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34口唇损伤在法医检案中并不少见,在《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标》)及《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标》)中也有明确条文规定。如《重标》中的“口唇损伤显著影响面容”及《轻标》中的“口唇损伤影响面容、发音或进食”。但在具体操作中损伤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显著影响”或“影响”则很难把握,同时如何正确运用《轻标》第十四条来鉴定口唇创亦有不同的见解。现报道3例。1案例案例1:某男,25岁,左上唇被人咬掉。检见左上唇缺损超过人中线1cm,创面不齐,创缘不规则,有齿样排列特征,牙暴露。鉴定…  相似文献   

2.
朱莺 《证据科学》2000,7(3):108-108
实际办案中,有些眼损伤在<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标>)、<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标>)中没有明确规定.笔者就两例眼外伤后眶脂体萎缩致眼球后退的法医学鉴定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面部损伤后残留瘢痕的情况在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中比较常见,虽然现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标》)、《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标》)及《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对其损伤程度分别进行了规定,但在损伤程度的鉴定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月1日施行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新标"),更加适应现代化法医学规范、现行司法制度。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公安部及司法部分别发布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释义》(以下简称"释义")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适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各省也相应出具一些针对性的解释文件或指导意见。但在一年多的检验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实践证明,《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下称《轻标》、《重标》)个别条款含义模糊,易出现歧义,下面就有关问题谈一点看法。1关于"异物"的界定《轻标》、《重标》中均有关于异物的条款,但无异物的定义。笔者鉴定中遇到1例闭合性颅脑损伤致右额顶部颅骨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研制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残疾标准>)已于1998年5月由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1998年7月1日正式施行.此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中涉及人体损伤的残疾程度鉴定(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个标准和其他伤残评定标准一样有许许多多评定原则,如实事求是原则,鉴定人资格原则,鉴定人权利义务原则.本人就标准中的晋级原则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毒鼠强中毒死亡的案例及分析已有不少报道,但对毒鼠强中毒后损伤程度鉴定的探讨却很少[1、2、5]。在实践办案中,要求对毒鼠强中毒后损伤程度进行鉴定的案件逐年增多。虽然《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标”)第八十五条规定“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致伤因素引起损伤,致使器官功能严重障碍,参照本标准有关条文”、《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标”)第五十二条规定“其他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损伤致人体组织器官结构轻度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的比照本标准相关条文”有概括补遗各种致伤因素的意义,然毕竟无具体条文可依,在对中毒案件的损伤程度鉴定时仍难以操作,往往因鉴定人对条文的理解不同而受到干扰,难免显得偏颇。笔者通过对一起群体性毒鼠强中毒案件(263人中毒)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鉴定,旨在对毒鼠强中毒后损伤程度鉴定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李强  朱磊 《法医学杂志》2003,19(3):176-177
腹腔积血在法医学损伤鉴定中并不少见,《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标”)及《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标”)对此类损伤均有所涉及,但并未作明文规定,因此在法医学鉴定人中仍时有争议发生。笔者就两例外伤后出现腹腔积血的案例进行讨论,提出鉴定时的条款适用原则及注意事项等,供广大读者、同道探讨。1案例案例1:某男,35岁。某日因琐事与他人发生纠纷,在争执过程中被他人以水果刀刺中其腹部致伤,即出现伤处出血,局部疼痛,腹部疼痛等症状,伤后4小时余送往医院,门诊拟“腹部外伤”收住院。入院时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  相似文献   

9.
陈良俊  潘永久 《证据科学》1998,5(4):163-164
由于我国刑法和民法有关条款涉及"残疾"、"严重残疾"、"残疾赔偿金"等问题,要求法医对被鉴定人进行残疾等级鉴定,目前大多数法医参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以下简称工伤标准)执行.参照工伤标准对眼损伤进行残疾等级鉴定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工伤标准有关无晶体眼评残条款中存在误区,执行时对有关条款理解意见不一,给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在制订我省<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时对这些误区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我们的分析意见、建议方案提供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手部结构精细、复杂,评定时需兼顾解剖结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手功能评定是法医学鉴定中的疑难问题。国内虽制定了评价手功能的标准,但缺乏具体、准确的指导性说明,实践操作性差,科学性难体现。笔者就《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损伤标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以下简称《伤残标准》)等标准,结合文献《手功能评定标准专题讨论会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  相似文献   

11.
薛瑞  袁永生  吴林长 《证据科学》2002,9(1):58-58,63
肢体穿透伤系指由钝器、锐器、火器等其他原因致使肢体贯通的损伤.肢体穿透伤在现行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及<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中未做具体规定,但在实际检案中此类损伤较常见.如此类损伤伤及血管、神经、肌腱、骨质等影响功能或致异物存留,根据轻重伤鉴定标准有关条款不难做出鉴定.但对于一些不能具体按照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来进行鉴定的肢体穿透伤,如何鉴定争议比较大.笔者在充分理解标准制定者本意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现有标准,对此类损伤做出探讨性鉴定.  相似文献   

