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式的大官巨贪,经常创造贪腐史上的新纪录。不过,俗话说"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小官小吏也能大贪巨贪,其贪腐的数额与其职位之悬殊,也让人惊诧不已。我们抽取嘉庆十四年的几个小官贪腐的案子,来看看这"小官巨贪"有多厉害。古代所谓"小官",大抵指七品及以下的芝麻官,而最低级的是吏员,一般是干满五年,成绩优秀者...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重大问题,对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增强政治功能进行了新探索。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核心要义作出了新概括,强调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加强自身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对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的价值意蕴作出了新阐释,强调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地位、政治属性是基层党组织的根本属性、发挥服务功能的同时更要发挥政治功能、以政治功能的发挥破解基层党组织面临的突出问题等;三是对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的实践进路作出了新拓展,围绕发挥党的政治建设对基层党建的统领作用,强调以政治领导确保政治功能发挥的正确政治方向、以政治信仰筑牢政治功能发挥的思想根基、以政治立场夯实政治功能发挥的群众基础,以及通过涵养政治生态营造发挥政治功能的政治环境、通过严明政治纪律为发挥政治功能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村干部是区别于国家公务员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亦官亦民的特征使其具有身份上的复合性,具有村民代理人、政府代理人和党的基层干部中的双重或三重身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前,村干部监督机制存在制度性空白。长期游走在国家监察体系和党的纪律检查体系乃至国家法律体系中的灰色地带,是造成基层村干部“微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且治理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监察体制改革及《监察法》的实施,使村干部被纳入监察机关监督对象和监察职责范畴,对其腐败行为进行的专项治理和常规化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新时代,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找准监督发力点,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政治化动员机制优势,形成监督合力;完善纪法衔接、法法衔接,发挥党纪国法协同推进的共治效应;实现关口前移,更好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小微权力监督管理,积极探索推广村级权力清单制度;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证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湛江、大连、南宁、宁夏盐池县等878名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素分析结果得出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满意度结构主要包含社会认可、工作条件、单位氛围、个人发展、工作本身和经济报酬六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发现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满意度呈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大连地区领导干部工作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90周年华诞即将到来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之际,纪念建党90周年——“基层党建经验与基层党建创新实践研讨会”于6月11日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学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发展观日益深人人心.各级干部对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尽共产党人造福百姓的政治责任越来越自觉,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越来越重视。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无论认识上还是实践上.仍然有一些干部对“什么是民生、如何改善民生”缺乏准确把握:有的曲解“发展是硬道理”的真义.片面追求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有的摸不准群众需求脉...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在新的形势下,为什么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这样做会产生哪些实践效果,沧县的干部政德建设,带给了我们很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厘清“微腐败”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在反腐实践中准确认定事实,精准处理腐败问题。由于对“微腐败”的误读,导致实践上反对“微腐败”的行为遮蔽了真正的腐败行为。理解“微腐败”不能离开典型腐败这一重要参照物。不管“微腐败”在表现形式上如何多样化,始终离不开权力滥用这一核心问题。治理“微腐败”不能在不改变权力结构的情况下去强调官员的道德自觉,而应该从制度上压缩腐败的滋生空间。  相似文献   

9.
