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8月18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正式宣布: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自己将辞去总统职务,此时距其成功连任总统尚不足九个月。9月6日,在巴基斯坦议会两院及四个省级议会举行的总统投票选举中,现任巴基斯坦人民党联合主席阿西夫·扎尔达里以超过2/3的得票率轻松击败其竞争对手——来自巴穆联(谢里夫派)的西迪基与来自巴穆联(领袖派)的穆沙希德,成为该国历史上的第12任总统。三天后,扎尔达里正式宣誓就职,入主总统府,从而宣告长达九年的“穆沙拉夫时代”走向终结,巴基斯坦由此开始进入政局更加扑朔迷离的“后穆沙拉夫时代”。  相似文献   

2.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 4月 30日举行的全民公决中以高票胜出 ,为其继续执政铺平了道路。本文对巴全民公决的由来、穆沙拉夫获胜的主要原回等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2007年是巴基斯坦政治进程的重要转折点,穆沙拉夫谋求总统连任,历经波折;各派力量分离组合,角逐激烈;政局也随之起伏、动荡。最终,穆沙拉夫掌控大局,平稳移交军权,就任平民总统,成为巴基斯坦历史上第一位实现由军人总统到民选总统平稳过渡的人,其影响深远。2008年2月18日国民议会选举和平举行,巴政治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巴基斯坦与伊斯兰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月12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表示巴将维护伊斯兰教义,坚决打击国内宗教极端势力,清除恐怖活动。本文试图对巴基斯坦伊斯兰教的历史作用、巴主要宗教派别和组织、巴宗教极端势力的影响和发展原因以及巴政府整治宗教极端势力的措施和前景等问题进行一次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2月初,巴基斯坦“核弹之父”阿卡杜勒·卡迪尔·汗在确凿证据面前承认自己向伊朗、利比亚和朝鲜等三国泄露敏感核技术的事实,并称对“核泄密”事件负全责。汗被解除总理科学顾问职务、美国表示对巴“核泄密”事件“既往不咎”之后,汗得到穆沙拉夫总统的“宽恕”。  相似文献   

6.
2003年11月5日上午11时许,来华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专门“会晤”了来自河南濮阳的农家女刘丽敏,并高兴地接受了她赠送的“和平万岁”麦秸画。据悉,刘丽敏是穆沙拉夫总统在中国访问期间接见的惟一一名民间人士。一个农家女,究竟干出了什么,值得穆沙拉夫专门“会晤”?说来令人称奇,这位农农女还是美国天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2002年,当她走向美国天普美术学院讲台时,有好奇的美国大学生问:“TeacherLiu,请问您毕业于世界上哪所大学?”刘丽敏浅浅一笑,平静地答道:“我是来自中国的一位农民。”众人愕然!耳濡目染穷家…  相似文献   

7.
巴基斯坦今年将举行总统选举,穆沙拉夫希望在保留军职的情况下连任总统,反对派在美国支持下,力图同穆沙拉夫分掌权力;穆沙拉夫一方面大力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另一方面同人民党等反对党开展对话,企图继续维持其总统职位。穆沙拉夫要想在这场政治博弈中胜出,要解决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巴基斯坦经历近一年的政局动荡,大选终于尘埃落定,穆沙拉夫保住总统职位,但政治基础被削弱;反对党上台联合执政,而原执政党沦为在野党。从目前看,巴政局有望走向稳定,但新政府如何组成、操控新政府的政党与总统之间的尖锐矛盾如何化解等不确定因素,仍可能引发巴安全局势危机。  相似文献   

