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06年十大国际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2006,(52)
新闻回放10月9日,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宣布成功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国际社会对此纷纷作出强烈反应,10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朝鲜核试验问题的第1718号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谴责,要求朝方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立即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在中国和有关各方的努力下,12月18日,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重现希望。  相似文献   

2.
朱克川 《党政论坛》2009,(16):52-52
朝鲜进行核试验进一步加重了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各国对朝鲜半岛安全局势的关心。事态发展到今天这一步,有关国家都应该冷静思考,是什么原因把维护了50多年的朝鲜半岛和平局面推到了现在的危险境地。朝鲜进行核试验的行为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是正常的。但有关国家也应该想一想:朝鲜从公开表示不想发展核武器走到今天声称一定要拥有核武器,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8,(21)
印度不要向世界和平挑战5月11日和13日,印度在48小时内连续进行了两轮5次地下核试验。博格伦沙漠中尘埃尚未落定,瓦杰帕伊便急忙宣布印度已经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并且宣称在必要的时候将“毫不犹豫地动用核武器”。这种逆世界和平潮流而动的行径,立即引起国...  相似文献   

4.
以朝核问题为视角探析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远 《学理论》2009,(14):20-21
布什执政初期,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对朝鲜则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威慑的遏制政策。“9·11”恐怖袭击后,布什政府对朝政策日趋强硬,称朝鲜为“邪恶轴心”国家,并将其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和军事打击的目标之列。朝核危机后,美国坚持以“全面的、可核查的、不可逆转的方式”消除朝鲜的核武器计划。朝核试验后,布什政府将朝核政策做了策略性调整,积极调动国际社会力量加大对朝鲜的施压力度,对朝鲜采取遏制与接触并举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5.
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时,朝鲜特使、朝驻联合国副代表韩成烈正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首府圣菲与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新墨西哥州州长理查森进行非正式会谈。美国的反应有三个特点:一是关注和“谴责”,指责朝鲜此举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构成“严重挑战”;二是威胁将朝鲜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处理;三是重申美国无意入侵朝鲜,并继续寻求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6.
浅析奥巴马政府的朝核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远 《学理论》2009,(19):38-39
朝核试验后,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严厉谴责了朝鲜的挑衅行为,并拟对朝鲜进行经济制裁和拦截朝鲜的船只。从奥巴马和美国政府官员的言行分析,美国仍将会对朝鲜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诸如政治孤立、经济制裁、贸易禁运和军事封锁,促使朝鲜彻底放弃核武器。在美国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将会依靠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加大对朝鲜的制裁力度,但不会对朝鲜发动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  相似文献   

7.
俄在朝鲜核计划问题上采取的立场是从维护本国在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战略利益考虑的。 在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之后,俄罗斯政府立即作出反应,对朝鲜的决定和围绕朝鲜核计划问题出现的紧张局势的升级表示“担忧”。俄外长伊万诺夫11日提出了旨在解决朝鲜核计划问题  相似文献   

8.
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对于韩国来说,尽管这一事件是早已预料到的事态发展,但是,韩国政府认为,退约使近期的朝鲜核问题进一步恶化。目前韩国正加强外交努力,促使朝鲜核问题早日得到和平解决。金大中总统警告说,韩国“不能容忍事态向朝鲜半岛再次爆发战争,紧张局势加剧以及阻碍韩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 自去年10月朝鲜核问题凸显  相似文献   

9.
正自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以来,朝鲜已进行了三次核试验,人们在热议美国对朝"战略忍耐"政策是否已走向尽头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美韩军事同盟。美国曾在韩部署大量核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一直维持着两极对立的格局。美国对朝鲜始终采取封锁和孤立的政策。朝鲜战争后,美国与韩国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相似文献   

10.
美国能源部2月3日宣布,美国于当天上午在内华达进行了一次新的地下核试验,爆炸当量约2万吨。这是1987年美国进行的第一次地下核试验。2月5日,苏联外交部副部长彼得罗夫斯基在记者招待会上对此作出反应,指责美国这次核试验是“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而采取的挑衅行动”,并宣布鉴于美国继续进行核爆炸,苏联也将恢复核试验,“以对付美国的威胁和保障苏联及  相似文献   

