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院在民事审判工作方面,抓住办案质量这个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审判效率和扩大办案社会效果,使民事审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1月至10月,我院共受理各类民事案件1165件,已审结855件;已结案中,调解撤诉618件,移送终结6件,当事人撤回上诉的1件,部分改判2件,民事申诉案件近3年才2件。最近,最高法院民庭来我院检查民事审判工作后认为,我院审结的民事案件质量是好的,没  相似文献   

2.
浅谈民事审判时限张明杰民事审限,是民事经济案件自立案到审结的法定最长时间限制。我国民事诉讼法之所以明确、具体地规定审限,其立法意图在于提高办案效率,减少经年积案,解决讼累和当事人告状难等问题,以促使人民法院及时行使审判权,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尽早实现。...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民事经济案件多、大、新、难的特点,我国法院系统推行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是改革的主题之一.把举证的权利还给当事人,不仅有利于审判效率的提高,而且,这一新型审判模式的充分运作,也是强化庭审功能的前提与基础.为使当事人举证有针对性,提高办案效率和效果,人民法院有必要对当事人举证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4.
三年来经济审判工作成就巨大 1991年第二次全国经济审判工作会议以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坚持把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保障,作为经济审判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严肃执法,提高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和社会效益的原则,共审结各类一审经济纠纷案件263.2万件,诉讼标的额达1787.6亿元,共执行各类经济案件973321件,执行标的额436亿元。通过对经济纠纷案件的审理和执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调节了经济关系,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了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各级人民法院还加强了对新类型案件的探索和指导;积极探索改革审判方式,制定了一些符合法律规定和实际工作需要的办案规程,建立、健全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普遍加强了经济审判干部队伍建设,锻炼造就了整体素质较好、基本能够适应工作需要的审判队伍。  相似文献   

5.
完善证人出庭制度的立法构想 以民事诉讼为研究对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进行到一定的程度要想取得更大突破,完善证人出庭制度是当前必须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年的审判实践表明,绝大部分证人都不愿出庭作证,这已成为人民法院深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瓶颈”, 而少数出庭的证人也或多或少受了某种利益驱动或与当事人有一定的利害关系,而不是真正为了帮助法院公正地审结案件。有些案件关键证人不出庭案件事实很难查清,影响了法院快捷高效地审结案件;有些证人不出庭随意用一张小纸条出具书面证言,这些书面证言是真是假无法核实,同时由于该证人不出庭也无法接受对方当事人的质证和法官的…  相似文献   

6.
一、五年回顾和今后任务 五年来,全国法院较好地完成了繁重的审判任务。1993年至1997年10月,共审结各类一审案件2099万件,年均递增14.73%。其中,审结一审刑事案件2327634件,判处犯罪分子2628616人;审结一审民事、经济、海事、行政案件18665529件,诉讼标的总金额达8528亿元。在此期间,全国法院总体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明显提高。申诉案件1997年1—10月比1992年同期下降了9.54%;在审限内结案的由1992年的96.07%上升到1997年的  相似文献   

7.
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必须保证并不断提高办案质量,这是民事审判工作必须切实抓好的根本大事。只有抓好了这件大事,才能改变民事审判工作忙乱被动的局面,避免和解决好由于办案质量低而造成的上诉、申诉多,重复劳动多,案件积压多,群众“告状难”的恶性循环。所以,保证并提高办案质量,是一个关系到民事审判工作全局,也是关系到民事审判工作能否充分发挥保护民事合法权益,促进安定团结,服务  相似文献   

8.
王城飞 《特区法坛》2002,(71):38-39
随着审判方式的改革,我国的民事经济审判已在高效、公正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在审判方式改革中,庭审方式改革是最重要的一环,而当庭举证、质证、认证则是庭审的核心。举证顷证、认证的效果和水平,直接影响到案件的质量和办案效率。近几年来,审判方式改革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进一步研究举证、质证、认证的有关问题,加深当事人对举证、质证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法官的认证水平,是把审判方式改革推向新水平。  相似文献   

