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政党政治观是政党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政党发展和国家政权等政治问题的根本观点。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执政的地位决定了政治观在党和国家政治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民生政治观、民本政治观和天下政治观,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政治观发展演变的基本依据。回顾中国共产党政治观的百年演变历史,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观发展演变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2.
代山庆 《传承》2011,(9):8-9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是一部为了中国人民的民生而不断奋斗的实践史。无论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3.
刘春萌 《传承》2011,(24):8-9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是一部为了中国人民的民生而不断奋斗的实践史。无论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相似文献   

4.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历史经验之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始终践行以民为师、以民为镜、以民为秤的基本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更要以实际行动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充分运用坚持人民至上的成功经验,深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着力提高民生福祉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5.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宝贵经验。自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将人民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上,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经过长期探索与建设,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创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行机制,构建了保障民主真实有效运转的制度体系,实现了发展成果惠及全民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其基本经验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将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始终坚持持续不断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要坚持和发展人民至上这一宝贵经验,建立并完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为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6.
贺方彬 《前沿》2011,(2):7-11
毛泽东虽然没有专题论述民生问题,但是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毕生践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解放和改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幸福而不懈奋斗,他的民生观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中国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形成和发展的思想理论根基,对于当前我们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余永庆 《前沿》2013,(14):25-26
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社会建设,我们党始终坚持这一重点,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一步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探索更加完善的社会福利与保障制度,必须重点发展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  相似文献   

8.
刘超 《江西政报》2007,(12):48-48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民生是和谐之本。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蕴含了民生幸福的基因。人民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应有之义,民生关怀则始终蕴含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作为扎根于中华民族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民生幸福必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而且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蕴含着深厚的民生意蕴,具体表征为:它能够突显改善民生的特质,即现实性、主体性和系统性;它彰显改善民生的优势,即相对于西方人本主义具有制度理念优势,相对于西方福利国家具有制度架构优势,相对于西方社会制度而言具有制度绩效优势;它能够为改善民生提供保障,即提供政治保障、基本遵循与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百年探索史。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深处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形象建设的探索历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坚持从严治党是形象建设的根本前提,坚守人民立场是形象建设的根本遵循,始终与时俱进是形象建设的不竭动力,创新执政体制是形象建设的制度保障,善用传媒阵地、开创辉煌伟业、开发历史形象、维护领袖形象是形象建设的四大支柱。梳理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百年探索的基本经验,能够为新时代进一步增强党的形象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的民生观:基本内容与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胡锦涛总书记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一直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不断为保障和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幸福而奋斗,他的民生观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当代中国形态,对于当前我们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4·13'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海南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  相似文献   

15.
万国威 《人民论坛》2022,(22):30-3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与我国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民生保障工作的蓬勃发展相伴而生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快速推进的各项民生福祉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内容丰富、详实可靠的例证。中国式现代化在民生保障领域的科学内涵是指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征,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从而确保全体人民同步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未来我国民生保障事业应当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下,始终坚持以共同富裕为首要目标,积极优化民生保障项目的顶层设计,切实强化家庭综合风险的识别和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孟桢 《传承》2022,(3):46-52
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立足于唯物史观的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奋斗历程中绘制了一幅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景图。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都践行着唯物史观,党的“百年征程”始终体现了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党的“百年历史”始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党的“百年奋斗”始终是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智慧凝练,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  相似文献   

17.
在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的重点:第一,确立以人为本,崇尚民生幸福;第二,倡导共建共享,保障民生权益;第三,坚持科学发展,夯实民生基础;第四,关注民生热点,实施民生工程,这些构成了人民利益观中极具时代特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2012,(10):4-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把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放在优先位置,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的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我国基本民生保障取得了许多重大的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高度重视民生的新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的提高、新的升华,当然也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期待。因此,深刻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思想,对我们在实践中切实做好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保障人民健康的历史实践经历了创立"人民的国家"保障人民健康、建立和发展先进社会制度保障人民健康、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保障人民健康和"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伟大成就,国家卫生健康事业长足发展,人民健康水平全面提升。回顾百年奋斗历程,可以总结出中国共产党保障人民健康的基本经验,这些宝贵经验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