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异读”谈     
读书是件幸事、福事。毕竟,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但现在的问题是,知识爆炸书太多,工作繁忙时间少。如何在这种多与少的矛盾中去读书,当然有个选择问题。异而读书值得一试。这里说的异读,就是指因书而异,区别对待,不用同样时间与精力读不同的书。  相似文献   

2.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在下看来,此话有几种解读。一是书经典,读半部就足够治天下了。二是人聪明,能干的治政者,不需要读整部《论语》也可以治天下。而今,读《论语》的人渐渐少了,借“西学”图强倒是共识。不过,某些人对有益的“西学”常常也是截取一半,便装扮为“西学”  相似文献   

3.
读书最好读经典何谓经典?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说: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他们对读过并喜爱它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读书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自觉行为。古人有一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曾指出:"统一战线是一门专门科学,我们党内有很多人还没有学会,很多人不善于同党外人士合作,我们要学会这一门科学。"那么,统一战线究竟是什么,统战工作到底做什么,怎么才能打开统一战线这扇科学大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缺的不是书,而是真正让人愿意读、读了有收获的好书。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统一战线教程》,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本一书在手、就能清晰准确把握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政策全貌的优质教材。  相似文献   

5.
经典和我们     
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作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相似文献   

6.
柳延延 《传承》2012,(23):67-67
真正爱读书的人常常会说:我们热衷于做某件事情,难道就是因为这件事有什么实际好处吗?难道追求乐趣就不能作为最终目标吗?一个人读不读书、读什么书,常常可以成为了解这个人,以及他的思想水平的一个尺度。成年人将好书引荐给年轻人是最明智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潘平 《重庆行政》2010,12(5):83-83
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书呢?就是经典!世界各民族都产生过一批非常优秀、杰出的思想文化经典,这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阅读、应该了解、应该掌握,并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提高欣赏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才干。  相似文献   

8.
只要我们抱定一颗恒心,清风荷月,静下心来是能够多读—些书的。虽浮生碌碌,而能自得其乐。  相似文献   

9.
时下如果你和重庆人交流,你会发现他们中很多人口袋里都有一本叫《读点经典》的畅销书。《人民日报》报道称,重庆近6000名市管干部和2万余名各级干部几乎人手一册。在这本每月出版一辑的小书中,包含了古今经典语录、散文、诗词等,目前已经推出四辑的《读点经典》销量已经突破40万册。而这书正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亲自策划的。他亲自撰写序言称该书:"有如多种维生素片,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据了解,由政治局委员亲自策划推出大众读物,在国内图书市场上还不多见。本刊"公民文苑"栏目从上期推出《每月"读点经典"》后,得到诸多鼓励和支持。请广大读者继续关注,继续和我们一起"读点经典"。  相似文献   

10.
史海一勺     
《乡音》2016,(4):47
胡耀邦提倡"每个干部要读2亿字的书"胡耀邦提倡"每个干部要读2亿字的书"。有一次,秘书陈维仁问起这个话题,他对陈维仁说:"每天坚持读几个钟头,几万字不多嘛。这样日积月累,2亿字不算多吧。"在团中央工作期间,胡耀邦曾经给团中央的干部提出要求:"要读马恩列斯的全集,要读四书五经,要读完古今中  相似文献   

11.
正读了第7期《王万奇:甘为公益付此身》一文,我深为王万奇的事迹感动,他的身上彰显着青春在奉献中闪光的精神。伟人阿德勒的"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这句经典名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在奉献中实现人生意义。奉献不讲究大与小,不在乎多与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人,正逢"十三  相似文献   

12.
台北淘书记     
我喜淘书,且深感买不如淘,虽然二者本质上都是商品交易行为,但淘书之乐却非买书可比。一则买书读时常让我有一种不适,仿佛自己的头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一样,淘书则不然,有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后“蓦然回首”的惊愕,亦有主动选择与驾驭的快感;二则恰如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钟蔚文教授在一次餐叙上与我谈及的,我们大多数时间只不过是在重复阅读那些我们已经知道了的东西,因此,书虽多,但可读者少,弱水三千,可饮者不过一瓢;三则吾辈寒门学子,囊中羞涩,淘书尤其是逛旧书店淘书自然有经济上的实惠,亦仿佛是因为少花了钱而对商业霸权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符号学意义上的抵抗,减轻了知识的铜臭味儿。  相似文献   

13.
“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上千个孩子一边吟诵着国学经典,一边整齐地做着学校独创的经典操,这一壮观的景象在莱西市已是司空见惯,然每每看到这一景象,无不令人震撼。自2004年开始,莱西市以“诵读国学经典”活动为契机,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市普及开展国学启动教育。如今,“国学经典诵读”已然成为莱西市亮丽的文化名片,全市近4万名中小学生在经典的滋养中,完成了从“读圣贤书”到“行君子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正>利用长假,读一些经典,写一些文章,已经成为我的一种过节方式和行为习惯。2017年春节长假,除了和家人欢欢喜喜过大年之外,我重温了我国的古代经典名著《论语》。这是我第6次全文通读《论语》。重温经典,感触很多,尤其是《论语》中对从政为官之道的很多论述,我自己深以为然,颇受启迪。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叫:"半部《论语》治天下。"  相似文献   

15.
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那些读不起书的人有书读,有书读的人尽量读好书。从此,让读书意识贯穿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的思想因读书而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因读书而美好,让我们的国家因读书而富强  相似文献   

16.
书是我永恒的老师,从小受家境和社会办学条件的影响,上学按部就班念书不多,但业余读书却不少,有位外国记者曾问我:“你在六所大学兼职,去过20多所高校讲学,自己读了多少书?都读了哪些书?”我无言可答,因为读书时没有像当今的产值一样进行统计,实在记不起读了多少书,读的书很多很杂,要说破书万卷,恐怕也不能算虚报浮夸。童年时在老家王庄乡下,洛阳纸贵,买书很少,见书就借,读完就还,  相似文献   

17.
读永恒的书     
我们也许可以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 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三是必读的书,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相似文献   

18.
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那些读不起书的人有书读,有书读的人尽量读好书。从此,让读书意识贯穿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的思想因读书而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因读书而美好,让我们的国家因读书而富强  相似文献   

19.
“这些贫困孩子,只要他们读一天书.我们就会帮他们,一直到他们踏上工作岗位。”“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近日,荆门市政协吴红林委员新企业的开张庆典没有鞭炮齐鸣、没有锣鼓喧天,吴委员现场捐助该市东宝区漳河镇中心小学五(二)班廖明智等10名寒门学子,真诚的承诺、质朴的感言,庆典少了一些商业气息,多了一丝融融暖意。这是该市政协开展“一二三”活动,联系服务群众的一个小小缩影。  相似文献   

20.
广告在我国既古老又年轻。古老,是指广告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年轻,是因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广告从改革开放以后才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当前,中国广告业已成为拥有100 万从业人员、10万广告公司、1万多家广告媒体及1400多亿元年经营总额的“朝阳产业”,20多年来年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