念外延,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家”的全新方式。同时,抖音“云端的家”的建构逻辑,也成为理解和研究新型媒介的重要文化视角。  相似文献   

20.
戴永夏 《春秋》2012,(1):30-31
那是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正席卷全国,我们这些被停课“闹革命”的大学生也响应号召.来到北京进行“革命串联”,在清华校园逗留了三天,亲眼目睹了一些“革命壮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