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专利侵权的认定,必须以该项申请的技术方案获得专利行政管理部门授权为前提条件。在申请日之前,由于可以将其界定为商业秘密,可以通过商业秘密侵权来保护专利申请人。但如果该项技术方案未获得专利授权,第三人从公开的文献中获得并实施了该技术方案且获利,给申请人造成损失,应适用不当得利规则来解决相应的纠纷。在立法层面来讲,也应将专利不当得利请求权进行要件化,增强可操作性,将其确认为专利法中的一项规制原则。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介绍本案无效宣告请求涉及的是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权(下称本专利),针对该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人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其理由是本专利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规定的新颖性与创造性,并且提交如下对比文件作为证据: 对比文件1是一篇申请日在本专利申请日之前,公开日在本专利申请日之后,且由他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的专利申请。 对比文件2是一篇公开日早于本专利申请日的实用  相似文献   

3.
现有技术是专利申请日之前公众可以获得的技术,它是专利申请新颖性和创造性审查中的事实依据。使用公开是通过将技术付诸具体实施而让公众可以获得。构成使用公开的销售,应指已经制造完成的产品处于向公众出售的状态,因为专利法上的公开指的是产品处于公众可以获得的状态。因此,一方面,产品下线之前的销售广告甚至合同行为都不能证明销售使用公开,而产品下线后的销售宣传或合同签订行为均可证明使用公开而不需要产品的实际交付;另一方面,具体的销售交易并不等于使用公开的销售,前者是证明后者的辅助事实,只有具体交易的买方不是负有保密义务的特定人,这一证明才能完成。负有保密义务是定义特定人的唯一条件,买方为获得技术而要满足的任何其它条件均不能使其成为特定人。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保密义务的存在应由主张者举证。  相似文献   

4.
专利公开是一个以创新为起点、以技术扩散为连接点、以社会福利为依归的完整链条。专利公开通过排他利益与技术公开的人为安排架构了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的双向循环机制。排他利益是构建创新信息系统的前提,而技术公开才是构建创新信息系统的根本。专利制度以激励创新为旨归,专利公开以创新扩散为路径。公开充分性是技术方案的可专利性条件之一,专利申请发挥着技术公开的功能,技术公开又促进技术信息的扩散,从而实现激励创新的专利政策目标。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背景下,专利公开实现了技术方案的信息化,促成了技术方案的占有化以及彰显了技术方案的公示化。  相似文献   

5.
杨兴 《电子知识产权》2007,(1):48-52,64
一、引言 <专利法>第22条第2款规定,一份在涉案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前,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该申请日以后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中的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损害该涉案专利申请的新颖性.从该法律条款的定义可以看出,我国的抵触申请条款中规定了自我不抵触的原则,即中国专利法规定的抵触申请不包括申请人自已在先提交的申请.  相似文献   

6.
我国《专利法》为保护交易的安全,基于知识产权利益平衡原则,规定了使用商或销售商虽构成专利侵权,但应被免除民事赔偿责任的合法来源抗辩制度,即当使用商或销售商能拳证证明其使用或销售的专利侵权产品有合法来源,且满足主观上为善意的争件时,其只需承担停止侵权的民事责任,而无须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7.
何晓平 《法学杂志》2012,33(7):165-170
虽然专利等同侵权理论已经得到普遍确认,但对等同侵权判定时间点的选择却各不相同。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曾经出现了专利申请日、专利公开日、专利授权日、侵权行为日等不同标准。相对而言,侵权行为日标准不仅没有损害专利权利要求的告知功能,而且能够充分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因而是一种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保障了善意第三人的合法交易权益.但我国《物权法》并未对赃物的善意取得适用问题进行明确规定,这将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和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障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善意取得制度的内涵为研究起点,通过对各国相关规定的理解和比较,对赃物在我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上的一项重要的制度,作为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方式,其对于维护交易安全,稳定经济利益,解决权属冲突,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10月1日我国《物权法》的实施,是对国内外善意取得制度相关规定的一个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的《物权法》相对于传统的民法,虽然对善意取得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完善的规定,但对于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赃物的善意取得却未做出明确规定。文章旨在通过对国内外以及我国现行立法的研究,对我国的赃物善意取得制度的完善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专利权人利用专利池这一专利许可方式,滥用其专利权的合法垄断地位限制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愈演愈烈.我国DVD、彩电、数码相机、MP3等产业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从实务层面以及法律制度层面,分析专利池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的必要性,通过专利池的反垄断法分析,归纳出专利池的合法要件,降低国内组建专利池的不确定性,健全和完善我国在专利池规制方面的法律,以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