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职工发展规划》).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职工发展规划,紧紧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体系"这条主线,立足于"以人为本"这一指导思想,着重于体现创新社会管理,以实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与体面地劳动,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一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2.
进一步推动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创建活动 《职工发展规划》的发布,为劳动关系和谐发展提供了保障. 众所周知,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企业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核心,也是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努力做好基层工会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张景德 《工会博览》2009,(4):116-117
建设和谐社会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中,就是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劳动者群体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因此,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定好位。  相似文献   

4.
《工会博览》2013,(10):1-1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是由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和当前的特征决定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经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劳动用工制度和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劳动关系日趋市场化、多样化,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差别、利益冲突不断扩大,集体劳动争议和劳动利益争议增多,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所有这些,都要求在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上作出改变.  相似文献   

5.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一。它关系着劳动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 ,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把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作为重要目标。从国外市场经济国家 ,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劳动关系的研究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 ,对于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 ,具有现实意义。为了深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我们采访了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顾问、《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一书的主编钱大东研究员。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谈话。记 者 :劳动关系是各个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维…  相似文献   

6.
邢娜 《法制博览》2023,(27):28-30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高度重视的焦点,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向深入迈进。在当代中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围绕劳动关系这一轴心,直面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各种问题与挑战,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法典化实践,能够为我国进一步法治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为了实现我国劳动领域相关立法的系统化,编纂“劳动法典”亦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具有重大意义。而现行劳动法律体系,将许多新型劳动业态关系排除在外,且已有的部分法律规范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拟以新型劳动关系为切入点,探讨新时代下劳动关系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和规制短板,为“劳动法典”编纂中关于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提供问题导向。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劳动者利益的代表,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担负的职责和任务非常重要和突出;面对新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定位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劳动关系: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劳方与资方存在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其中既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相互矛盾的一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劳动关系中矛盾、冲突的一面有日益凸显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也阻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倡导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观念,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及劳动争议案件的日益增多。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偏离仲裁本质属性,与国际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脱轨,其缺陷须加以改革和完善,以便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而因追索工资、养老保险金等劳动仲裁案件不断增多,群体性纠纷和敏感性使矛盾日趋难以调和,所以协调和完善仲裁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规定仲裁时效,变革仲裁前置原则为仲裁自愿原则。设立劳动法庭并改革审判方式,建立和加强仲裁监督机构,使劳动仲裁程序完善、健全。  相似文献   

11.
李久平 《工会博览》2009,(10):30-3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好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工会组织作为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着、维护者、表达者,要深刻认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一论断的重要意义,认真调查、研究劳动关系状况,正确处理劳动关系矛盾,切实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关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的创建。我们城管系统所属的大多数是事业单位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2.
张峤 《工会博览》2009,(2):45-47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和前提条件。集体协商,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能够在调整劳动关系主体利益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工会对集体协商的指导性和领导性能够大大提高协商的成功度,从而积极地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本文针对我国的集体协商存在弱点的原因,指出工会为维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协商力量对等程度以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等需要做出的种种努力,包括完善三方机制、完善工会组织结构,组织产业和区域性工会、构建和谐劳动文化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认为,分工劳动形成了特有的"集体力",作为"社会劳动生产力"存在,呈现为"成倍增长的生产力";"集体力"源自分工激发的理性成果共享,是人类从"世界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拓展了国际分工关系范围,使分工成果共享得以更广范围更大程度实现,客观上构成共享"集体力"的世界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信息时代的创新选择。  相似文献   

14.
劳动关系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保证劳动关系的和谐.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在进行劳动力交换过程中发生的劳动权利义务纠纷.劳动争议的数量、类型、解决方式等常常与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正确处理劳动争议,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劳动关系的运行机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劳动关系主体清晰化,归属企业化,形式契约化,运行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矛盾表面化,调节法律化,给新时期的工会工作带来了大好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是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16.
陈璐 《工会博览》2009,(11):55-55
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和谐,很重要的因素是劳动关系的和谐。企业是社会上数量最多、雇员最多、掌握和消耗社会资源最多的社会细胞。它在社会和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石。本文就从我国目前的劳动关系和谐情况来简单的谈谈。  相似文献   

17.
据悉,这幅事关未来五年北京职工发展的宏伟蓝图《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的出台,耗时10个月,历经了8次较大修改,凝聚着首都工会人的智慧和心血,代表着新时期首都服务型工会新模式的又一创新力作. 研读后可以看到,规划中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北京职工发展的状况,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职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部署了"十二五"时期北京职工发展的重点任务,也明确了促进北京职工发展的保障措施.可以说,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职工发展规划,它的出台是紧紧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体系"这条主线,立足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着重于体现创新社会管理,以实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广大职工有尊严地生活与体面地劳动,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一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8.
邓敏 《工会博览》2011,(10):125-125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迫切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工会如何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发挥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近年来,涟水县供电公司工会紧紧...  相似文献   

19.
<正>在社会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是最具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在劳动关系系统中,劳动者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是形成现实劳动关系不可或缺的一方。劳动关系内部力量均衡是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根据,而和谐的劳动关系则是激发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构建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致力于实现体面劳动,避免因劳动关系出现的矛盾,而导致劳资双方的严重对立和对抗,影响经济发  相似文献   

20.
"劳资两利"思想,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生产力不发达、资本主义发展落后的实际,在做了对劳资之间存在高于各自特殊利益的共同利益、劳资之间可以通过利益调节从而实现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有利、对劳资双方有利的分析后提出的。"劳资两利"思想对于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仍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劳资两利"基础上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仍然充满着矛盾与冲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要纠正既有的劳资利益失衡,又要防止新的利益失衡;在考虑劳动者权益时必须包含劳动力的发展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