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认为,“三纲”内涵是“臣对君、子对父、妻对夫要绝对服从”。对此,方朝晖撰文提出了质疑,后来李存山对方先生的质疑进行了批评,方先生也对李先生的批评进行了反批评,二说相持不下。本文认为,李存山的看法总体上是有道理的,方朝晖的新说难于成立。因为方先生对董仲舒对“三纲”的论证解读不科学,同时对《白虎通》的“三纲”是另一独立的“三纲”也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风骨篇”中“风骨”的内涵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通过梳理辨析各家观点,再回归原文思考分析,我们会发现:“风”、“骨”二者各有侧重是较为明确的,而“风骨”则是包含此二元素并具有相对开放性的一个含混概念。“风骨”有相对明确的所指范围,但无法明确其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3.
“神转不回”出自《素问·王版论要》,恽铁樵《群经见智录》曾把它称之为《内经》之“总提纲”,由此可见它有着极其丰富和精深的内涵。 本文试从圆道说对“神转不回”的蕴涵作如下探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神转不回”和圆道说的基本意义 《素问·王版论要》曰:“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内经》中“神”的含义十分广泛,而这里的“神”,是指五脏六腑之神机以及其外在表现,它可以从色脉上加以诊察。如两目精明,面色光华,六脉调和,语声有力等现象统称为“有神”,这就意味着健康。因此,“神转不回”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生理机能的抽象概念。在常态之中这种生理活动的总  相似文献   

4.
5.
“诗缘情“说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缘情”说是对先秦“诗言志”的继承和发展,“诗缘情”说在历代文论中不断得到演进与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对“情”的侧重不尽相同,“情”逐渐摆脱了政治礼教的约束,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正是在对于“缘情”的不断实践和诠释的过程中,人们对诗歌的美学特质认识逐渐深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文论诗歌本体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研究员在《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发表的《厘清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些话语的本质内涵,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一文中认为,不能笼统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他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有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周易>、<老子>都是儒道文化的元典,二书有关"道"、"器"关系的论析更是儒道文化中心的中心、关键的关键.<易>、<老>二书都是将宇宙三分的无形之道、有形之物、人为之器.它们一个对"器"是肯定的,一个对"器"是否定的;一个主张与自然并列,另外创造一个与自然同等辉煌的世界;一个主张向自然归依,实现与自然的兀然同化.  相似文献   

8.
晚清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刘熙载在其《艺概》一书中,对于李白的诗歌给予极高而又准确的评价,并且极富创意。这主要表现在他认为太白诗以《庄》《骚》为大源;太白志在经世,而诗多出世语;太白诗放言实是法言;太白诗思精而韵高,时有独得之句等。  相似文献   

9.
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区分标准只有一个,即是否采取了犯罪征表说,凡是未采取犯罪征表说的学说就不能归入主观主义。坚持客观主义,推不出事实判断先于价值判断、客观判断先于主观判断等结论。犯罪认定的过程是一个目光往返于规范与事实之间的反复诠释涵摄的过程。主观罪责不等于犯意,将重视行为主观侧面的学说一概归入主观主义值得商榷。如果刑法体系的建构存在一个目的理性,那么就必须坚持主观罪责是刑事责任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说“说课”     
随着说课活动在军队院校教学工作中的逐步推广,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部队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说课活动的广泛推行对提高院校教员的授课水平、促进教学研究活动深入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论述了说课的内涵与功能、内容与程序,并就说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需要把握的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对犯罪的防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的“德治”认为道德对犯罪防治的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比较犯罪防治的“德治”与“法治”。探讨如何在犯罪防治中充分体现德治。  相似文献   

12.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党和国家关于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的基本方略。1.必须坚持依法办事,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任务;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维护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积极推行刑事和解,及时化解民间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13.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条最基本的法则。从与时俱进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看,与时俱进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科学结晶.实践产生理论、检验理论、推动理论、发展理论.实践无休,创新不止,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内涵到外延都将与时俱进,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尽管许多词论把李清照之词尊为婉约之宗,但从词的特性、发展历史以及本色词与变体词的对照来看,柳永之词比李清照之词更能代表词的本色。"诗化词"、"豪放词"并不就是变体词,"婉约词"也并不就是本色词。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从它的提出到内容到贯彻实施 ,无一不体现了与时俱进和创新品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党的思想路线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全面深刻领会新时期党的思想路线,科学地把握与时俱进的准确含义,就是要从“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三个方面加以深刻领会。与时俱进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品质.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继生性"则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另一伟大品质,是与时俱进理论的基础.历史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创新理论思想的析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偏差不断得到修正的结果,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表现,另一方面则是继承与发展的成功举证.  相似文献   

19.
宽严相济是党和国家基于我国当前的时代背景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刑事政策,对于和谐社会构建与刑事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蕴涵丰富而深邃的基本内涵、坚实而深刻的时代背景。公安执法的各个环节必须自觉贯穿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努力提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法能力。  相似文献   

20.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三者是"三个代表"自身三个不同层面上的内在要求,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