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经济起飞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大力推进其在海外的发展。只有发展海外事业,才能更直接、更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才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一步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发展海外事业是江苏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也是加快我省经济国际化进程的重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蓝图,并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在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率先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必须担负起的重大使命。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对江苏而言,及时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迫切需要。走出"要素驱动"乏力的窘境,需要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  相似文献   

3.
贺震 《群众》2018,(15)
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生态环保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环保信用监管企业,是政府加强和改进环境管理方式的重要创新,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推进江苏高质量发展,必须用好"环保信用"这一有效手段。积极探索企业环保信用体系建设江苏环保信用体系建设起步于2000年开展的企业环境行为评价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5,(8)
<正>经济转型升级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举措。作为经济发展高地的江苏,经济转型升级尤为迫切。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阶段特征(一)"自下而上"基层自发型阶段。这一阶段从1980年至1990年,主要特征有四点:一是基层群众成为转型升级的主体。基层群众"摸着石头过河",创办发展乡镇企业,形成了带有市场性质的新型经  相似文献   

5.
汪海 《群众》2016,(1):37-38
改革开放后江苏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成功实现"由农到工"和"由内到外"两次战略转型。建立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是江苏朝外向型经济转变的重要标志。目前江苏进入了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亟需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推进由"加工制造"到"自主创新"的第三次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7,(2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大命题,是我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跨越转型关口的迫切要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与之相匹配、相适应且支撑有力的创新生态体系。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领跑全国,有条件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为江苏建设区域性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转工"、"内转外"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宏观调控的巨大成功,我国经济已基本摆脱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短缺状况,市场环境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全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江苏经济同样经历了这一变化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媒眼     
《群众》2013,(7):I0065-I0065
江苏沿海经济发展从“后进生”到“快跑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载文:江苏沿海地区,曾是经济发展的“后进生”,既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也低于江苏平均水平,现在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改变。随着苏南产业的饱和及转型升级需要,一批原本在沿江的船舶、海工、化工等产业链渐渐拓展到沿海地区,带动了这一地区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政党是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并在为之而斗争中起领导核心作用的政治组织,是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纵观中国近现代先后产生的300多个政党在几十年的发展和纷争中,兴衰荣辱,成败消长,都毫无例外地取决于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在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地位,在中国革命中所起到的作用。这是政党阶级属性的本质反映,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0.
刘易斯拐点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伟 《理论月刊》2008,77(2):130-133
什么是刘易斯拐点?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刘易斯拐点这一阶段了吗?我们有必要结合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刘易斯拐点相关理论进行重新梳理之后再慎重地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持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强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这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中,江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于两点:一是促进了江苏经济持续多年高达两位数的增长,引导了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2.
林祥国 《群众》2009,(5):20-21
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开展法治江苏建设,这是省委、省政府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在深入推进平安江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法治江苏建设是平安江苏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对平安江苏建设的升华,有利于巩固平安江苏建设成果,使平安江苏建设的基础更加牢固。几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的部署要求,健全组织机构、突出工作重点、夯实基层基础、深化法制教育、落实法治惠民,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正处于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同时也处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当前,要解决制约江苏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矛盾,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必须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协调,选择好正确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韩子睿 《群众》2018,(1):27-27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必须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抓好自主创新.江苏经济规模大、资源约束紧,不抓创新就没有出路,已经到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的关键阶段.抓创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既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又要有铁杵磨针的耐心,更要有着眼长远的定力,让创新成为引领江苏发展的第一动力.  相似文献   

15.
来江苏,已不是第一次,但这 块富饶美丽的土地,带给人的憧憬和冲击,一次强过一次。从“熊猫”电子到“金城”摩托。从“春兰”空调到“小天鹅”洗衣机,不可否认,这些来自江苏的名牌产品。影响了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以工业经济为主的江苏,在中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江苏在它的富强路上又迎来了一次新的机遇。 “近几年来,江苏省围绕经济规模化、产业高度化、经营国际化、布局合理化的目标,加快对经济结构进行全面调整,把结构调整当作江苏经济发展的第三次机遇,努力争取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权,形成跨世纪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根据新时期的历史特点 ,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 ,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对有关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吴先满 《群众》2013,(6):28-28
伴随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江苏产业经济全面深入发展,产业层次升级提高,产业经济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和江苏富民强省作出持续的重大贡献。1972年,江苏工业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1989年,江苏第三产业超过农业占据国民经济第二位。江苏工业化经历初期轻纺工业和中期重化工业渐次进入中后期阶段。20125.41  相似文献   

18.
顾哲 《今日浙江》2009,(11):53-53
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几年来,我省各地积极探索建设和谐社区的规律,扎扎实实地把建设和谐社区工作向前推进。本刊将陆续刊登全省部分社区在方法、手段和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经验,供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19.
江苏文化发展应实现跨世纪的飞跃,这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的内在需要,也是下一阶段中我省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大课题。为保证文化发展战略的科学决策与顺利实施,当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根据十五大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从江苏九十年代中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于浩 《中国人大》2010,(8):25-25
“江苏经济的发展处在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而使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绿色增长的轨道是江苏教育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梁保华向记者道出了江苏与众不同的“经济转型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