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9,(11)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点到底是什么呢?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余纪元先生认为,这种争议出现的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能够弄清楚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究竟比较的是两种生活还是两种活动。本文首先通过论述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得出理论理性优于实践理性的观点,并进而得出通过二者获得了两种幸福且这两种幸福的地位也是不同的观点。其次,论述了由这两种不同幸福观所带来的综合论者和理智论者的争论,并提出了自己对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的看法,最后通过引用余纪元先生对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的解释来回应这种争论。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全体会议的公报中指出: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秩序.此后,针对这一提法,理论界和各有关部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众多的见解,主要观点如下: 一、提出"新秩序"的背景近年来,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双轨制的存在,使两种体制、两种价格、两种社会心理以及商品经济发展初期的积  相似文献   

3.
赵党锋 《学理论》2014,(5):71-72
宗教性的实质是人的宗教倾向和宗教态度。对于儿童是否具有宗教性的问题,宗教心理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有两种观点较具代表性,一派认为,儿童宗教性(或儿童宗教心理)的形成主要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儿童宗教性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的"或"获得性"的宗教性。另一派认为儿童宗教性的形成,完全是"人类宗教意识的重演"。儿童宗教性具有相似性、社会性、获得性、差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对现代企业理论和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产生背景和发展脉络进行对照论述的基础上,对两种理论之间的互动性、两种理论的发展所反映出来的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以及从两种理论的角度看待创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框架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艺术消费对于艺术运动过程、无产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他们看来,艺术消费兼具商品性和精神性两种属性,兼具价值交换和审美体验两个过程,具有丰富性、超越性和充分感觉化的特征。作为艺术消费的基本要素,关于艺术产品、消费主体和消费环境的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艺术地把握世界"的观点。在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艺术消费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资源,理应得到学界的深度观照。  相似文献   

6.
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经典之一,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第2版中"先验演绎"的结构一直是研究界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面对各种观点,一般认为亨利希提出的著名的"一个证明、两个步骤"主张是一个节点,此后的学者们大都在这一框架下提出进一步的意见.其中以另一位研究者阿利森的观点尤为重要.在接受亨利希基本观点的前提下,阿利森对于两个步骤各自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解读.围绕两种主要论证,在不否定"一个证明、两个步骤"所具有的合理性基础之上,提出了另一种视角,即以"概念-直观"的关系为线索来把握"先验演绎"中的深层脉络,与此同时,"概念"与"直观"本身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基于这一发现,本文对于"先验演绎"的结构提出了崭新的"一个证明、三个步骤"主张,并试图以此来调和亨利希与阿利森二者之间的某些分歧.  相似文献   

7.
<正>"两论"的内容解读1937年四五月间,毛泽东曾以这两篇"论文的观点"在抗日军政大学作过讲演。在将"两论"收入《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把写作时间分别定为1937年的7月和8月。该"论文的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其实从其关键词"实践"和"矛盾"也就可见一斑了。"两论"所阐述的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是以实践为核心观点的统一,也是以实践为根本目的的统一;它们既是实践智慧的辩证法,也是辩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我个人认为,现在处在一个很微妙而且很关键的时刻,有两种可能都存在:其一是排除干扰,推进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另一种可能则是出现一定曲折。我个人的观点是以下四点:珍惜改革成果,正视深层矛盾,排除两种干扰,瞄准"三重"推进。  相似文献   

9.
[重要观点]关于生态文明两种思路。第一,生态文明是一种价值理性,沿着"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开展,生态文明是人类应该和能够达到的最高级别的发展形态。第二,生态文明是一种工具性,沿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开展,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治国理念体系。[主要内容]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大力推  相似文献   

10.
坚持辩证法反对极端主义思维《北京日报》2008年11月17日发表俞可平的文章,俞可平在谈到关于"普世价值"讨论时指出,我觉得在这场争论中有两种极端观点是令人担忧的。一种认为普世价值就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共同价值,其  相似文献   

11.
张春秀 《理论导刊》2020,(3):113-117
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本质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认识论"观点和"价值论"观点,但两种观点均不能有效回应社会与个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实践是思维的起点和归宿,要始终坚持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坚持关系性、过程性思维路径。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本质表现为三维有机统一体,即实践基础上认识和价值维度的有机结合、价值判断和价值建构维度的内在融合、社会与个人维度的动态和谐。  相似文献   

