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余琐记     
《瞭望》1992,(30)
韩美林要干“世纪末工程”的消息早就读到了。一个艺术家是应该有些精品、珍品留给后世。光为了弄几个钱,今天国画行情看好就玩国画;明天油画行情看好又玩油画;后天绘画行情不佳,说不定又改行闹卡拉OK歌厅,那样的生财有  相似文献   

2.
8月22日在北京开幕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被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演练”。受关注程度自不待言,而两桩在中国体育产业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尤其令人感到兴奋:一是北京大运会的运动员村是大运会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市场化运作建成的。另一桩则是中国的李宁公司和俄罗斯代表团签订了独家赞助协议,三百余人的俄罗斯代表团在大运会期间,全部身着李宁公司为其度身定制的富有俄罗斯风格的比赛服装。  相似文献   

3.
《民主》2004,(1)
杨丽华1939年生,苏州市人,副教授。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艺术顾问。长期从事国画创作,擅长写意花鸟,兼工山水。她的国画作品曾参加“中国当代花鸟画展”获优秀奖并编入画册;曾参加美国“第九届国际艺术画展”;又入选泰国“东南亚国际名家水墨画展”获金奖。前两年,她沉醉于陶瓷艺术,把自己的国画作品移作陶瓷装饰,取得艺术上的突破。其陶艺作品曾先后参加在北京、香港、澳门等地举行的陶艺作品展,并刊载于《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景德镇陶瓷全集》、《壶中天地》(台湾版) 等图书,又有《杨丽华画集》出版。  相似文献   

4.
曾经是神童     
谭文西,人称“阿西”, 1973年 9月出生,现年 28岁,广西桂林人,毛南族。 3岁开始学画, 1977年,凭国画《桂林山水》在芬兰获国际儿童绘画比赛金牌奖; 1979年,凭国画《猫》在上海获全国儿童画比赛一等奖; 1980年,凭国画《好猫》在新加坡获亚洲儿童画观摩展金牌奖; 1983年,作品被有关部门选用为邮票画面,同年主演电影《自然之子》。阿西与擅长画猴的王亚妮同为七十年代出现的桂林“漓江画童”群体中知名度最高、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被舆论称为“天才小画家”、“神童”。现居桂林,以讲授绘画基础课为生。   阿西儿时过人的天资和独具一格的画风,深得众多国画大师嘉许,李可染题赠“阿西天趣”,朱屺瞻题赠“阿西之画老屺钦佩”,黄永玉题赠“阿西大胆——桂林山水得阿西一画更神“,韩羽题赠“阿西之山老羽难攀”。   1977年至 1988年间,阿西创作作品逾一万幅,作品在西班牙、意大利、芬兰、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1988年至 1989年,入桂林地区教育学院美术预科班学习一年。此后连续 5年高考落榜, 1994年,如愿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95年 12月,左手左脚因车祸严重残疾,学业中断。 1996年 9月至今,在桂林开办“采吉画室”,继  相似文献   

5.
七月三日,广州入夏以来最热 的一天,我国著名国画艺术 大师关山月走完了他89年的人生之路。 事情来得如此突然。6月26日,人们还在深圳一个国画艺术座谈会上看到了关老鹤发童颜的健朗身影,聆听了关老“落笔与精神”的独特见解。岂料仅过四天,关老却突发脑溢血昏迷入院,此后再也没有醒来。 这位曾以创作北京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而闻名于世的国画大师,在近90年的旅程中,留下了《关山月画集》、《关山月作品选集》、《乡土情》、《山河颂》等大量杰出的艺术作品。 这位生于广东阳江的画人,一生跋过万千关山,涉…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4,(17)
▲北京的肢残青年刘京生喜欢国画,1 9 8 7年考入长春特殊教育学院美术系,l 9 9 0年毕韭。如今他已是京城残疾人中小有名气的“无臂画家”。黄禄奎摄“燕舞”杯“自强自立”全国新闻摄影大奖赛参赛作品选登  相似文献   

7.
“首先我告诉您一个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好消息:我的长达100米的中国画长卷《澳洲魂》已画完,这是继我63米长的《2000袋鼠图》之后的又一幅中国画巨制。”这是自称“天马牧马人”的姚迪雄日前给笔者来信中的第一句话。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地下娱乐场的金竹大厅,装饰着题为“大江东去、”“碧水青山”的两幅长卷瓷板壁画。每幅壁画长25米,宽2米,是目前我国最长的瓷板壁画。 瓷板壁画不怕工业酸雾腐蚀,不伯地底空气潮湿霉变,能够长期保持绘画的色彩和面目,堪称传统国画与现代科技结合而生的一支工艺美术奇葩。  相似文献   

9.
李慧 《学理论》2009,(32):131-131
方介堪在二十世纪印坛享有盛名,擅金石书画,而金石尤为之冠,且以鸟虫印著称于世,创“方氏鸟虫”,誉为现代第一。与国画大师张大千并名,有“张画方印”之誉。  相似文献   

