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畫家皴、擦、點、染作畫,書法家揮毫疾書,都要借助於我國特有的文具——毛筆。他們就是用這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毛筆,繪製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工筆”畫、“彩墨”畫;書寫出一幅幅龍飛鳳舞的墨迹珍品。毛筆,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最初人們寫字是用竹筆蘸漆寫在竹簡上,約在兩千二百年前的戰國時期,先人開始用兔毛纏在竹桿上作筆。不過初期的毛筆製作粗糙簡單,後來秦國大將蒙恬加以改進,採用鹿毛和羊毛混和製作,使毛筆軟硬適度,製作精巧,故有“蒙恬始作秦筆”之說。其實,筆的出現遠在秦之前。隨着我國文化  相似文献   

2.
所謂書法的技法,主要是指筆法。筆法包括執筆法和用筆法。執筆法又涉及到身法、腕法和指法。古人曾說:書成於筆,筆運於腕,腕運於肘,肘運於肩;肩、肘、腕、指皆運於右體,而右體則運於左體,左右體者運於上體,上體則運於下體。下體者,兩足也,兩足着地歹嘞骡h如屐之有齒,以刻於地者。然此謂下體之實也。下體實而後能運上體之虛……。這段話是講執筆之力,來自雙脚實地。運氣運力,由下體運於上  相似文献   

3.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年)是北宋詞壇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字同叔,撫州臨川(今屬江西省)人。他七歲能文,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宋仁宗朝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卒谥元獻,世稱晏元獻。《宋史》本傳說他“文章瞻丽,应用不窮。尤工詩,閒雅有情思”。他的詩詞文繼承晚唐五代綺麗之風,但不流於輕倩、浮薄。他的詞,風格上既吸收“花間”詞人溫庭筠的穠艷華美、韋莊的疏淡明秀,也深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  相似文献   

4.
“書法是世人公認的最高藝術,它能顯示出驚人的奇迹”。中國書法憑藉黑白韵律,利用運筆章法、結構布局,以輕重緩急、疏密乾濕,大小揖讓、形成音樂節奏感,造型美術化,具有特殊的藝術魅力,給人以高尚的藝術享受。運用中國毛筆、書寫方塊漢字的中國書法,所以能够成為一門獨特藝術,主要由於漢字象形、筆墨功能、書畫相近三個要素。象形是漢字的基礎,古人以“近取諸身,遠  相似文献   

5.
一提到中國畫,人們馬上會聯想到毛筆。的確,用毛筆蘸墨作畫,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而李冰奇作畫不用毛筆,却是用手指。在源遠流長的中國畫壇上,指晝只能算是一個小小流派,而且時間不算太長,大約只有三百來年的歷史。這門獨特藝術的開創者是清朝(一六四四——一九一一年)初年的高其佩。近代指畫大師,則首推本世紀七十年代去世的潘天壽^潘天壽之後,把指畫藝術提高到一個新階段的,便是山東奇才李冰奇了。這有一九九○年九月間在北京中國畫研究院展出的一百多幅指晝作品為證。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吳作人先生用一個半小時仔細鑒賞之後,語重心長地讚道:“晝花卉很  相似文献   

6.
所謂謀篇布局,就是章法布局。這要求整個書法篇章、式樣和字的行列以及款式、印章等通過合理布局,在形式和內容上安排得體,達到形神兼備的美感路ň褪菍φ獣ㄗ髌凡季值脑O計方法。所以,書法家們又把章法叫做布局、布白。“精美出於揮毫,巧妙在於布白”。書法作品的章法布局,如同畫家構圖作畫,未動筆之前,要對整幅作品的款式布局有個總體設計。不僅要求文字與內容相得益彰,而且還要求全篇的行間字距疏密得當、大小相宜、照應嚴謹、氣韵貫通。如果按照預想好的設計方案動筆,就會盡抒情懷地在款式的布局上取得紙墨相融、渾然一體的藝術效果。如果信手下筆,不講章法,  相似文献   

7.
書訊     
《龍騰虎躍中山城》反映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故鄉——廣東中山市改革開放十餘年來發展狀况的《龍騰虎躍中山城》一書於去年十月出版發行。近十餘年來,中山市的工農業生產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一九九○年工農業生產值達七十五億一千萬元,比改革開放前翻了三番。中山市也跨入了全國三十六個先進城市的行列。《龍腾虎躍中山城》一書以報告文學的形式,生動、翔實描述了中山市三十個企業和單位的嶄新形象。讀者從中可以窺見中山市工業的整個面貌和發展歷程。此書將增進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年十一月,青年書法家景舜逸的第一部書法作品和研究?毒八匆菖R石鼓文》出版,中國書法協會主席、著名書法家啓功先生親筆題寫了書名。書壇壽星,年屆九十五歲的石鼓文研究?沂拕谙壬鸂懘擞H筆题詞:“鐵畫銀鈎”。景舜逸一九五九年出生於河北任丘,自幼喜愛書畫。一九七七年中學畢業前,曾在北京東城業餘藝術學校、北京師範學院書畫學習班學習了書畫一年有餘。中學畢業後,他一直在華美美術公司從事裝潢設計工作,對實用美術、廣告設計、  相似文献   

