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侨投资企业的问世和发展,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潮流,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中国人自近代以来振兴中华的一个重要传统。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据考证,这种企业始自19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创办于广东南海县西樵简村的继昌隆缫丝厂,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华侨投资企业。第一家华侨投资企业的创办人  相似文献   

2.
李达作为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思想家之一,他早期曾相信过“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在严酷的现实面前,继而坚信只有“革命”才能“救国”。并坚持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同一切伪社会主义尤其是第二国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作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并因此确立了自己早期社会主义观的六条标准,为中国走上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做过杰出的贡献,他的为捍卫社会主义原则的“黑旋风”精神,永远值得怀念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科学救国”思潮是盛行于五四时期的重要社会思潮,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精神、科学教育救国论四种基本主张。五四时期“科学救国”思潮对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具备科学内核、具有全球视野、重视历史传承、依靠精英领导。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的历程是伴随着“西学东渐”的这一历史潮流展开的,随着“西方文明”的自我堕落和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本土文化再度复兴,一股文化上的保守主义思潮在学术界流传开来.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鲸吞蚕食”,将面临“瓜分豆剖”境遇的中国赶上了“救亡”的历史大舞台.启蒙让位于救亡,夹杂着十月革命的炮火声,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成为拯救中国的新思潮.在多股思潮和现实的合力之下,民族情绪所催生的“中国化”思潮成为学术主流,“学术研究的中国立场”凸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党人,在“学术中国化”的大背景下,审时度势,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不仅有利地促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而且引导着文化精英的思想主流,将“中国化”这一普遍的精神趋向推向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5.
容闳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志士,也是一位西学东渐的思想家。过去,在极左思潮的泛滥下,有的学者将他说成是“中国封建统治集团中洋务派的重要角色。”甚至贬斥为买办洋奴。这实在是对先辈思想家的一种罪过。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容闳的爱国思想和救国实践,是近代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缩影。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超前性,他在近代中国思想界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也是任何人无法抹杀得了的。  相似文献   

6.
史春燕 《学理论》2012,(28):140-141
近代资本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入及影响,在中国掀起了"教育救国"的呼声,许多新式教育在中国建立了起来。在这种大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回族在近代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走上了逐步觉醒的道路。在民国时期,回族军阀马步芳家族成为青海真正的统治者。为了立足于回族社会,也为了本民族社会地位的提高,在马步芳家族的推动下,青海回族教育得到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宣讲这个专题,应着重讲清下面几个问题: 一、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旧中国,许多仁人志士搞“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还有的向西方学习以挽救中国,但都没有使中国走向光明,也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这是历史的事实。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30多年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空想社会主义是十九世纪初在欧洲盛行的一种社会思潮,二十世纪初,随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作为一种改造社会的新思想被介绍到中国来。五四运动前后,在探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进分子,对各种社会主义学说与流派,正经历着“隔着纱窗看晓雾”的阶段,分不清科学与空想,正确与谬误的界限。他们对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一视同仁’,都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药方”,认真地加以探索和实践。中国式的空想社会主义,不纯粹是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翻版,而是揉合了法国傅力叶的空想社会主义、俄国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的互助论、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等社会思潮,加上从中国小农经济中产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民族主义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思潮。晚清时期,这一思潮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产生;而民国时期是这一思潮的发展与高涨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狂热的民族意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逐步倾向于推动维护民族利益行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1978~1990年,中国当代大学生在这历史性的十年中经历了一个艰苦探索的历程。在这一进程中,西方学术思潮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笔者在此就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关系作一点探讨。一、西方现代派文学与当代大学生的视角文学艺术领域的“现代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在“先锋主义”、“颓废主义”、“实验派”和各种现代文学艺术流派名称之下兴起和汇合的一股文艺思潮。文学上的现代派,中心内容是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即表现在这种危机社会中异化了的  相似文献   

