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进口商要求实施的“社会责任标准”正在成为中国出口商必须跨越的“障碍”。如果不能接受这些已经出现在众多跨国公司订单附加条件中的“标准”。自觉遵守劳动法规,中国供应商将面临被国际市场淘汰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榜样危机     
徐昊 《刑警与科技》2006,(11A):35-35
从去年至今,跨国公司的标杆企业在中国遭遇的市场信.任危机不绝于耳。如肯德基部分产品涉嫌含有“苏丹红”,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联合利华立速溶茶被氟化物含量过高。  相似文献   

3.
2002年被称为“中国并购元年”。跨国公司或外商投资企业收购中国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屡见不鲜,外商投资企业通过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中国资本市场直接上市也正在积极推进。中国重点垄断行业之一的民航业,也自2002年8月1日起执行新的《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国家商务部等四部  相似文献   

4.
《法人》2004,(7)
中国加入WTO所承诺的汽车产品3年过渡期行将结束,国际资本已全面登陆,在资金注入、车型引进、金融信贷、汽车文化等各个方面,国外厂商已加大了对中国汽车业的“全面渗透”和控制,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国内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以来,日益扩展的开放格局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高成长公司的总部、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在中国大城市安家落户,带动了相关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总部经济”。具体来说,“总部经济”是指某城市或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  相似文献   

6.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贺小勇何谓经济安全?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夏申认为:“在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条件下,经济安全是指东道国是否具备抗衡跨国公司垄断国内市场、损害本国权益的行为和抵御其传递世界经济风险的能力”。简言之,一国经济安全的实质问题就是保...  相似文献   

7.
宋才发  李磊 《河北法学》2007,25(4):24-36
跨国公司着眼于中国广阔的潜在市场,通过并购国内企业抢先占领中国市场,以增加同其他跨国公司的竞争能力."98并购协议"是柯达公司与中国政府反复较量和博弈的结果,不是一个纯市场的交易行为;而"2003柯达乐凯联姻"则是一个双赢的契约.柯达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投资既是柯达公司实施全球战略的需要,也是我国改革国有企业的需要,它是柯达跨国公司在华战略与中国国家战略较好结合的典范之作.目前跨国公司并购对于中国企业的影响是利大于弊,我国必须十分重视对外资并购的法律规制.要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健全竞争法律体系;完善产业政策法,健全资产评估法律制度;完善公司法、证券法,加强对外资并购的法律监管.  相似文献   

8.
彭婵 《刑警与科技》2007,(7A):92-93
近年来,中国市场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具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安防市场也成为了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之一。在国际上颇负盛名的三星、GE、索尼、西门子、霍尼韦尔等跨国公司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的监控、门禁等领域,意欲与众多中国国内安防企业分得这个大蛋糕。  相似文献   

9.
林昊 《广东法学》2003,(5):46-51
所谓跨国公司在华“恶意并购”指跨国公司在华购买目标公司的商标权或商品之后束之高阁,或在新设合并成立的公司或吸收合并形成的公司里对于目标公司所投入的商标权或商品少开发甚至不开发,从而使其随着时间流逝,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下降,收购  相似文献   

10.
论对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反垄断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积极影响。但同时具有消极影响,出现或将出现市场垄断,需借鉴国外经验,采取必要的法律对策:1.制定实施反垄断法的横向“梯度开放”规划和纵向年限规划;2.确立企业合并报告制度,监管跨国公司在华购并行为;3.采取双重标准,对跨国公司是否形成垄断进行审查;4。建立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控股公司的定期报告制度;5.建立对重要行业的集中度的定期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