9.
林健是一位在八閩大地成長起来的篆刻家,四十开外的年紀,國字型的脸寵上閃爍着聰慧叡敏的目光,為人忠厚、誠摯、熱情。他的住宅坐落在福州市聖廟路,環境清靜幽雅。在那間書房兼卧室里,筆者見到的,是一幅幅名人書畫作品,一方方壽山石印章,一摞摞研究古今書法篆刻藝術的專著。他接受我採訪時,正逢雙喜臨門:其一,他的書法篆刻作品《德性堅定,心氣和平》,被中國對外友協和日本財團法人日中友協選中,即將赴日本東京參加《中國現代一流書畫作品》大型展覽,其二,他應日本長崎市的邀請,為華僑聚居地——新街界方形大牌樓創作的長二点六六米、寬二十二厘米的‘良港寓長崎客地故鄉同福祚,名城臨左海青山綠水接芳鄰’的篆書楹聯,此樓已於今年春節竣工揭幕。  相似文献   

10.
楷,是楷模、標準的意思?瑫菍W書法的基礎。要學好楷書,必須在點畫、結構、章法三方面下功夫。一、楷書的點畫研究筆畫,歷來以“永”字八法爲典範,因爲“永”字包含有橫豎撇捺點鈎挑折等基本筆畫。(一)横法:  相似文献   

11.
一、隸書的形成和發展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用丞相李斯創制的小篆為通行書體,統一了中國文字?∽P畫複雜,着筆緩慢、圓轉往復,很是費事。所以在民間和下層機構,出現了簡體快速字——隸書。據說當時有個獄吏程邈,把民間的書體加以收集、整理,對大、小篆的結構和點、畫作了簡化,又把圓轉改為方折,以便書寫。他後來得到秦始皇的重用,官至御史。於是這種字體便在普通公文中使用起來,因為辦理公文的小官叫“徒隸”,所以人們把這種字體叫“隸書”。“隸書者,篆之捷也。”“捷”就是快速、急就,兼有簡化的意思;“隸”則是隸屬、輔助的意思。所謂隸書,也可說是隸屬於篆書的一種輔助字體。隸書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級:秦起、漢興、唐變。即隸書產生的秦代,鼎盛於漢代,至唐代則逐漸演變為楷書。隸書上承甲骨,大、小篆書體的傳統特點,  相似文献   

12.
揮毫聞墨香     
墨的優劣與寫字關係極大,好墨不但潤筆自如,而且寫出字來烏黑濃重,堅實莊重;所以書法家對墨的應用頗為講究。中國的畫家們還利用墨色的濃淡相濟,創造出具有獨特風格的中國水墨畫。墨的出現,也為後世印刷術的產生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條件。所以墨和毛筆一樣,都為中國文化的發展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人喜歡在墨上面鐫刻圖畫、文字,在一塊高質量的墨上面,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西北寧化縣乃客家祖地,海內外五千萬客属絕大部分是從寧化石壁村遷出繁衍的后裔。此外,寧化又是史稱“揚州八怪”之一的著名畫家黄慎的故鄉,清著名書法家伊秉綬亦出生於此。這裹還有新發現的中國東南最大的地下溶洞羣。這一切都使寧化之旅充滿樂趣。從福州乘六個多小時列車抵達三明市,再換乘汽車西行一百六十五公里便到寧化。我們一行下榻在寧化剛開張不久的“客家賓館”。賓館主樓高五層,有二百套客房,裝潢颇為考究。兩位伶俐的小姐笑容可掬地迎候在大廳門口,客人剛到,就遞上熱毛巾。進入房間,一杯熱茶已在等候着你。  相似文献   

14.
藉筆解乡愁     
毛里求斯讀者吳越夫先生来信說,他雖不是本刊的長期訂户,但多少年来却是本刊的長期讀者,每期必到書店裏購來閱讀。“離鄉越久,對故鄉的情越深。經濟上沒有能力回鄉,就只好藉筆來解鄉愁。”根據吳先生的願望,特將他信中所附詩作刊載如後。  相似文献   

