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村民自治概念的法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制度层面来说 ,村民自治是通过宪法、法律所确认的农村村庄社区村民依法办理自己事情的法律制度 ,并以此确认了村民自治权 ;从行为层面来说 ,村民自治是法定村法定范围内的村民民主行使村民自治权的活动。村民自治与行业自治、组织自治、地区政权自治、居民自治不同。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村民自治的兴起,社区自治也获得蓬勃发展。通过比较湖北省百里州镇与杨林桥镇两地在村民自治与社区自治建设的具体实践,可以看出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在在制度安排上具有可借鉴性。在传统型村治向现代民主型村治的转型过程中,比较社区自治与村民自治的异同,加强两者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我们架构更加适合现实国情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关于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它明确规定了村民实行直接民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确立了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制度框架。进一步充实、完善这一框架体系,建立健全有关村级民主的各项规章制度,是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推进村民自治活动的制度保证。其中,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作为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有关问题的研究,对于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现村民自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预防村官腐败,必须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必须以保障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大权利为主要内容.保障村民的四大民主权利,必须从村民自治制度的内部、外部两个管道入手:在内部,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提升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在外部,加强地方政府对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基于当前村民民主素质仍然不高的现实情况,地方政府在村民自治制度建设过程中仍应发挥其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韦少雄 《人民论坛》2012,(35):164-165
村民自治主体问题是研究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基础性问题,对村民自治主体的正确把握,直接关系到村民自治权的实现。作为村民自治的基本要素之一,村民自治主体区别于村民自治权主体和村民自治法律关系主体,村民个人、村地方、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会议都不是村民自治主体,村民自治主体应当是村民集体。  相似文献   

6.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产生的20多年里,一方面村民自治的制度文本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实践对文本的不断偏离,致使村民自治难以充分实现其治理绩效。文章借用国家与社会的研究范式以及制度分析与行动者概念,通过对村民自治生长与变迁路径的解读,合理诠释了其文本与实践之间的差异。村民自治的制度文本与具体实践间的悖离,应归因于国家在村民自治的制度建立与实践运作过程中限制了村民的主体性,因而难以实现其基层民主训练的愿景。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村民自治工作中,笔者认为,开展十二星村民自治示范村评选活动,对推动当前示范村的争创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一、评选活动构想评选内容。根据村民自治示范村的七项内容,把村民自治示范村活动确定为十二级星,即"十二里村民自治示范村",包括班子团结星、制度落实星、民主管理星、村务公开星、壮大集体星、减轻农负里、农民增收星、科技教育星、履行义务星、社会治安星、社会保障易、村风民风星。按每级星代表的内容,确定示范活动评选的具体标准和内容。评选办法。按照示范村十二里规定的内容和标准,采取村民评议、村委会自评和组织…  相似文献   

8.
司海燕 《传承》2009,(10):144-145
由于我国村民自治制度本身不完善,致使村民的自治权利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要加快《村民自治法》的立法,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宪法》中有关村民自治制度的规定,以完善我国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万伟伟  曹露聪 《求索》2013,(3):261-263
村民自治制度作为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打破了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但随着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条件的不断变化,原有的村民自治制度固有的不足也越来越明显。文章剖析村民自治制度产生的历史文化基础,总结各个历史阶段的实践历程。同时反思村民自治制度存在问题,探讨新形势下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司法裁判制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是一种权利,而不是权力,其主体是村民个体。村民个体在通过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的行使自治权利时,由于既定制度中缺少裁判制度,导致各种权利在不同的界面上发生冲突,妨碍了村民自治在农村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村民自治性质的基础上,将实践中频繁出现的典型案件抽象成一个具体的案例,然后以该案为切入口,阐述缺少裁判制度产生的后果,探索建立裁判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供法院审判模式和仲裁模式以供选择。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村民自治制度本身不完善,致使村民的自治权利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要加快<村民自治法>的立法,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宪法>中有关村民自治制度的规定,以完善我国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胡松  俞春兴 《前沿》2006,(6):194-197
江泽民同志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①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产生和兴起了一场新的革命———村民自治制度。笔者认为,它是现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党和人民探索农村治理道路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我党制度和执行任何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对于在我国农业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更加现实的实践意义。一、村民自治在我国的社会地位1998年9月,江泽民在安徽…  相似文献   

13.
“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币”——山东省莱西市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村民自治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在全市农村建立村民“民主日”活动制度,把干部直接推向群众,让群众直接参政议政,进一步深化了村民自治工作,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适应新形势,确定新的促...  相似文献   

14.
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是我国农村现实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助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建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中,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尊重群众等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创新活动方式,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组织,进行制度创新及提高村民政治法律素质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实践,在提升村民民主意识以及监督村干部等方面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缺陷,衍生出不少新问题。为推动农村自治实践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从制度、组织上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村民自治,尽可能减少村委会拥有的经济利益,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公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制度经过10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在我国广大农村得到执行。深入研究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治与自治制度自治是现代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自治是现代民主的主要表现形式。自治,其基本含意是自治主体的自我管理,自我治理,自我统治。自治主要分为区域自治、组织自治。我国是农业大国,无论在人口构成还是在地域分布上,农村都占有绝对多数的比例。农村问题在我国的国家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村民自治制度作为我国农村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对于保障我国农村的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制度是实现基层民主的一种有效方式。但实践中所凸显出的制度困境、组织障碍、能力不足等问题,使村民自治遭遇了发展性障碍。唯有制度、组织和能力的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托起村民自治这一平台。本文基于对三个有代表性的"村治实验"样本的观察,分析村民自治不同的实践形式及其特点、功能和局限,为探索新时期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陈文琼 《理论月刊》2012,(1):169-172
村民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农村基层自治制度,有其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必然性。村规民约作为乡土社会最常见的地域性民间自治规范之一,经历了传统中国社会的繁荣、新中国建立后三十年的沉寂后,20世纪80年代,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而很快复苏,正式获得国家法的认同。村民自治为民间法提供了生存空间,是国家法与民间法在社会转型期的制度性契合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村民自治制度在中国广袤的绿色田野上悄悄地生长起来,引起了中外学者广泛的关注。20多年来,村民自治制度从理论到实践,从试点到全面推开,有力推动了中国农村政治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农村政治发展模式。2011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20.
村务公开与村民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村务公开制度是村民自治的一项具体制度1、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大方向村民自治是指村民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通过村民委员会把村民组织起来,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有关的各项村务,实行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行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第一,村民自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1982年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①村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现了主人翁地位,表明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性质。第二,村民自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广泛的民主。村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