12.
实际办案中 ,有些眼损伤在《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标》)、《人体轻伤鉴定标准 (试行 )》 (以下简称《轻标》)中没有明确规定。笔者就两例眼外伤后眶脂体萎缩致眼球后退的法医学鉴定进行分析探讨。例 1 ,某女 ,5 3岁。 1 996年 1 0月 2 8日被他人打伤右眼 ,当天病历记录查 :右眼睑高度青紫肿胀 ,皮下瘀血。伤后 1 3天查右眼外伤后球结膜下出血 ,双眼球各方向运动良好 ,视力 :左 4 9,右 4 8。 4 0天后查 :右眼睑无水肿 ,眼球明显后退 ,眼运动不受限 ,眼底乳头、血管及网膜未见特殊 ,视力 4 8,左眼正常。眼球突出度 :右 1 1mm …  相似文献   

13.
在<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中,对于头部、面部及躯干等处的软组织损伤的损伤程度评定都有具体的量的规定,但对于以下几种特殊的损伤在具体损伤程度评定时却缺乏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马长锁 《法医学杂志》2003,19(3):165-166
近年来,各地需要进行精神损伤程度鉴定的案件量逐渐增加,不少从事损伤程度鉴定的法医工作者和精神病院的司法鉴定人员感到<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伤标准")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伤标准")确有欠完善之处,制定相应的"精神损伤程度评定标准"(以下简称"精神标准")已引起法律界、法医学界和司法精神病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屈建业 《证据科学》2000,7(1):39-40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颁布实施的<江苏省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省标")试行已整一周年,做为当时"省标"研制的参加者之一,为了使"省标"能更加完善、合理,笔者对一年来我市两级法院执行、使用"省标"的情况做了专门的调查.  相似文献   

16.
对于鉴定时机,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仅作了粗线条的规定.如"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5条规定:"损伤程度鉴定,应当在判决前完成."这里所指的判决前完成,应当是一审判决前.就损伤到一审判决的时间而言,根据新刑诉法规定,侦查终结时间2~3个月,提起公诉时间1~1.5个月,审判时间亦为1~1.5个月.所以一个案件,从公安、检察到一审法院,一般时间4~6个月,最长的9~11个月,与有关专家所提出的医疗终结或医疗时限的4~6个月、最长9~11个月相一致.有关鉴定时机与医疗终结的关系问题,我国目前较多的是以医疗终结为准.如当前较常采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人身保险意外伤害残疾给付标准>等的评定时机,均是以直接所致的损伤或损伤所致的并发症的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为准.笔者认为,法医学鉴定时机亦应参照上述作法执行.  相似文献   

17.
张鹏坤 《证据科学》2003,10(4):238-240
自<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法医临床学活体检验鉴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法医临床学鉴定已经成为鉴定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法医临床学的进一步发展及<刑事诉讼法>第120条第2款" 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省人民政府指定医院进行"的规定.法医临床学重新鉴定亦与日俱增.对法医临床学鉴定人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法医临床学鉴定人自身素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龙永存  张向东 《证据科学》2002,9(3):J001-J001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3月14日发布的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下面简称<职标>)的附录C2.11规定:"利手与非利手伤残后功能影响稍有不同,同等程度损伤非利手应低定一级."该标准附录B(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分级)中从一到十级均有条款对上肢伤残的等级作出规定,其中三至六级中有多条将利手和非利手的伤残程度分别作了规定,例如:三级中第16项:"一侧肘上缺失(利侧)",四级中第24项: "一侧肘上缺失(非利侧),不能安装假肢."另外,在该标准前言部分注明:"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根据上述情况,在法医临床鉴定中, 到底如何理解和运用附录C2.11条"非利手应低定一级"的规定,法医界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相似文献   

19.
正《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面部创口、口唇全层裂创及口腔黏膜破损的损伤评定均做出明确规定(见《标准》5.2.3a、5.2.4a、5.2.4c、5.2.5a及5.2.5i),但对唇部非贯通创未做规定。显而易见,口唇皮肤部的创口属于面部创口。那么,唇红创口是否属于面部创口呢?能否按照面部创口进行损伤程度评定呢?作者认为需要考虑以下2个问题:(1)唇红是否位于面部范围之内?(2)唇红表面裂伤是否可以称之为创?本文结合1例具体鉴定案件就该2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司发[1990]70号《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伤》)和司发[1990]6号《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伤》)自发布以来已经二十余年,但两个标准的部分条款尚有不足之处,笔者进行浅析总结,为新标准的修订提供一些信息。1标准内容规定不够全面在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中,所遇到的损伤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