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是“戊戌变法”百年祭。变法中牺牲的“六君子”血沃中华大地,是祖国爱国主义传统的典范。其中,谭嗣同更是为国运民命自觉献身的英雄。他壮怀激烈慷慨赴死的思想感情正是他“冲决网罗”精神的体现。本文试图展望21世纪,阐发他这种精神的现实意义。1、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怎么起步?这是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的核心问题,焦点是激进的革命?还是渐进的改良?这个问题本来在为新中国而奋斗的实践中已经解决,但近年来似乎成了问题。有人从整体上批判毛泽东的所谓“激进”,以至孙中山的“激进”直到谭嗣同的“激进”,要求“告别革命”。…  相似文献   

2.
谭嗣同的生平事迹,最早为之纪述的是梁启超的《谭嗣同传》(以下简称“梁传”),以后出现的关于谭氏的年谱、传记(包括我所写的《谭嗣同传论》),都是以“梁传”为主要依据并参考谭氏的书信及其他资料写成的。但由于“梁传”“将真迹放大”甚至完全失实,而谭氏的书信又语焉不详,其他的资料则得诸传闻,因而  相似文献   

3.
革命批判精神和革命牺牲精神是谭嗣同革命伦理思想的两个方面。谭嗣同对传统纲常名教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批判精神;而他那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则感染和鼓舞了许许多多的革命志士,成为近代中国新型道德人格的一个典范。(一)“扫荡桎梏,冲决网罗”是谭嗣同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的一个影响深远的口号。站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立场上,他说:“今中外皆侈谈变法,而五伦不变,则举凡至理要道,悉无从起点,又况于三纲哉。”①。因此,他大声疾呼:“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②。把冲决网罗…  相似文献   

4.
有关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迄今无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说两周是封邦建国的“封建”政治,那么秦汉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古代中国社会由封邦建国的“封建”政治走向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就历史发展进程而言,显然是个进步,但为这一进步所付出的代价毕竟是太昂贵了,至少思想界的情况是如此。请看:我们在两周的历史上不难读到像“齐宣王见颜(斤蜀),曰:‘(斤蜀)前’,(斤蜀)亦曰:‘王前’”这样“臣不臣的故事(《战国策·齐策》);不难看到像“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并说“段干木贤者也,吾安敢不轼”这样“君不君”的故事(《吕氏春秋·期贤》);不难读到像“魏王(见庄子)  相似文献   

5.
《仁学》中的原道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嗣同的《仁学》具有深刻的本体论内容,表达出他对宇宙之道的强烈关注。要阐述谭嗣同的哲学本体论或道论,“仁”与“以太”显然是两个十分关键的范畴,他能颇富创造性地对其哲学意义作了新的诠释,并将二者结合起来。“仁”来源于中国的儒学,它首先是一个具有人文意义的道德概念。谭嗣同继承“仁”的人文意义,以通平等、自由等观念对其作了新的创发,使之成为对中国传统纲常名教的思想武器,然而,“仁”不仅仅体现人与人之间相“通”相爱的人文意义,又具有本体论意义,它是宇宙间天地万物彼此关联,相互感通的内在本质。仁的本体意义…  相似文献   

6.
“两抓”须同时,“两论”要澄清苏志真腐败不除,无以立国,一个政府,贪污不除,无以立本;一个政党(尤其是执政党),不清除贪污腐败,无以立信。惩治腐败,确乎关系到国之兴衰,政局之稳定,党之存亡。小平同志多次尖锐地指出腐败现象的危害性,他一再告诫全党:"在...  相似文献   

7.
法律是善良公正之术。古罗马一位哲人如是说。“徒法无以自行”。云梦县人民检察院认为,“只有牢牢守住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执法公正,才是对‘善良公正之术’的最好诠释”自知未必“英”,自胜才是“雄”。云梦县人民检察院通过提高公正执法意识,健全监督机制,提高干警全员素质实现领导行为的法律化,执法机制的规范化,执法活动的有序化,“正人先正己”,谱写了一曲确保“公正执法”落到实处的时代之歌。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现代化,可以追溯到150年前的鸦片战争。从那时起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的半个多世纪,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仁人志士曾先后绘制了一幅幅强国富民的蓝图,其主要特点是“向西方学习”,但都因不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而被历史的岁月撕毁了。这一时期可算作中国现代化的“序曲”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陈独秀、王明等人或者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阶段论的划分,或者照搬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也曾设计了一张张中国革命的蓝图,但也由于“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而使中国革命吃了大亏。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相似文献   

9.
《循吏传》是中国“正史”中人物传记的一种,自《史记》始到《明史》以至《清史稿》大多有之,集中为“循吏”立传。所谓“循吏”,《史记·循吏列传》司马贞《索隐》:“谓本法循理之吏也。”《汉书·循吏传》颜师古注云:“循,顺也,上顺公法,下顺人情也。”由此看来,“循吏”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官吏中那些奉职守法、依理办事的人。笔者读了诸史(中华书局校点本)《循吏传》,深感这是份极为珍贵的历史遗产,“循吏”自身,的确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今略陈管见,以企引起人们注意。  相似文献   