9.
民事、经济审判如何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提供法律保证,关键在于更新民事、经济审判观念,特别是在民事、经济审判中确立诉讼经济原则。 所谓诉讼经济原则,通俗地讲,就是审判意识中的效率、效益观念(或称之为商品价值观念)。概括地说,就是人民法院审理各类民事、经济案件依法以最少的诉以耗费完成诉讼的全过程,使争议的财产和资金尽快地从不稳定状态和封冻状态中解脱出来,发挥它们在生产和流通中的经济效益。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法官应视案件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实施适当的审判行为,正确、合法、及时地审理案件,并使诉讼耗费保持在最低限度;二是当事人及其律师应依法及时正确履行诉讼义务(如举证责任),为法院审理案件提供方便。二者结合在一起,既减轻当事人的诉累,避免当事人和人民法院在诉讼中费工、费时,有效地节省人力和财力,也可以充分发挥物和资金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邵武市人民法院坚持强化对人民法庭审判业务的指导,抓住办案质量这个关键环节,积极引导法庭干部不断提高审判效率和扩大办案社会效果,使民事审判工作取得了好成绩。自民法通则实施至1989年8月底,全院共受理各类民事案件1039件,巳审结932件,其中1987、1988年审结率均为98%以上。已结案中,调解结案719件,占70%,极少出现翻悔;判决57件,当事人不服提出上诉14件,除2件部分改判外,其余均维持原判,连续三年无一发回重审。判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院始终把全方位目标管理作为队伍建设的总抓手,充分调动全院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启动法院内部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审判工作的开展。案件审结数量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递增,办案效率质量明显提高。1996、1997两年,在市中院组织的年终考核中,我院连续被评为第一名,被省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  相似文献   

12.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撤诉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撤诉是人民法院审结案件的一种方式,也是当事人处分自己权利的有效手段。在现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完善撤诉制度对体现民事诉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行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检察机关主要是通过抗诉方式实施监督。据统计,1999年全国民行检察部门的办案数突破了万件大关,在数量提高的同时,办案质量也有很大提高,抗诉改判的案件占因抗诉法院再审审结案件数量的81%,民行检察工作成绩喜人。但由于目前对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还缺乏较为细致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民事判决书写作改革的几点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裁判文书写作改革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裁判文书写作的质量,对于保证所处理的案件的审判质量,以及维护人民法院的执法形象和树立国家法律的权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各种裁判文书中数量最大的一种,笔者现根据审判方式改革的要求和切身的实践,对民事判决书写作改革谈几点意见。当前民事判决书写作中的缺陷一是对当事人诉求和答辩意见的归纳过于简单。目前,不少民事判决书对当事人起诉、上诉的诉求和答辩意见,一般只用一、两百字甚至几十个字归纳,未能完整、准确地反映当事人对案件的意见,甚至…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为了便利当事人诉讼和人民法院办案,提高审判效率,改变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数量过多、超审限严重的情况,以利于更有效地监督和指导下级人民法院民事、经济审判工作,现就高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的问题通知如下: 一、北京、上海、广东高级人民法院,受理以财产为内容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争议金额不得低于1亿元;涉外和涉港、澳、台案件,争议金额不得低于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五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由提出主张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而不是由司法机关承担举证责任,这是民事诉讼区别于刑事诉讼的一个显著特点。经济审判适用民事诉讼程序,举证责在依法应当由当事人承担。而且经济审判涉及的法律法规多,当事人活动的地域距离跨度大,证据的专业性、时间性强。基于上述特点,在经济审判中,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对提高经济审判的办案质量和效率,更有重要意义。 根据民事诉讼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和我们的审判实践,我们认为,在经济审判中应当着重从诉讼的  相似文献   

17.
有相当数量的经济纠纷案件审结以后难以执行,甚至不能执行,这是近年来经济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这直接关系到法律的严肃性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实现,还反映出办案质量问题,这已经引起有些法院的重视.根据他们探索的经验认为,经济纠纷案件在审理的时候,就应当考虑到执行问题,即确立审执兼顾的指导思  相似文献   

18.
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是当今司法界及法律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已成为人民法院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一段时期的试行,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所要求的公开审理,强化庭审功能,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员的职责等这些举措,有利于促进法院的廉政建设,保证办案公正,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调查收集证据和审查证据,防止先入为主,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提高法官业务素质,执法水平和驾驶庭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有的法院在改革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当事人的文化素质及本身条件的实际情况,全面否定经过长期审判实践积累起来的经验及依法确立的原则与制度,因而产生了一些超前的,不适合我国国情的甚至是错误的审判方式和方法,致使所审案件案情不清、裁判不公、武断粗糙,特别是体现举证、质证、认证这一环节之上,而举证、质证、认证是人民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就这一环节所存在的问题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诉讼保全,是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和民事案件时,在作出判决之前,为了保证将来判决得以实际执行,而对当事人双方争议的标的物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等。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能否正确适用诉讼保全措施,不仅关系到案件审结届判决能否得到实际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而且关系到是否严肃执法,切实保证办案质量的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试行)关于诉讼保全的规定,结合近年来的审判实践,我们认为:正确适用诉讼保全,必须掌握好下列要点。  相似文献   

20.
民事举证责任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审判实践中,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制度,提高案件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一直是大家共同探索的问题。在实行审判方式改革过程中,我们采用庭前交换证据的方式来明确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规范当事人的举证行为,提高案件审理的质量和效率。庭前交换证据即是在法院正式开庭审理案件前,由审判人员召集双方当事人,使其将搜集的证据在指定期限内提交法院,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证据副本交换的一种操作规程。房前交换证据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人民法院主持下的当事人之间庭前交换证据是民‘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