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7月23日至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郝明金率调研组来我省,就"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进行专题调研。7月24日,调研组在省检察院召开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绍俭主持会议。省检察院负责同志围绕调研主题汇报了我省检察机关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省高级人民法院负责同志、部分专家学者和律师代表围绕自身工作实际作了补充汇报并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疆人大》2013,(9):45-45
近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了检察院关于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这也是该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对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进行专题审议。2011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加强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决议》要求,通过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着力解决执法司法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张英  梁昌记 《传承》2009,(20):126-127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方式,关系到法律的尊严和立法权、审判权及检察权的共识问题,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仍然存在着抗诉权保障,案件审查中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未能彻底解决执行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方式,关系到法律的尊严和立法权、审判权及检察权的共识问题,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仍然存在着抗诉权保障,案件审查中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未能彻底解决执行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7月23日至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率调研组来我省就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情况进行调研。7月23日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巴音朝鲁在长春会见了郝明金。巴音朝鲁欢迎郝明金一行到来,感谢全国人大和民建中央对吉林振兴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他说,吉林高度重视民事法律监督工作,始终把民事监督放在检察工作的优先位置加以推进,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0月2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联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并围绕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人民检察院加强对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法律监督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讲话中指出,对"两高"工作开展专题询问,这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民事执行监督作为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律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使得人民检察院不能行使对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的权力,妨碍了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人民检察院实行民事执行监督在理论上是可行的,问题是制度上的“法无明确规定”。因此,法律上对人民检察院实行民事执行监督做出明确规定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卢品慕 《桂海论丛》2006,22(6):82-84
民事诉讼判决执行难问题已成为司法的一大症结,理论界和各级司法部门予以了高度的关注。民事诉讼执行难的原因,从司法层面上分析主要是审判过程中忽视了财产保全、法律文书瑕疵和违法的执行异议造成。从当事人层面上分析主要是不申请执行、债务人逃避债务和被执行人死亡等原因。解决民事诉讼判决执行难问题,要建立诉讼执行保障基金制度,确立自然人破产的法律制度,建立国家民事诉讼强制执行法。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2007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于2008年4月1日施行。这次修改主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申诉难”、“执行难”问题,为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和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工作提供了新的重要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0.
董伟 《人大建设》2012,(12):38-39
对民事案件的执行活动进行监督一直是检察监督的薄弱环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开展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工作,弥补了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增强了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性,更为完善相关立法提供了司法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彭东昱 《中国人大》2011,(22):33-34
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是保证依法行使审判权,正确实施法律的重要制度,对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司法实践中要求加强法律监督的诉求日趋增强。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实现重大突破,从监督方式、监督范围、监督手段等方面,强化了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检察监督规定的修改成为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2.
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严格执法是司法公正的关键,法律监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通过参与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依法实施法律监督,主要监督公安、法院所进行的立案、侦查、审判和执行等诉讼活动是否合法,重点纠  相似文献   

13.
人民检察院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实施监督是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督促执行机关正确行使刑罚执行权,使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刑事裁判得到正确、恰当、彻底的执行,以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权威,并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然而,由于相关立法规定存在缺陷,执行监督在实践中变成了"软柿子",其监督效果的实然与应然状态相去甚远,无法真正起到监督之实效.我们应该对刑罚执行的法律监督进行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司法是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基于维护司法公正的目的,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了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权,即对立案、侦查、审判和刑罚执行等刑事诉讼活动以及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实施法律监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设计,在当前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诉  相似文献   

15.
徐铭周  莫林芳 《传承》2010,(9):126-127
刑罚执行是是刑事诉讼活动的最后阶段,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保障。刑罚执行监督是国家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刑罚执行监督机制的研究,对于确保刑罚执行的准确、合法、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检察机关依法享有对民事诉讼的检察监督权,要实现法律监督职能,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应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监督,其构成应包括三个部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起诉权)、参与民事诉讼(参诉权)和对生效错误裁判的抗诉(抗诉权)。  相似文献   

17.
刑罚执行是是刑事诉讼活动的最后阶段,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保障.刑罚执行监督是国家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刑罚执行监督机制的研究,对于确保刑罚执行的准确、合法、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刑法修正案(八)》确立了社区矫正制度,新《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是刑事司法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实质为刑罚执行活动,同时也具有对犯罪人员进行帮教的社会工作的属性。在社区矫正中,无论是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还是司法机关的执行活动,都应纳入法律监督的范围之内。我国社会矫正法律监督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加强法律制度、工作机制和监督队伍的建设,以强化监督工作,解决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刑法修正案(八)》确立了社区矫正制度,新《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是刑事司法系统的组成部分,其实质为刑罚执行活动,同时也具有对犯罪人员进行帮教的社会工作的属性。在社区矫正中,无论是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还是司法机关的执行活动,都应纳入法律监督的范围之内。我国社会矫正法律监督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加强法律制度、工作机制和监督队伍的建设,以强化监督工作,解决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有权对国家的各项法律的实施进行全面监督。如何全面履行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关系到检察机关存在的必要,关系到我国刑事法律的正确实施。但在实践中,人民检察院在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等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要健全和完善法律监督机制,就要进一步完善检查监督的法律体系和保障机制,使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