10.
问礼     
《精神文明导刊》2011,(9):57-57
哀公问于孔子日:“大礼何如?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日:“丘闻之,民之所以生者,礼为大。非礼则无以节事天地之神焉;非礼则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焉;非礼则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亲族疏数之交焉。是故君子此之为尊敬,然后以其所能教示百姓。卑其宫室,节其服御,车不雕玑,器不雕镂,食不二味,心不淫志,以与万民同利。  相似文献   

11.
顾雅婷  彭传华 《前沿》2013,(16):44-46
谭嗣同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深刻批判贬低和歧视女性的封建名教纲常与传统陋习,提出一系列旨在妇女解放,提高女性社会与家庭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斥纲常,以达到“男女内外通”的无阶级差等思想;改婚制,主张“夫妇择偶判妻,皆由两情相愿而成婚”的婚姻自主思想;除陋俗,驳斥“残毁其肢体,为缠足之酷毒,尤杀机之暴著者也”的缠足恶习;正“淫”学,提倡“多开考察淫学之馆,广布阐明淫理之书”的性解锢思想。其中正“淫”学思想最为激进,是谭嗣同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中最具近代性因素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僧诗与禅文化的美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庸》开篇即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作用之大,是可以想见的。中国古代重诗教,《论语》里“不学诗,无以言”、“始可与言诗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等句子,都从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佛教,意思就是佛陀的教育,这种教育,也如同中国的儒家孔孟之道,其实它们有许多观点和方法是相同的。佛教教学的目的是求得智慧,换句话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教育。在佛经里有一个术语,梵文音译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成中文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如果用现在通…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前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力倡共和政体 ,基于三方面认识 :清政府是满族建立的政府 ,革命成功之后 ,不能再建立由满族人作为君主的君主立宪政体 ,必须建立共和政体 ;采取共和政体 ,可抑制“豪杰”争雄之“野心” ,达到“一劳永逸”之目的 ;中国社会已具备了实现“共和政体”的基本条件。辛亥革命烈火中诞生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虽是进步的、革命的抉择 ,但却无法与中国社会机体有机地结合。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是不符合中国基本国情的尴尬抉择。  相似文献   

14.
经过长期战乱。西汉初年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破坏,已经达到了极点。在农村中,劳动力极度缺乏。都市人口也大为减少。《续汉志·郡国》刘昭补注云:“至汉祖定天下,民之死亡亦数百万。……方之六国,五损其二。”幸存下来的人们,生活十分困难,出现了“人相食”的惨象。封建政府的财政状况也非常糟糕,困难到“自  相似文献   

15.
《仁学》的三大层次 《仁学》是谭嗣同一生最重要、最著名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 《仁学》的命名意味着谭氏是以“仁”这一范畴为中心和起点来构架思辨系统的。 谭嗣同对“仁”做过多种诠解,但他在《仁学》自叙中,开宗明义的那段话,从总体上把握了《仁学》体系的三层涵义。 “‘仁’从二从人,相偶之义也。‘元’从二从儿,‘儿’古人字,是亦‘仁’也。 ‘无’,许说通‘元’为‘无’,是‘无’亦从二从人,亦‘仁’也。故言仁者不可不知元, 而其功用极于无。”(《谭嗣同全集》第289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 他将“仁”、“元”、“无”三个范畴联系起来看,是有其深意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今天的中国,是续民族精神的中国。”“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干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2023新年贺辞言犹在耳、催人奋进。春节前夕,记者慕名来到了坐落于昆明市青年路文化科技大楼10楼、享有“云南民族文化基因库”“云南民族文化音视频数据库”之誉的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  相似文献   

17.
选美:美不“胜收”刘水共一些头脑灵活的中国人开始动“选美”的脑筋时,是在80年代后期。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选美”这个当时还令普通中国人扎眼的字眼,羞答答地打出“礼仪文化”、“民族之花”、“青春风采”以至“生活化妆”、“美容美发”等招牌。直至1992年...  相似文献   

18.
单世联 《同舟共进》2014,(10):31-38
趋新是现代中国的主要标志。“日新月异”固是夸张,但家事、国家、天下事,确实处于剧烈变化之中。从晚清到当代,观念更新因被赋予了正面价值而成为一种责任和压力,以至梁启超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但与时俱进只是一个方面、一种类型,也还有另一种情况,这就是从“中体西用”开始的种种保守之论,  相似文献   

19.
墨子的科学与民主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 子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值得我们进行认识、应用和发扬。司马迁说 :“墨子之所长 ,虽百家弗能废。”(《史记》)胡适说墨子为社会利益献身精神 ,是前无古人的 :“这是何等精神 !何等人格 !……试问中国历史上可曾有第二个‘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人么 ?”抚今追昔 ,墨学的基本精神符合当代社会要求 ,值得加以研究、应用。科学精神墨子的科学技术研究有光辉的成就。他善于探讨科学问题(“什么”)、科学原理 (“为什么”)、科学方法与应用 (“怎么样”)。中国前国家科技委员会主任宋健赞扬墨子为“科圣”。墨家的逻辑学 ,堪称为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20.
从郭嵩焘到谭嗣同──从一个侧面看浏阳算学社产生背景王兴国谭嗣同在《浏阳兴算记》开篇指出:“中国沿元、明之制,号十八行省,而湖南独以疾恶洋务名于地球。及究其洋务之谓,则皆今日切要之大政事,惟无教化之土番野蛮或不识之,何湖南乃尔陋耶?然闯世之称精解洋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