11.
李静 《党政论坛》2009,(14):28-28
5月25曰,朝鲜宣布“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并在该国东北部地区发射了3枚短程导弹,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泞。短短两个月内,相对平静了一年多的朝核问题,形势骤然急转直下。  相似文献   

12.
10月9日朝鲜突然进行核试验后,有关核武器的话题备受关注。不过,许多军事专家表示,简单的核爆炸装置并不能看作核武器,只有安全可靠的小型轻量级核爆炸装置与运载工具相结合才能使核爆炸装置成为核武器。事实上,以洲际导弹、远程轰炸机及核潜艇为代表的"三位一体"核武器体系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核打击途径,但因其技术难度高和需要巨大的发展费用,并非所有拥有核武的国家都能拥有"三位一体"的核武体系,因  相似文献   

13.
国际要闻     
《瞭望》1996,(7)
希拉克宣布停止核试验 法国总统希拉克1月29日晚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由于最后一轮核试验的完成,法国将长久地拥有自己可靠而现代化的防务”,因此,法国将从此停止核试验。同日,法国总统府发表公报宣布,法国将在近期内签署关于南太平洋无核区的《拉罗汤加条约》附加议定书。  相似文献   

14.
正核试验与导弹试射相伴相随,几乎已成为朝鲜近年来的"规定动作"。朝鲜核试验与导弹试射交替进行,至少显示其核武及导弹项目发展不再是政治宣示和外交筹码,而是在切实打造核威慑力。朝鲜的逻辑很清晰:没有核武的导弹威慑力有限,没有投射工具的核武不足以构成战略威  相似文献   

15.
10月9日,朝鲜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进行核试验,跨过核门槛,对国际安全秩序、尤其是东北亚和平与稳定产生了巨大冲击。包括韩国、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都以各种方式对朝鲜核试验表达了“遗憾”、“谴责”、“不可接受”或“坚决反对”等立场。  相似文献   

16.
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坚决反对悍然进行了核试验,伊朗坚持自己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和平利用核能正面临巨大挑战在不少国家对核能的需求日益增加的大氛围中,由于核能的和平利用与核扩散的密切联系,再加上朝鲜和伊朗核问题此起彼伏引发的紧张,国际社会各方一直在努力寻求应对核扩散挑战之策。《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面临挑战核不扩散条约是有核缔约国和无核缔约国达成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根据该条  相似文献   

17.
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后,引起各方的关注。1月10日江泽民主席应约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就朝鲜核问题交换意见。江泽民主席指出,我们不赞成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我们主张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我们认为,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对话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中国将与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朝核问题早日和平解决。各国关注国际热点问题,都有自己的目的和打算,本组报道就是告诉读者它们的利益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朝鲜要建设经济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媒体认为,朝鲜“已经在政治思想上、军事上跻身于强国行列,当前的主攻方向是建设经济强国”因为核问题,朝鲜的一举一动都颇受瞩目。在经过去年试射导弹、进行核试验,致力于加强军事力量之后,多种迹象表明,朝鲜在2007年将把主要力量转向发展经济方面。新年伊始,朝鲜党和政府就发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号召。作为一年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自朝鲜外务省突然在2月10日公开发表正式声明,宣布"朝鲜将无限期中止参加六方会谈",同时还第一次通过外务省公开宣布已经拥有核武器后,有关各方为朝鲜重返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做着各种努力。中国作为前三轮六方会谈的东道国,对这一新出现的情况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斡旋。外交部长李肇星先后与美国国务卿赖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本外相  相似文献   

20.
近一段时期,反对核试验与防止核武器扩散又成为了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久前南亚地区相继数次进行的核试验,促使了该地区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严重威胁着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国际社会普遍谴责南亚进行核试验,要求全世界继续致力于全面禁止核试验并防止核武器扩散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于1998年6月10日,以第245号国务院令发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这是中国政府顺应国际呼声和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