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首先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然后从五个统筹和五个协调发展以及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最后得出结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论述,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享有”具有重要意义。邓小平的分配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发掘和研究邓小平的分配理论。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向春玲 《奋斗》2006,(8):6-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2005年2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不仅深刻地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历史背景、重要原则和奋斗目标,而且具体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历史和实践表明,完善的民主政治结构不仅是构建“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而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张玉梅  刘志伟 《新长征》2006,(11):24-25
党的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明确提出要使“社会更加和谐”,《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论述和部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大主要任务之一,从而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明确提出和使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此后,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也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一个重要转变,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发挥新闻媒体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利益平衡机制”的政治功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目前社会发展形势准确判断的结果。在过去20多年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这个新阶段称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矛盾凸显期”,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迈入2005年春天,我国最响亮的词是“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它的提出以及相关论述,反映了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和新把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为此,建设和谐社会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然而,最近和一些人聊天时,几位朋友说道:“建设和谐社会好是好,那是国家大事,有上边领导在操心,老百姓有劲也使不上。”对此议论,笔者颇…  相似文献   

8.
武安 《新长征》2006,(12):4-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规划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指导今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六中全会最为重要的意义,就是将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升到制度化水平上,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由原来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对于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命题和党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进行了深刻论述,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通篇贯穿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贯穿着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主线,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从一个重要的方面,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历史性课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动纲领,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新思路,开辟了新境界。从十六大报告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理念,到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再到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九大目标、六大原则和五大部署,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理论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落实到我们具体部门应当怎么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各级党委要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氛围,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这一精辟论述,对我们做好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决定》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中之重提出来.直指社会突出问题和矛盾利害.显然是抓到了点子上。企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单元.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论述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时,首先第一条就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阐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建设方面的部署时又指出:“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  相似文献   

15.
刘建良 《新长征》2007,(4):46-47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打牢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柱、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持。文章首先对和谐社会和“文化”作论释,进而结合普宁的实际,阐述了文化建设对和谐社会的构建的四方面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普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06,(11):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十一五”开局之年、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作出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集中体现了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成果,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8.
张建林 《世纪桥》2008,(11):50-5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事实求是”的红旗渠精神。  相似文献   

19.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而提出的判断荣辱的价值标准。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安慧玉 《世纪桥》2009,(1):37-38
统一战线是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本文从不同的历史时期,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任务变化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