9.
2002年11月21日,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阿兹哈尔派)总书记贾马利在总理角逐中胜出。23日,新总理贾马利和首批内阁成员宣誓就职,巴新一届政府诞生。由此,穆沙拉夫总统兑现了“按期举行大选”并“还政于民”的郑重承诺,实现了由军人政府向民选政府的平稳过渡,巴国家政权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今年8月18日,迫于弹劾压力的穆沙拉夫宣布辞职后,9月6日巴基斯坦再次举行总统选举。结果已故前总理贝·布托的丈夫扎尔达里以较大优势击败对手,成功当选巴基斯坦新一届总统,任期5年。扎尔达里的胜出,不仅使布托家族又重新回到了政治权力舞台的中央,也使其自身身份发生了重大蜕变:从阶下囚到总统。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月20日,布什上台执政,美国把战略重点放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对巴、以冲突采取了“超脱”态度。9·11事件后不到一个月,即’10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谈到中东和平构想时表示,在尊重以色列生存权的前提下,建立巴勒斯坦国是美国经常考虑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2月初,巴基斯坦"核弹之父"阿卡杜勒·卡迪尔·汗在确凿证据面前承认自己向伊朗、利比亚和朝鲜等三国泄露敏感核技术的事实,并称对"核泄密"事件负全责。汗被解除总理科学顾问职务、美国表示对巴"核泄密"事件"既往不咎"之后,汗得到穆沙拉夫总统的"宽恕"。但巴官方称,宽恕"是有条件的",政府将继续对事件进行调查。可见,巴"核泄  相似文献   

13.
新年伊始,利用参加第12届南盟首脑会议之际,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举行了近两年来的首次高层会晤,双方共同呼吁,要“变猜疑为信任”、“变分歧为协调”、“变对抗为和平”,通过“不间断的会谈”解决各种纠纷,为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做出努力,并决定开启“广泛对话”的进程,对有争议的问题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人民党和穆斯林联盟(谢派)在今年议会选举中获得了压倒性胜利,支持穆沙拉夫的穆斯林联盟(领袖派)则一败涂地。这标志着穆沙拉夫的挫折。也凸显了美国对巴政策的困境。部落地区的反恐战争也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反对党何以胜选,选举结果凸显了美国政策的什么困境,美国将如何调整对巴政策,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巴以和平曙光再现,和平道路仍然曲折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总统第二任期内会更多关注巴、以冲突。温和派阿巴斯接替阿拉法特,巴勒斯坦进入后阿拉法特时代。沙龙与工党组成联合政府。中东再现和平曙光。巴以恢复和谈还须克服障碍。和平进程将是脆弱而艰难的,出现反复甚至逆转的可能性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16.
2009年3月27日,在苏联撤军阿富汗20周年和阿富汗战争8周年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将实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新战略”(AfPak Strategy,即“阿富巴战略”),以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改善地区安全形势,确保美国不再遭受恐怖主义袭击。  相似文献   

17.
亚 洲 1月3日 朱基总理会见参加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南盟)首脑会议途中过境中国的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 1月7日 朱总理与蒙古国总理恩赫巴亚尔举行会谈。8日,江泽民主席、李鹏委员长分别会见了他。 1月10日 李委员长与韩国议长李万燮举行会谈。11日,江主席和李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并颁布了新版《国家反恐战略》(以下简称“战略”)。④这是美国继2003年和2006年后发布的第三部国家反恐战略,是对前两部反恐战略的继承与深化。“战略”发布在美军击毙本·拉丹后,目的是针对全球反恐形势的新变化,重新调整美国具体的反恐目标、指导原则、重点区域,指导美国“后拉丹时代”的反恐行动。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以来,巴基斯坦政局乱象迭起。穆沙拉夫总统面临极端主义威胁、反对派攻击和去除军职等一系列挑战,相继经历司法危机和红色清真寺危机,其政治基础有所动摇。军队、伊斯兰势力和美国三大因素相互作用、彼此对冲,使巴难以摆脱其政治发展的历史周期律,政治生态可能进入新一轮循环,甚至推动巴国内政治斗争的主旋律发生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20.
普京于1999年12月31日出任俄罗斯代总统,2000年5月7日正式就任总统。普京执政时期,俄美双方的实力对比依然处于严重失衡状态,俄罗斯把修好对美关系作为外交的优先方向,为此不惜做出重大妥协和让步,但随着美挤压俄战略空间力度的加大和俄实力地位的稳步提升,普京逐渐加大了对美侵犯俄利益行为的斗争力度。除“9·11”事件后短暂的“反恐伙伴关系”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