11.
杨景玉 《学理论》2009,(20):245-246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在解决民族危机、寻求国家富强的过程中,他深刻认识到强国的根本在于人,提出了教育救国的方案,力倡德育为先,德、智、体三育并重,重家庭教育、实业教育、女子教育等教育理念,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1908年,中国当时最大的军舰“海圻”号前往南洋群岛慰问华侨。这是中国以政府名义联络、宣抚海处侨胞之始。“海圻”号所到之处,新加坡、泗水、爪哇等地的华侨深感这是祖国对他们的关怀,极为兴奋。率“海圻”号访问南洋者,是时任广东水师提督(司令)的萨镇冰。萨镇冰是中国近代以来海军史上重要人物,有“四朝元老”之谓,他的一生,历经清朝、北洋政府、南京国民党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历史阶段,且每个阶段都地位显赫。1908年访问东南亚之举,使他得到了海外华侨的敬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入,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人在探索救国真理的道路上,经过对进化论、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的比较与甄别,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必然结果,更是当时国内外时代背景下中国思想界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弊端进行反思的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面对洋货在中国的泛滥,有识之士提出了振兴民族经济、进行商战的应对之策,民间抵制洋货的群众性运动此起彼伏,振兴国货与实业救国逐渐成为国人共识,民国政府通过经济立法以抵制外货倾销,但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效。近代中国反倾销的历史说明,国家的独立统一是解决反倾销问题的根本前提,提高国货产品的竞争力是解决反倾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辛亥革命到全国解放这几十年的革命风暴中,中国出现了许多令人敬仰的历史人物,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华侨史上第一个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活动集于一身的杰出人物。他一生除了创办实业,倾资兴学,从事爱国运动之外,还辛勤著述,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当前,人们在看待社会思潮时往往存在困惑:一方面,不能用阶级性、政治性作为评判社会思潮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远离政治、奉行政治虚无,又容易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从整体性上看,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是主流意识形态现代化中的一个否定性环节,对待社会思潮的正确方式不是“选择”,而是“超越”。“超越”的根本途径是科学解答社会思潮在社会和人生层面提出的“中国未来向何处去”以及“终极关怀”这两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百货商店鼻祖”马应彪近代华侨在上海的投资,除了工业以外,要以商业为最多了。这是因为有两个有利条件:一个是资本可大可少,能按华侨本身的经济力量行事。另一个是资金周转快,最容易获得利润。因此,华侨在上海经营商业者特别多。提起上海的百货业,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解放前在南京路上的永安、先施、新  相似文献   

18.
吴乃华 《民主》2011,(1):39-42
近代以来,华人华侨促进了中国的独立和现代化;在实现中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华人华侨也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一、华人华侨概况(一)华人"华侨"名词的由来及定义"华侨"是指已经在国外取得长期居住资格的中国公民。华侨加入或取得当地国籍,  相似文献   

19.
唐廷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洋行买办,又是清末洋务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作为怡和洋行的买办出身,唐廷枢出于民族大义在困境中接办轮船招商局,从此投身于近代民族实业。在轮船招商局期间创举式地推动了航运实业的发展并开创了中国的保险事业,之后创办采用新式采煤方法的开平煤矿、举办唐胥铁路等。唐廷枢的一生,对创办近代民族实业,推动民族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王光华 《侨园》2002,(6):36-37
生活在韩国的3万多华侨华人,近年来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陆续“再移民”到美洲和欧洲一些国家,也有到台湾或香港定居的,华侨华人人数日见减少,韩华社会日渐式微,与其他一些国家日渐兴旺的华侨华人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华侨华人旅居韩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朝鲜半岛地区的华侨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南部谋生,并逐渐融入当地社会,成为古代朝鲜华族。近代朝鲜华侨历史的先驱当属来自中国广东省高要县的著名华商谭杰生(又名谭以时)先生。1874年,谭杰生在汉城开办同顺泰贸易商行。其后,业务不断扩展,该商行在仁川、釜山、元山、群山和中国上海、广州、香港及日本长崎开设分行,主要经营中国的丝绸、中药和朝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