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颖  连丽娟 《政府法制》2008,(15):48-49
人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可陈朝选不这样想。为了安全和利益的最大化,他跑起了“单帮”:从策划到实施,他是唯一的参与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闲人莫近”的标牌下,一场侵吞千万国资的阴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相似文献   

2.
年过半百的刘保才被人冠以“抠门儿”的绰号,实在有点儿冤。但他自己却认为这是同志们对他工作的肯定,欣然受之。原先刘保才并不抠,只是在老河口市薛集镇作了十几年的财委助理,也就是镇机关的“大会计”,才逐渐养成了这“抠”的习惯。刘保才的“抠门儿”之所以有这么大的知名度,是因为有点异乎寻常的举动。按说,领导签批过单据,会计没什么好拒绝的,而刘保才却有点“不识时务”,凡是不符合财务制度的,他都给挡了驾。有一次,机关一位同志拿着领导已经签字准予报销的票据来他这里报销,可刘助理发现该票据不符合财务管理规定,硬是…  相似文献   

3.
马军 《政府法制》2013,(2):46-47
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一、很有智慧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皇帝位,史称后主。  相似文献   

4.
张蓬云 《政府法制》2013,(29):29-29
戴笠刚在蒋介石身边做事的时候,被老蒋看不起。既不派他事做,也不称他全名,只是叫他“乡下来的,去买包香烟”,“乡下来的,去把茶倒满”。如果一般人碰上这种待遇,早就受不了啦,但戴笠是怎么做的呢?他非但不争,还引以为荣。对别人说:“蒋校长(那时蒋是黄埔军校校长)这样叫我,是种亲热。叫我雨农的话,反倒见外了.”  相似文献   

5.
“礁石”     
县委组织部焦部长上任一个月就传出个好名声,曾是一位出名的“烟筒”的他,戒烟了。他说,掌管人事大权,你敬一支烟,他敬一支烟,吞云吐雾之间,人的真实面貌就模糊了,看不真切了。牙一咬,就把20多年吸烟的嗜好彻底戒掉了。于是一些想巴结他、恭维他,进而想利用他的那些无德无才的阿谀小人,连一支烟也敬不上去。一天,焦部长要去省里开会,他根据上任后的诸多情况分析,安排妻子“如此如此”后,便开会去了。果然有一些想在仕途上找条捷径,或想鱼目混珠的人,觉得焦部长这道廉政关卡实难攻破,便趁他外出开会之机,拿名酒、高级补…  相似文献   

6.
1919年,弘一法师给好友夏丐尊写了一幅字“知止”。彼时,他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已有一年零一个月了。 在事业和人生的转折点,一个人一定要懂得“知止”的含义。知止——知道停止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7.
东窗事发之后,法院判决之前,贪官们会是什么表现?从以往的实际情况来看。大致有几种情况:要么“不见棺材不落泪”,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要么“悔不当初”,写忏悔书。交思想汇报,指望得到宽恕:要么万念俱灰,听天由命,什么也不想也不说也不做,只等坐穿牢底.或者去见阎王……去年。有一个大贪官被抓后,要求允许他去当一个农民,给他一个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机会——如果真让他当农民,当然意味着不掉脑袋、不用坐牢,相当于“曲线”请求宽恕。  相似文献   

8.
他没有硕士博士学位。也没有留洋深造的资历。他从鲁班身后走来——17岁起浸润于“不规不圆,不矩不方”的建筑木工手艺整整10年,深切感悟十个大字“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哲理,既是木工的哲理,也是人生的哲理。他将生命中的二十八度春秋“泡”在建筑行业,洒下多少汗水,熟悉多少业务,播种多少感悟,收获多少荣誉。无疑。这是他成就上海乃至全国建筑工程和房地产专业大律师的最厚实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杜渺 《行政与法》2000,(4):60-61
《了望》周刊今年第13期刊登施平的文章说,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教条主义。这种教条主义有多种表现,其共同特点就是照抄照转,满足于作“收发室”和“中转站”。文章批评有这样一种干部,上面没说,他也不说;上面怎么说,他就怎么说;上面说多少,他也说多少。上面发一个文件,他就照样转发一个文件,除了加一个转发的文头,一个字也不多;上面开一个会,他也开一个会,把上级的讲话照念一遍,一个字也不少。至于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如何落实上级的方针、政策,对不起,还“正在研究”。甚至就没有研究,也并不打…  相似文献   

10.
“大陆首富”牟其中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抢眼人物。然而,这一次他既不是倒腾飞机,也不发射卫星,而是涉嫌信用证诈骗接受审判。  相似文献   

