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第一次挣钱有人曾问马克·吐温,他是否还记得他第一次挣钱的事。他想了一会儿,回答说:“当然,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在我念书的时候。一天,我弄坏了自己的书桌。按规定,我必须缴5块钱,否则将在全校师生面前挨打。我告诉了父亲,他给了我5块钱,让我交给老师...  相似文献   

2.
我1981年考上清华大学物理系,近代物理专业。当时整个社会都有一种很偏激的观念,念书是惟一重要的事情,念书最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也许现代考试制度不太适合于我,我在严重的竞争压力下花的时间很多,效率不高,成绩虽然在班上总是前几名,但一直处于艰难的竞争之中。最原始的意识,就是好好念书出人头地,在这5年里,为缓解压力,我练习冬泳来锻炼意志,这样做与其说是想得到自我肯定,还不如说是一种自虐。 第一个机遇,应该说是1986年战胜众多竞争者考上李政道奖学金。我的性格本质上是属于比较张扬的一类,但表象上是一天…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我叫王振海,是个农民,今年62岁,全家5口人。我从40岁起就”常年吃药养病,不能干重的体力劳动,家务活和田间活全压在老伴一人身上,家中还有3个孩子读书,家庭生活极为困难。为此,我经常发愁,治病要花那么多钱,3个念书的孩子需要那么多学杂费,全家东挪西借拉下那么多饥荒,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呢?为了维持5口人的生活,我就和老伴商量,让3个孩子退学不念书了,面对这贫穷的家境,老伴无可奈何地答应了。其实为人父母者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学有所成,将来出人头地?可是这对我这样的家庭来说,好像白日做梦一样。当我要求3个…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04,(6):30-30
他过去的生活轨迹是众多美国年轻人的梦想:在名牌大学念书,毕业后去加利福尼亚工作,他现在所做的事足以让每个中国人敬佩:来中国的5年里,他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30%,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在图书馆里追寻中国历史,以一个共产党员的眼光关注着中国的发展。这就是美国共产党员戴维·昆丁·道迪埃。  相似文献   

5.
2010年3月6日,北京贵宾楼饭店,我见到了张学良五弟张学森的长女张闾蘅。张闾蘅介绍说:"我是在美国出生的。6岁到了台湾,在台湾长大。小时候,我知道我有一个很出名的爷爷叫张作霖,还有一个出名的伯父,可是这个伯父在当时国民党政权统治下是一个叛徒,他是对国民党叛逆的人。所以我们从小就没能看见他,他在哪我们当时都不知道,知道他在台湾,可是在哪没有人告诉我们。我念书时,每当老师讲到历史,讲到西安事变这一段,因为我坐在教室里头,  相似文献   

6.
三叔典当被褥供我念书   我们家是相声世家。从祖辈上说,我爷爷马德禄就说相声。到了父辈,我父亲马桂元和我三叔马桂福还说相声。我三叔说相声不久,就给自己起了一个艺名——马三立。   本来我父亲也能成为相声大家,当时与他合说相声的是刘宝瑞,他还带过徒弟。然而,他却在艺术的盛年染上了毒瘾,最后竟断送了自己的生命。他离开这个世界那年我才 7岁。   我是 1932年在天津出生的。我曾有过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但他们生下来之后没活多久,就都先后夭折了。我出生后,父亲为了保住我的命,就按照当地的习俗给我认了尚未娶妻的干…  相似文献   

7.
刘云翠 《春秋》2012,(4):12-13
我的父亲刘玉峰,原名刘均昌,曾用名刘峰,1920年11月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父亲年幼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全家几口人靠仅有的一亩山岭薄地维持生活,日子朝不保夕。父亲的祖父刘奎元为了能让父亲刘玉峰上学念书,到地主家扛长工,受尽欺辱压榨。残酷的现实经历,使父亲刘玉峰亲身感受到旧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平。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去世已经15年。他慈祥的面孔,他朴实的性格,他诸多的往事,让我时常忆起。  相似文献   

9.
“妈妈,爸爸睡在这里好久了,还不起来,叫他起来呀!”“天哪,让我替他去吧!”“我要我的好丈夫哇!”  相似文献   

10.
我和丈夫是1995年在广东打工时认识的,结婚后他想回四川老家创业,而我不想丢掉收入颇丰的工作。仍留在广东打工。我们分居两地,又都不愿放弃自己目前的事业。我同他商量离婚,他又不愿意。无奈,去年4月,我到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判决不准我们离婚。之后,我曾多次与他电话协商离婚,他也认为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什么感情,但让我再等他一段时间。打电话时,我录下了和他协商离婚的通话,想以此为证据再次起诉。请问,我们的谈话录音能否作为感情破裂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欲哭无泪     
平萍 《人民公安》2006,(2):53-53
我与菁都是警校生,同岁但并不同校同届。我亲眼目睹了这个黑眸子女孩如何首先让同事惊异她的与众不同:因一周去向不明,菁被局里通报批评并延长实习转正半年。那时她真的还是很纯情很幼稚的.泣不成声:“那个小男生竟然敢听从他母亲的话与我分手了!我什么都给了他了,他竟敢不要我……你看吧.我这一辈子一定要让他后悔!后悔莫及!……我要让他永远不能忘怀我!”  相似文献   