高层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为何屡次发生?怎样通过制度化建设预防腐败?党的十八大期间,备受关注的反腐倡廉问题再次成为讨论主题。代表们提出,“政治清明”“廉洁政治”写入报告,将会有效堵塞腐败漏洞,提升反腐防腐能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管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障。乡镇一级政府作为上一级政府与基层群众的桥梁纽带,其“双重身份”使其社会管理工作更是备受考验。一方面要充当“执行者”的角色,要将上一级政府的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另一方面要充当“管理者”的角色,直接面对百姓诉求,社会管理上更需务实、创新。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尤其在今天的中国,从市井百姓到党和政府都在关注腐败问题。不论中外政治家还是学者,对于腐败的研究大都集中于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监督机制和防治方法等政治性较强的领域。本文不从政治领域来探讨这个问题,而是从所学专业出发,以文化为视角,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即文化因素对腐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层党建在构建符合城市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在基层党组织的引导下,南京市江心洲街道抓住“中新国际生态科技岛”建设的机遇,创造性地进行了具有江心洲特色的“五微共享、五联共治”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探索。系统阐述“五微”“五联”的基本内涵,总结出其在职能定位、结构优化、机制整合和赋权保障方面的经验做法,并进一步探索现代化社区建设中党建智能化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启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中央大力倡导下,各级十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纷纷离开办公室、会议室,走进地头、厂矿、社区,把办公会开在基层,把蒯研会开在基层,把工作重心移向基层,一股深人实际、清新务实之风扑面而来。实践证明,下基层,是锤炼干部党性、作风和能力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4.
基层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突破点。因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在基层,社会稳定的根基也在基层。随着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剧,以往隐含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凸显且尖锐化,并集中表现、反映在基层。在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部署下,基层政府面对一系列棘手的社会管理难题。无论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5.
“根据乡镇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要认真研究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的功能定位,牢牢把握法定原则,弄清楚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突出关键几条,防止与信访等工作部门的职能交叉和重复,更加精准有效发挥作用。”2019年12月5日,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昌义在邵东市魏家桥镇调研时,认真听取了基层人大代表和干部的情况介绍后,为人大干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这是邵阳市人大常委会以“转方式、担使命”为主要内容,开展“四个一”活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充实社区力量。干部重心要下移,力量要下沉,要支援社区工作,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学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上海市级机关工委"充实基层疫情防控力量,缓解基层工作压力"号召;院务委员会以"党校姓党"的政治自觉与政治责任感,坚定扛起抗疫社会责任,第一时间指导组建顶岗工作小组,组织动员学院广大党员干部教师驰援上海基层疫情防控一线。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德为先”选用干部这一正确导向,既要保证“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还要特别警惕带有一定的投机性、正在滑向危险边缘、引起人民群众强烈不满但在一些地方的官场又不断得到提拔甚至重用的干部。当前,带病提拔已经成为干部人事工作中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西方学者对腐败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琪 《美国研究》2005,19(4):38-55
本文在阅读大量西方,特别是美国学者关于腐败理论研究著述的基础上,对腐败理论在西方的演变,西方学者对腐败的定义、腐败产生的根源及后果等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文章认为,美国对于政治腐败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美国学术界产生了政治腐败研究的修正主义方法。经过近25年的争论,约瑟夫·奈用现代化过程来解释腐败的观点,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同。文章在最后提出了现代化是否都要经历一个政治腐败的过程、用于解释第三世界国家腐败的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等令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周洁 《新民周刊》2023,(12):34-39
<正>泽普的绿化树是梧桐树,“金凤泽普”也寄托着上海援疆干部发展泽普,为泽普筑巢引凤的初心和决心。泽普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因西临泽勒普善河而得名,“泽勒普善”意为黄金之河。当一个上海人来到这个万里之外的边疆小城,光看街景,很容易产生一种熟悉亲切之感,原因很简单,这里满城皆是梧桐树。  相似文献   

20.
越南的腐败与其经济高速增长相伴而生,腐败在其经济高速增长中是扮演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润滑剂"作用,还是阻碍经济增长的"沙子"角色,这有待实证的检验。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05年和2009年对越南企业的问卷调查,通过OLS和IV方法,研究发现越南腐败阻碍了其企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对未卷入腐败活动的企业而言,卷入腐败活动的企业生产率要低11.7%左右。越南腐败主要是通过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扭曲企业家稀缺才能的时间和精力配置来降低企业生产率的。作为投资东盟的重要目的地,我国企业在投资越南之前应充分考虑和认识到腐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生产率的影响,未雨绸缪做好相应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