15.
我畫牡丹近三十年,最近有了點名氣,於是有人稱我為“牡丹王”鋵?我只是因為生在牡丹之鄉,自小喜愛牡丹、熟悉牡丹,畫起來比別人多一分情,而且也順手,於是越畫越多而已。牡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富貴華麗,有“國色天香”的美譽。我的家鄉山東省荷澤市,古稱曹州,四百多年來廣植牡丹,歷久不衰,是著名的牡丹之鄉。從童年起,每逢仲春時節,牡丹盛開的時候,我便隨着賞花的人流,到城區東北角的趙樓鄉牡丹園中,踏着花間小路,盡情領略牡丹芳姿。年復一年,終成習慣,即使在北京作畫,也要?袒厝ベp花。這就是我與畫牡丹結緣的由來。  相似文献   

16.
洞庭纪遊     
近兩年我一直打算到洞庭湖一帶瞭解一些華中的農村情况,去秋終於有了這個好機會。我從小愛讀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年)的《岳陽樓記》,但是直到不久前才得以償我宿願,登上這座嚮往已久的名勝古樓?妒?北宋時人,出身貧困,是個吃菜根長大成才的知識分子;生於蘇州,又葬於蘇州,是我的鄉前輩。范公祠在城西郊外譽稱“萬笏朝天”的天平山麓。我在小學裏讀書時,每逢清明佳節,放假“遠足”,實即春遊。對十幾歲的少年,十多公里的來回步行,算得遠足了。童年意境的美好聯繫,  相似文献   

17.
姑蘇行隨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在北方蛰居一冬,有機會到蘇州一遊,不覺心舒神暢。我父母都是南方人,母親的故里就在蘇州。不過,這次姑蘇行我却少有歸鄉尋舊之感,因為我生於北方,亦長於北方。可是在這裏我却不由想起客居大洋彼岸的外祖母。她生於常熟,長於蘇州,一生清寒,晚境凄凉。八年抗戰期間,外祖父在一家飛機工廠任職,先赴川,後遷滇,一直顛沛流離。一九四六年母親從西南聯大附中畢業上了清華,外祖父母則隨工廠遷往台灣?幼啪褪翘旆馗驳淖兓?從此海峽隔斷了親情。母親到去世再也未見到高堂之面。而外祖父母古稀之年客居美國,却連台灣也成了“故鄉”。外祖  相似文献   

18.
苗族是中國西南地區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之一,而且支系多,分布廣。前不久,筆者去貴州省六盤水市採風時,聽說當地的梭戛鄉高新村還居住着一些長角苗,那是個保留本民族特色最多的苗族支系之一。但去那里很不容易,山高路遠,無公路相通。出於職業習慣,我决意與攝影記者王新民等人專程前往探訪。早上七時,我們乘坐越野車出發,於九時到達梭戛鄉。鄉村簡易公路到此為止,我們一行只好揹上旅行袋,沿着崎嶇的山間小路徒步攀登。當地老鄉說,從鄉政府去高新村約七公里,路不好走,看樣子你們兩個小時也走不到。果真被老鄉言中,我們緊趕慢趕,累得渾身大汗,花了近三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高新村小壩田。  相似文献   

19.
‘鐵觀音’茶是鳥龍茶中的珍品,與‘武夷’、‘水仙’兩個品種齊名,素有鳥龍茶王之譽,聞名海內外。‘鐵觀音’產於福建省南部安溪縣的峣陽鄉,該地是海拔在四百米至八百米之間的山區,宜於種茶。當地茶農培育‘鐵觀音’始自清乾隆年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在‘鐵觀音’的種植、保養、製炒等方面。已積累有兩百多年的經驗.其美譽至今不衰。清朝雍正年間(一七二三——一七三五年)有個舉子叫王士讓,是峣陽鄉人,乾隆元年赴京科考不第,歸而築軒於南山之麓。據峣陽王氏祖譜記載,士讓‘每於夕陽西墜,徘徊南軒之旁,窺山容  相似文献   

20.
黃培茂先生是新加坡新崖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的董事經理,身材魁梧,性格爽朗,談吐風趣幽默,所到之處特別引人注目。事業有成黄先生今年四十八歲,祖籍海南省瓊海縣九曲江鄉培蘭村。一九四一年,他出生在新加坡一個貧寒的海員家庭,稍長即由父母擕返故里谌f泉河畔,他接受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熏陶,養成了艱苦奮鬥、勇於進取的品性。一九五八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瓊海縣華僑中學後,旋即重返新加坡,先在上海書局當店員。儘管工資低而工作量大,但從小酷愛讀書的他不懼艱苦,辛勤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