12.
如何说话     
说话真有好听难听之别。最普通的例子是英国人从来不说“你听不听得见”,而讲“我语气是否清晰”,客气与不客气差了十万八千里。同样一句话,负面说法是“他妒忌我”,正面讲法是“我可能有让他不顺眼之处”。  相似文献   

13.
抓他的时候我知道被砍到了,但一点都不觉得痛,只想着绝不能松手,绝不能让他再逃掉!  相似文献   

14.
我与苏国超相识,应该追溯到五十年代末期。那时我年近四十,在出版社画插图和连环画一类的通俗美术作品;而他却还是一个正在小学念书的儿童。地从遥远的四川给我寄来许多信,同时附上不少作品。他酷爱美术,颇具天赋;而且很有礼貌。就这样,我们相互认识了,开始了一直延续到现在的近四十年的交谊。年龄科地区的差距,即所谓“时空差”便不再存在。一个四)l;人,并且继苏,往往使人联想到眉山的“三苏”。我姓程,是苏家的亲戚。也许有什么现代人尚未认识到的某种“差。的原因;成为我与地认识的契机。地)[时失去父爱,备受艰辛,生…  相似文献   

15.
孟代表修路     
“我没有太多的要求和期望,我自小就长在大山里,看惯了山里的一草一木,深熟了山里的每一户人家:大山里每一个细微的情节变化都牵动着我的心。我爱大山,更爱这里的人们……我不知道下一届我是否还能被选为人大代表,但我非常珍惜现在的每一秒时光。我现在惟一的心愿是在自己任职期间,把六家窝铺村6个自然屯的路都修上,而且还要修好。让村里的人们永远告别贫穷和无奈……”就是这个心愿不知让他努力了多少回,也不知这个心愿伴他熬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更不知道这个心愿曾经让他付出了多少。他就是葫芦岛市南票区缸窑岭镇六家窝铺村主任、连任五届区人大代表的孟宪学同志。  相似文献   

16.
一.我的初上书塾去念书的年龄,却说不清楚了大约总在七八岁的样子:只记得有一年冬天的深夜在烧年纸的时候,我已经有点想睡了,尽在擦眼睛、打呵欠,忽而门外来了一位提着灯笼的老先生,说是来秦朝我开笔的。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我把自己1983年平反后重回工作岗位的各类文稿整理结集。我想到一直很尊敬的凌青同志,就将书稿寄到北京请他为我把关并作序题写书名。我不知道凌青同志此时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凌青同志在医院认真为我写了序文,题写了“不改其乐”书名,让我义喜义愧。想不到,一年之后,我的书还未印出  相似文献   

18.
谜面     
几天来,那个名叫何先志的农民愁苦无助的形象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是1999年6月22日星期二的上午,我正在电脑上写一篇关于公安民警英勇牺牲方面的文章,门卫赵师傅打电话到我的办公室,说有人找,并让来访者与我通话。按惯例,一般是来访者与被访者通话后,得到认可,门卫才让他填写来访登记单,然后出示给站岗的武警,才能进来。可是来访者拿过电话后,却半天没有声音,我问是哪位,还是不说话,直到赵师傅问他你是不是找错了人,他才急急忙忙地说:‘哦,我就是想见见他─—你,你是张记者吗?我有事想见见你。”这…  相似文献   

19.
《中国保安》2012,(22):71-71
编辑老师:你好!今年4月份,我和高中同学郑某来到广州打工,进了同一家工厂从事保安工作。但是到了8月份,郑某因为嫌收入太少,就经朋友介绍跳槽去了一家娱乐场所当保安。随后.他多次向我讲述他的工作情况,并炫耀自己挣钱挣的多,工作轻松,环境也好.还建议我一同过去..但是,从他的讲话中我感觉他们那里的保安工作跟我们有很大不同,似乎并不怎么合法,听起来更像是打手。我劝过他让他离开,但他不听,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不什么不合法之处。我该怎么办才能说服他呢?  相似文献   

20.
陈嘉欣 《台声》2023,(3):109-110
<正>“你为什么想来台湾念书啊?”“嗯……想出来看看,扩大和这个世界的接触面吧!”在台湾待久了,很多陆生大概不加思索,就能条件反射地解释“为什么要来台湾”这个问题。我来到台湾,好奇台湾长什么样子,于是开始旅行。大一的时候去台东鹿野,我在那里和一个伯伯种菜、钓鱼,帮他煮饭,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