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建武 《工会博览》2011,(7):223-223
通过笔者工程实践总结,针对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阐述。主要分析了混凝土桥梁工程中各种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对针对各种裂缝,归纳了若干修补裂缝的基本方法,对混凝土结构裂缝修补和旧桥加固、改遣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述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控制,材料选择,混凝土的养护。  相似文献   

3.
张伟 《工会博览》2011,(6):142-143
随着各地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随之而来的混凝土裂缝这一通病却一直如影随形,不仅影响观感,严重的裂缝也将破坏建筑物、构件的整体性,引起钢筋腐蚀,影响持久强度,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存在,也常引起诸多用户的不满,特别是住宅工程楼面出现裂缝,往往会引起投诉、纠...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混凝土开裂的类型及原因,总结出混凝土路面面板开裂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主要因素则在于材料,施工及结构设计三方面。分别对这三个方面逐一进行了剖析,提出了预防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浩  魏诗雅 《工会博览》2010,(5):152-152
混凝土缺陷的修补方法,裂缝的修补方法,主要是表面修补法,灌浆嵌缝修补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和仿生自愈法,裂缝的修补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结合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从多种角度分析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提出了减少或避免混凝土裂缝的措施,以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增强施工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13.
14.
恼人的裂缝     
按照原来的计划,郭传军与何飞那个一室一厅的新居现在应该已经结束装修,他们可以告别租房生活,搬进属于自己的"家"。但是,当4月1日,记者来到位于5号线大屯东站附近的金泉家园8号楼时,郭传军与何飞的新居仍然是裸露着墙面,杂物板材凌乱堆放,装修已经停工将近一个月了。  相似文献   

15.
以农业、传统产业与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南台湾经济结构与以闽南人、农民、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南台湾社会结构(南台湾以浊水溪为界,包括高雄市、台南市、屏东县、嘉义县、嘉义市、云林县),对南台湾“蓝弱绿强”政治结构与政治生态、对重大选举、对台湾当局的执政决策、对南台湾与大陆的互动及两岸关系发展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职业倦怠最常表现出来的症状有三种:1、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2、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耐心,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或医护人员对工作厌倦而对病人态度恶劣等等。3、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相似文献   

17.
实证调研发现,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而我国对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障,存在刑事法律援助中对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的空泛、具体诉讼程序中缺乏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专门保护的细化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保护不力、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存在立法缺漏、刑事执行环节的跟进保护乏力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立法上对未成年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应从加强对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的法律援助制度、细化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在诉讼过程中的保护程序和制度、在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中加强对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的保护,以及构建完善、系统的未成年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等方面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8.
王秀平 《工会博览》2014,(28):51-51
近日,公交保修分公司工会对所属的7个“工人先锋号”、3个“三八红旗号”班组进行年度检查验收。复验小组对10个荣誉班组的生产生活环境、指标完成情况、生产任务、班务公开、班组记录、考勘、工资、年休假的公示情况。以及班组学习园地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对每个班组的工作都进行讲评,对好的管理方法及特色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在检查复验中发现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就其对经济理论发展的贡献而言,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经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西方发展理论的新概括,是对二战后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战后发展理论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简称"三个自信"。"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认知、创新实践、坚定信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是对党员干部政治认同、政治信任、政治信仰的新要求。党员干部坚定"三个自信",有利于团结、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共同实现中国梦。笔者主要通过抽样选取不同行业领域、不同职业身份的党员干部进行问卷调查,宏观分析党员干部基于对"三个自信"认知基础上的认同与信心指数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