10.
吴江 《瞭望》1991,(Z1)
最近,有幸读到“湘西老黄”之一——黄永厚的国画。说是“之一”,因为这个名称曾为两位画家共用:一位是黄永厚,另一位便是他的大哥黄永玉。他们是湘西凤凰县人。黄永玉,知道的人很多,是一位很有才气的画家。他那幅睁一眼、闭一眼的猫头鹰,在“文革”中曾引起轩然大波,被指为“黑画“。不过,我与他缘悭一面,没有更多的了解。至于黄永厚,尽管画界前辈刘海粟已有“天开图画,人出凤凰”的品题,名气却没有他大哥那样响。据说,他们弟兄长  相似文献   

11.
说起微雕艺术,在头发丝上刻出字来,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片上刻上整首唐诗,已不新鲜。但在头发丝上刻人像,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片上画油画、国画,在国内还没有过,在世界上也属罕见。如今,这一奇迹已由南通锦益有限公司青年职工金银华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12.
李兴濂 《各界》2014,(3):2-2
一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出生于湖南长沙湘潭县白石铺,27岁时取名白石山人,即取此地名,杏子坞有一星斗塘,是齐白山诞生地,所以又号“杏子坞老民”。他世代务农,并以此为荣,  相似文献   

13.
刚过第三个本命年的青年画家刘存惠,绘画颇有灵气:学画一年就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作品,曾以一幅《江南春雨》在1988年“中国、日本国画互展”上获得唯一一枚金奖。他的画作《长城》,参加1990年中日美术交流协会举办的“中国  相似文献   

14.
可爱的“不通”黄福群已故国画大师齐白石,曾在自己所画的枇杷图上题曰:“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王朝闻先生就此语认为:齐白石的作品是有诗意特点的具体表现,他的创作作风之所以和自然主义与形式主义根本不同,就是在于既尊重对象,反对轻...  相似文献   

15.
周璟的双面画李忠诚济南画院女画家周,把国画艺术与工艺美。术、实用技术结合起来,创造了在屏风框架上镶嵌的“双面绢画”。这种双面画,借助自然光或灯光,产生出一种晶莹剔透的独特艺术效果。著名画家潘兹说:“周王景的双面画是一朵艺术新花,它为工笔画艺术开辟了新...  相似文献   

16.
自然梦     
人各有志。纤秀的、举止娴雅的刘延捷,爱的是自然。刘延捷是一位颇有灵气的国画家。她和她的画,被书画大师唐云、沙孟海誉为“女中杰手”、“天与清新”。人生道路难以预料,60年代末,她来到杭州,却开始了园林设计师的生涯。她以诗人的情怀,画家的意趣和工程师的缜密思维,将石头、泥土、流水、草木,组构成一幅幅立体画图。尽管耳边飘浮过不少赞誉之词,但她总感到远  相似文献   

17.
我本不想当“万工”,只想默默地奉献,可是当改革大潮涌来时,你会情不自禁地被卷进去,充当“弄潮儿”。我就是这样走过了6个年头。 说起来,我这人自小爱好广泛,喜欢美术,什么电烙铁画、玻璃画、国画、水粉画、绒画等,样样都行,在600多人的研究所小有名气,谁出国都想带上几幅我的画。不用花钱,送给外国人还拿  相似文献   

18.
金秋9月的中国美术馆,著名“新写意画家”赵梅生画展吸引了众多观者。鲜花彩妍,新枝吐翠,群鹤伫立,从国粹抒情到异国写意,238幅结合了国画之意境、用笔与西洋画之色彩、技法的画作,将两个展厅变成了一个赏心悦目的水墨世界。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所坐北朝南的平房,客厅中三面墙上挂着许多字画,有李锋书赠的“老当益壮”;也有黄镇敬献的国画,上面题词:“铁骨钢筋美玉颜,不怕狂风冰雪寒”;还有……。笔力遒劲的书法,淡雅的色彩,使屋里平添了几分生气。看我们打量屋子,老红军孙毅的夫人田秀涓告诉记者:这些字、画大多是孙毅将军的战友、学生送的,也有他自己写的。他结交面广,除了战友,还有许多学生。  相似文献   

20.
陆泰 《瞭望》1992,(10)
历史上百岁画家,犹运笔如飞、挥洒如自者,恐怕难有朱屺瞻老人了。他的画高迈奇古,迥出时人。这位中国画坛上的艺术大师,儿时学国画,继而赴日本学西画,之后又专攻国画,探索、总结,再探索、再总结,中西融合,卓然独立,树立了一个崭新画风。他画山水、画花卉、画人物、画鸟兽,无所不能,尤爱画梅花。因此,他的老友钱君匋为他刻了一方闲章:“梅花精神”。这四个字,既是画品,也是人品。 朱屺瞻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江苏太仓人。在家乡太仓故居遭日寇轰炸后,他拓炸弹坑为一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