11.
王鸿任 《江淮法治》2009,(21):38-38
1997年底我当选砀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还没来得及全面学习,1998年4月上旬便接到当月13日到颍上县参加全省代表工作座谈会的通知。我写的发言稿交有关领导审阅,他虽然只划掉“议案”两个字,但郑重指出:“你把议案与建议混淆了!”我想当然地问:“议案能不包括建议吗?”“它们谁也不包括谁,不符合要求的议案可以转为建议。”这一说,我更糊涂了。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政府法制》2013,(14):25-25
“一毛不拔”,语出《孟子》,是孟子攻击杨朱的话。《孟子·尽心上》中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是:“杨子主张为了自己.哪怕拔掉一根毫毛就可以对天下的人有利,他也是不干的。”  相似文献   

13.
《伊索寓言》里有一则故事:一只青蛙从洼地里潮湿的家蹦了出来,大声对所有的野兽宣称:“我是一个医术高明、能治百病、博学多才的医生!”一只狐狸问他:“你连自己的跛足和起皱的皮都不能治,怎么能给别人治病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病人”给人治“病”,别人是不会接受的。同时,“病人”也根本不可能给人治好“病”。然而现实中却不乏类似“青蛙”这样的人,他们本身是“病人”,却处处以“医生”自居,要给别人治“病”。原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有一句最为人称道的廉政格言。他说,“钱”是什么?“钱”就是两个持“戈”的士兵守…  相似文献   

14.
丁锐 《政府法制》2010,(15):46-46
在人们印象中,明朝大清官海瑞似乎是个狷介乖僻、不苟言笑的人,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也称他是位“古怪的模范官僚”——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海瑞,无疑是明朝官场中的“犀利哥”,但他并非只求“犀利”不讲圆通,他也不乏幽默。  相似文献   

15.
我打开《南方周末》“实验特刊”,读完了《没完没了之海灯案》一文。该文调查对象共五人,各执其辞。唯独海灯的养子兼弟子范应经的谈话耐人寻味。范氏咒骂作家张扬,公然说:“他是一个流氓作家0我永远不会见他,也不会告他,和这样的人打官司有辱我的人格,也有污法师的阴灵。”我读过张著《海灯神话》,根据张扬先生在该书中对范氏的态度,根本不可能有与范氏相见一面的愿望,更不可能有谋面子范氏的表示。可是,范氏的“我永远不会见他”缘何而发?此事还美关系到张扬是否是作家之中的流氓问题。于是我与张扬先生通了电话。当我谈到范…  相似文献   

16.
他曾是一名“抗洪英雄”,从部队转业后.由于爱子身患白血病,他跪地乞救的义举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和同情,在得到社会多方救助后,他出于“报恩”。成为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红基会)的一名志愿者,祸根也就此埋下。他最终在基金善款上“跌倒”。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诈骗犯。  相似文献   

17.
慈煦 《法律与生活》2011,(22):31-31
“就像我不会告诉毒贩怎样维持生计,他也不会告诉我他是怎么谋生的。”在这一点上,威顿想要其他人明白:他做的事只是提供“嫌犯”,仅此而已,“我不关心你过去做过什么”。  相似文献   

18.
胡晓青 《政府法制》2013,(21):27-27
他是当时西安唯一的中学生党员;他是“文革”后北大经直选产生的第一位学生会主席;他35岁时就出任北京市副市长;他是目前内地最年轻的省长;他就是屡屡刷新“最年轻官员”纪录的陆吴。不做改革的旁观者.1967年,陆昊出生于西安。到了高三,陆吴就显示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书写出人生中的第一个“第一”:18岁入党,成为“文革”后西安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中学生共产党员。1985年,陆昊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85年11月,在中南海怀仁堂,他作为学生代表出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召开的“一二·九”运动50周年座谈会,他发言指出“改革是艰难的创举,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步不前。我们大学生不能做改革的旁观者,或满足于评头品足,而应该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  相似文献   

19.
徐焰 《政府法制》2014,(35):13-13
蒋介石很爱开办军校和训练班,又经常亲自讲课,他的一句名言是“打仗就是打将”。毛泽东同样也注重开办学校讲课,但他强调“军队的基础在于士兵”、“兵民是胜利之本”。一个是注重“将”。一个是注重“兵”。结果“兵”赢了“将”。蒋介石一直非常注意笼络军官。可是,他没有那么多钱收买兵,抗战前募兵时便常常欠饷,到抗战期间和随后的内战中主要用绳子捆绑的方式“抓壮丁”。  相似文献   

20.
“当官不打送礼的”,这是旧社会官场处事的哲学。然而,宿迁市人民法院曹集法庭庭长卓光勤,却是一位专“打”送礼的“官”。违法亲戚的礼——不收1982年2月,40出头的卓光勤在结束他20多年军旅生涯后,头顶国徽,肩扛“天平”,来到曹集法庭当庭长。他上任不久,有一外地农民为其妻被人拐骗告到法庭,而拐骗人妻者恰恰是他辖区内的一个亲戚。原告刚走,那位亲戚就提着6包糕点登门了。卓光勤扳起面孔对他说:“你现在已经违法,必须依法办事,这个礼我不能收。”来人又哀求他:“俺30多岁才成个家,你就高抬一下贵手罢。”卓光勤一口回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