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职人员实施经济犯罪行为 ,是其特殊的心理动机所支配和驱使的 ,只有认清和把握这些心理状态 ,并建立起完善的防范和矫治经济犯罪心理的法律控制体系与制度 ,才能从根本上对经济犯罪行为的滋生和扩张做到防患于未然 ,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制裁经济犯罪 ,警示具有潜在经济犯罪心理意识的其他公职人员 ,健全完善廉洁自律的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2.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近年来较为突出的经济犯罪,具有广泛性、后果严重等特征。该类犯罪的生成机制主要源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如金融体制不够健全、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打击不到位、犯罪成本较低以及参与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盲从、投机心理严重等。对此,预防和应对涉众型经济犯罪需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消除社会冲突,发现、解决社会矛盾,不仅在金融政策上要“疏”、“堵”双管齐下,还要利用典型案例,做好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宣传和心理预防工作.加强预防和控制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情报信息工作,建立健全严格的事件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增强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力度,加大犯罪成本,把打击、防控涉众型经济犯罪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构筑有效的涉众型经济犯罪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大多是国家工作人员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合法身份进行的犯罪活动。他们作案时即已采取了逃避侦查的措施,而且较之大多数刑事案件的人犯具有更多的社会经验和逃避罪责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会轻易交代、如实供述的。经济犯罪是一种智能犯罪,办理经济犯罪案件,在某种意义上说,始终是与犯罪分子进行意志较量和攻心斗智的过程。能否及时突破人犯的心理防线和消除对立情绪,促使其交代罪行,关键在于准确分析与掌握人犯心理,灵活运用讯问策略。检察实践证明,经济犯罪案  相似文献   

4.
浅谈领导干部经济犯罪的矫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干部进行经济犯罪 ,都是在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内驱力推动下 ,为实现非法占有的目的而进行的有目的的犯罪行为。换句话说 ,都是一种直接故意犯罪。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的内驱力 ,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因此可以说 ,没有犯罪意志 ,没有犯罪心理状态的经济犯罪是不存在的。要预防和减少领导干部经济犯罪问题的发生 ,就必须在研究犯罪的行为特点、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研究行之有效的犯罪的心理矫治的对策。笔者认为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监督机制 ,矫正侥幸心理政权是权力的衍生物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亦证明 ,失去严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犯罪不断增加,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犯罪方式不断变化,经济侦查部门迫切需要总结和探索经济犯罪的规律、特点,为打击经济犯罪提供有力的支持,经济犯罪情报的搜集成为公安机关迫切而又紧迫的任务,但经济犯罪情报模糊性、复杂性、离散性、专业性、经济利益性的特点又影响着经济犯罪情报的搜集,迅速明确经济犯罪情报的体系与搜集内容,组建经济犯罪人员资料、经济犯罪案件资料、经济犯罪犯罪组织资料、经济犯罪犯罪线索等子系统,才能有的放矢通过各种公密手段及时、全面搞好经济犯罪的搜集.  相似文献   

6.
经济犯罪是国内外刑法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和经济犯罪的现实,比较国外有关经济犯罪的理论和实践,在廓清经济犯罪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探讨经济犯罪的类型问题。我国刑法学者提出的经济犯罪概念归为三类:宏现经济犯罪概念、中观经济犯罪概念和微观经济犯罪概念。德、日、英、美等国学者对经济犯罪类型也有自己的观点,经济犯罪的研究深度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7.
经济犯罪的客体和客观方面在经济犯罪构成要件中居于核心地位。正确认识经济犯罪的客体,对于掌握经济犯罪的成立、经济犯罪的危害性以及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承担具有重要意义。全面认识经济犯罪的客观方面,有利于从行为人的客观外在表现角度正确分析其主观方面,也有利于以此为中介,将经济犯罪主体与经济犯罪客体联系起来,从而对经济犯罪的构成要件作出全面、正确的认定。  相似文献   

8.
在广泛借鉴国外单位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集中探讨单位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相关问题,即单位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理论前提、单位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负担原则、单位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类型及追究单位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立法和司法建议方面的问题,以期推进我国单位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单位经济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单位为了谋取非法经济利益且在构成单位行为的情况下实施的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单位经济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刑法规定的、决定构成要件单位经济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综合。在具备单位经济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况下,单位经济犯罪即成立,单位经济犯罪刑事责任即产生。单位经济犯罪可产生双重刑事责任,单位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实行双罚制,单位经济犯罪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和内容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经济犯罪是国内外刑法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在经济犯罪的解释和运用上存在着某种混乱和模糊。本文立足于我国的经济犯罪发展状况和刑法理论,结合国外经济犯罪理论展开论述,介绍了美国、德国和日本以及我国的经济犯罪诸概念,进而探讨了对我国经济犯罪概念的界定,期望对我国经济犯罪概念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从而推进我国经济犯罪研究,有利于我国经济犯罪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