12.
认真剖析"国家资本主义论"基本观点背后的理论实质,可以发现"国家资本主义论"在理论上存在三个误区:一是混淆了两种不同的"国家资本主义"概念;二是混淆了两类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三是混淆了两条不同的社会发展道路。西方学者提出"国家资本主义论"的实质在于通过混淆概念,转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前面临的经济困境,以达到为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辩护的目的,进而掩盖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3.
"异化主线论"是学术界对《手稿》逻辑主线的流行定位,受此影响,国内学术界还有一改良性提法,即认为《手稿》中存在"人本学异化劳动逻辑"和"客观唯物主义逻辑"两种相互矛盾、截然对立的主线。本文通过对《手稿》文本的解读,批判了以上两种观点,指出《手稿》中贯穿的一条逻辑主线是"新唯物主义实践观"。异化劳动和对象化活动是实践观的两个层面,二者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可以用一般的实践观说明异化劳动和对象化活动。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3)
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主要批判的观点之一。文中恩格斯揭露了杜林二元论的世界观实质,指出其观点对"思维"本质的歪曲,并且阐明了杜林的"存在"是对物质多样性的否认。恩格斯更是从"世界存在"与"世界统一性"两个概念的逻辑关系出发,证明了杜林观点的错误,从而彻底揭示了"世界统一于存在"观点的唯心主义哲学实质。在今天,我们重新整理、分析杜林观点的哲学实质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的改革事业,坚持科学的世界观,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作为辩证法核心的"矛盾"观点?它对于我们理解和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是否充分有效?矛盾的现象似乎很普遍,但细究起来,"矛盾"其实只是世界"分化整合""差异互动"这一更基本也更普遍的现象的一种状态,并且是人们把握差异性、多样性及其变化运动的一种思想方法。作为方法论,矛盾的观点强调从"对立""统一"这两个相反相成的方面看问题,它使人们比较容易从错综复杂、纷繁变幻  相似文献   

16.
现有关于留守经历对教育地位获得的研究主要有亲子教育"缺失效应"和家庭收入提高"改善效应"两种观点。在此基础上,增加"城乡效应"和"留守阶段效应"构建一个综合分析框架,利用2018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展开探讨。研究发现,"城乡效应"和"留守阶段效应"作用于高等教育地位获得,留守经历对高等教育学历层次的影响存在城乡差异,留守发生阶段越晚,越不利于高等教育学历层次的提升。基于高校层次的稳健性检验得出相同的结论。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家庭背景对教育地位获得的影响,对缓和并改善留守经历的不利影响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袁进业  陈文 《行政论坛》2022,(1):128-134
目前,有关商品房社区治理的研究主要有"权力嵌入论"与"业主自治论"两种观点。随着住房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商品房社区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物权空间,上述两种观点在治理实践中客观存在传统权力嵌入困难、业主自治不足的双重困境。在此情境下,"技术赋能"成为嫁接"权力嵌入—业主自治"的中间媒介和黏合因素,是基层政府将治理触角延伸至社会的新兴形式,以及实现业主居民组织化自治的路径选择。通过对S市商品房社区票决技术演变的分析,发现政府在新型物权空间中,一是运用制度性和行政性工具对治理场域进行重构,为基层技术型治理提供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支撑;二是通过依托新兴技术建立留痕化和便捷化的赋能机制。这两个方面的有机契合实现了从传统权力嵌入到新型技术嵌入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业主自治制度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7,(6):134-136
当今,现代性的观念已被普遍接受,但对后现代性还有争议。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是一种什么关系,是断裂还是延续,存在不同的观点。持"断裂"观点的学者,基本以历史本身存在断裂为依据。持"延续"观点的认为,后现代性中还存在现代性的诸多要素。全球化加速了后现代性。进入21世纪,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有的学者用流动的现代性替代了后现代性的表述,有的学者提出多元的现代性。这些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是一种延续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10,(31)
<正> 日前,外商在华投资环境问题再成热点。一方面,所有的在华外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中国的投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另一方面,抱怨"外资企业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不公平待遇,,的声音又时常出现;更加耐人寻味的是,这看似矛盾的两种观点,其来源却又大体相同——外资企业或其利益的代表。对于前一种观点,无需多言,因为几乎已是世人皆知的常识;那后一种观点又缘何出现呢?首先要明确一点,中国投资环境争议的焦点,不在于是否  相似文献   

20.
赵娜娜  马松红 《学理论》2015,(5):30-31,51
道家思想同基督教文明一样脱胎于社会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两种不同文明的核心象征"道"和"上帝"理所当然成为人们精神面临困境时的出路。从"寻根"中求"立命",面对两种文明交融的情境,把两种不同文明象征的"道"和"上帝"等同起来是一种误解。道之本质特性和上帝的本质特性的比较表现为:道之无名与上帝之有名;道之无为与上帝之有为;道之无形与上帝之有像;道之二元辩证性和上帝之一统性;道之"出世"与上帝之"入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