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征用土地的现象,许多失地农民因得不到合理的货币补偿和妥善的就业安置而成为新的贫困群体,加剧社会不公并阻碍地区经济发展。针对低保救助和就业扶助在解决辽宁省失地农民生活困难时存在的相关问题,完善辽宁省失地农民社会救助,主要应从构建全方位的生活保障制度和实行一体化的就业保障制度这两大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当前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失地农民在医疗保障制度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构建失地农民医疗制度的思路和原则,以及具体的解决途径,从而为完善两型社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有益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特征和我国发达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与普通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差异,在此分析基础上,以广州市某区的典型调查为例,分析了广州市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具体特征,从政府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蔡中远  周娜 《学理论》2009,(12):121-122
随着邯郸市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失地农民群体不断扩大。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为其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生活来源,而且涉及到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对邯郸市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为更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梁俊臣 《求知》2007,(1):22-23
对于失地农民来说。他们将面临着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意识等方面的转化,面临着要么失业、要么选择新的职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切身利益。因此,能否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能否保持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由于没能解决好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导致该问题由发达地区的局部社会问题逐渐演变成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城市化应有利于带动农民致富,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拉大城乡差距,造成农民失地又失业,否则就失去了城市化的意义。鉴于此,政府在具体政策安排上,要兼顾各方利益,尤其是要妥善安排好失地农民的未来出路,并将能否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纳入各级政府官员政绩考核范畴。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让失地农民的生计可持续,是我国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目标。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城镇化的就业吸纳乏力、失地农民非农就业的竞争力不强、"后发劣势"以及人多地少、经济基础薄弱等原因,目前失地农民生计的可持续性明显不足。实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应以建构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为基础,以实现失地农民的生产性就业为核心,以引导和帮助农民积累资产为补充。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问题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特别是失地农民在向市民身份转变的过程中,面临二元社会制度障碍、身份认同障碍、职业转换障碍、文化适应障碍等因素的影响,身份转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失地农民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为失地农民提供经济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失地农民实现身份转换的心理适应;树立社会公平理念,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底蕴和生存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身份转变。  相似文献   

9.
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将增加至1.1亿。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能否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社会未来走势的一个战略问题。本文在对C乡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失地农民就业的困境、产生困境的原因和解决困境的对策。为失地农民有效就业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问题研究——从社会公正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问题的产生是任何一个国家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迈进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中,社会公正基本规则要求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新的诠释.针对失地农民构建确保社会公正的土地利益分享法律机制、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法律机制、劳动利益保护法律机制、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农村土地的市场化补偿机制,是当下失地农民问题的初步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1.
个体化视角下失地农民的风险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让失地农民摆脱生活的风险困境,让他们过上一种有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的安定生活,是一个关系到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团结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运用风险社会理论中的个体化理论,着重分析了失地后农民遭受的的风险困境,提出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看待转型期中国城乡关系的变革,积极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帮助失地农民摆脱风险困境。  相似文献   

12.
城郊失地农民问题的调查与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失地农民将越来越多。失地失业失利等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如何认识失地农民问题 ,如何更好地解决失地农民面临的诸多问题 ,成为能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本文结合成都市青羊区的实际对城郊失地农民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因征地拆迁所导致的失地农民集体行动的频发,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将刘能关于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理论解释框架应用于失地农民集体行动研究,可展现失地农民集体行动具体发展过程的真实图景,探究其易发频发的深层原因,并在对上述框架的缺陷和不足做出补充的基础上,实现对失地农民集体行动的掌控。  相似文献   

14.
失地农民问题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也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如何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是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文章通过对江苏省部分地区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及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普遍性进行研究,提出了改革农地征用制度、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强化政府第一责任制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考量的热点问题。从资产建设的角度,分析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资产障碍及其消极影响,借鉴资产建设理念,从自然资本、资金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四方面加强失地农民的资产建设,方可实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城市化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失地农民作为这一进程的特殊产物,他们因失地而进入城市所出现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城市边缘失地农民是城市化建设的首要影响对象,更应着重加以重视。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必须全方位地建立起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促进失地农民就业转型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释土地冲突在现有治理结构下是如何构建的,采用田野调查和案例研究法,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冲突的演变过程和治理机制的构建。研究发现,在经济领域,由于权力边界与市场边界不清,行政科层的推动机制取代了城镇化的市场内生动力机制,地方政府攫取了土地租金的绝大部分,城镇发展的成本被转嫁到失地农民等弱势群体身上;在社会领域,通过行政权力嵌入到底层社会中,利用策略化的治理方式迫使农民接受既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将土地冲突的压力传导到底层社会内部,形成刚性稳定的治理格局。最后,由于地方政府忽视了向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服务、养老保险等公共产品,使得失地农民逐渐贫困化、边缘化,导致土地冲突加速积累和酝酿,最终演化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风险。土地冲突演变机制的归纳和总结,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土地冲突治理机制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楠 《理论探讨》2012,(1):155-158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失房、失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建设需要一定的理念作为理论支持,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积累.但是,目前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在理念上存在偏差,在实践层面上法制建设滞后,资金保障机制尚未建立,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为此,必须科学设计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的原则,确立正确的救助服务理念,健全失地农民社会救助基金的监管机制,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修改完善包括社会救助在内的社会保障财政预算制度.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和建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涂文明 《理论导刊》2004,(12):32-34
现行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制度和地方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中某种程度的无作为侵蚀着失地农民的权益,这显然有悖于城市化的本意。基于我国农民的特质和城市化进程的特征,破解的思路不应局限于对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制度做出修补和政府行为上做出规范,更要立足于从制度上给予根本安排,建立以就业为支撑的政府主导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江昭 《学理论》2012,(16):90-9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这些农民面临着失地又失业的境遇。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就成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涉及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以湖北省汉川市开发区失地农民为研究背景,尝试提出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