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和西方的一些机构宣称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印度经济将在这个世纪超越中国。本文就印度经济改革的动因、内容、成绩和问题以及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介绍并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以期给人们准确判断印度经济的发展提供判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政策导向体现出保增长动力强劲,调结构力度较弱;投资拉动成效明显,启动内需相对迟缓;国有经济表现抢眼,民营经济相对较弱的"三强三弱"的特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应采取"点面结合"的双引擎全方位推进战略,使作为"面"的代表的县域经济在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要下决心改善县级政府的治理结构,为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经济改革的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五大就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课题和任务。前20年改革的实践证明:所有这些课题和任务,都不是三几年就能很好完成的。因此,国企改革仍将是我国下世纪初经济改革的主题,并制约着我国要到2010年才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首先需要明确国有经济的定位问题,即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于什么地位和应当发挥什么作用。只有明确了这个问题,才能知道应当怎样对国有经济的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从而为…  相似文献   

4.
杨柏 《当代贵州》2007,(5):54-54
印度在传统低效的经济模式上,借网络“基础设施”的平台,搭乘信息高速公路的“直通车”,参与发达国家的新经济,成为“世界的办公室”,分享知识经济的“边际增长”。对“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取得生存优势,各国纷纷进行多方面的战略性调整,而政府在这种调整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的中心工作实现了战略性转移,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就要对政府职能进行改革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杨柏 《当代贵州》2007,(6):54-54
印度在传统低效的经济模式上,借网络“基础设施”的平台,搭乘信息高速公路的“直通车”,参与发达国家的新经济,成为“世界的办公室”。分享知识经济的“边际增长”。对“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来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先奎  辛向阳 《党课》2010,(8):12-14
这是中国学者提出“和平崛起”理论后,国内外普遍关注而又众说纷纭的一个热点话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关注各方的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8.
(续上期)毛泽东明确答复:“你们试验嘛!搞坏了检讨就是了。如果搞好了,能增产10亿斤粮食,那就是一件大事。”他兴奋地说“通天”了2月16日,曾希圣把张立治、赵岭峻、陆德生、周曰礼4人召集在一起,决定由他们先去搞一个包产责任制的试点。张立治等人把1959年庐山会议后的社论、文章找出来,送给曾希圣过目。他一一看过后说:“这些文章、社论,可以作为我们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参考,使我们多考虑一些问题,减少一些矛盾和困难。”他掷地有声地说:“你们不要担心,一切责任由我一个人承担。”张立治等人于2月下旬组成工作组,选择合肥…  相似文献   

9.
政府失灵与政府寻租──兼论腐败产生的经济根源杨青政府失灵是在市场失灵下实行国家干预和宏观管理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后,在很长时期内经济资源的配置是由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的。这种调节,在当时曾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10.
今年初,何新赴古巴 考察访问期间,在古巴亚大地区研 究中心作了题为《中国经济改革与 国际关系》的演讲,对于加深理解我 国的对外方针颇有裨益。现将这个 演讲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介绍俄罗斯经济改革的历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俄经济发展的前景提出自己的看法。主要观点有:第一,俄罗斯经济实行“休克疗法”,以及“休克疗法”的失败和普京新政是由历史和现实的经济状况决定,决不是某个单一的政治集团在政治上一时的成败而引发的。第二,当前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还远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再改革的任务仍然很重。  相似文献   

12.
李德不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吗?──与刘杰诚商榷刘志青李德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军事顾问,以前党史界从没发生过异议,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也没有否认过。1992年10月18日,刘杰诚在《光明日报》第三版上发表《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吗》一文,认...  相似文献   

13.
14.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但不是万能的;政府的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也有缺陷。因此,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王梦奎在《阵地》杂志1992年第一期撰文指出:近年来,国内外广泛流行一种观点:中国和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结局遇然不同,原因是中国先进行经济改革,而苏联则是先进行政治改革。这种说法,表面上似乎有点道理,实际上并未触及事物的本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原因并不在于先进行经济改革而后进行政治改革,而是在于:首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就是说,是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就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保证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其次,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科学地总结历史  相似文献   

16.
17.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经成功地推进了价格、农业、财税、银行等体制的改革。现在正在进行的国企和银行的根本改革,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困难的改革。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危害到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前途和12亿中国人民的命...  相似文献   

18.
1949年以来,中国大大小小的政府机构改革没有停止过,但政府机构和人员却越改越多。从80年代至今,中国又进行了三次机构改革,但政府机关人员非但没有减下来,反而越来越多。1998年,全国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达800万人。从历史上看,中国已到了一个“由最少的群众供养最多干部”的时期。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改革方案将国务院部委由40个减至29个,国务院工作人员三年内将裁减一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后,各级地方政府的机构改  相似文献   

19.
20.
涂一荣 《世纪桥》2013,(11):87-88,9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综合改革举措,包括通过管理和财政分权以改善官僚效率、增强灵活性和促进创新等,地方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责从经济发展转到社会服务,世纪末中央政府通过“私有化”地方企业和地方官僚作风建设改变了地方政府作为市场自由化战略的一部分。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经济产出,但是它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激励地方官员从事寻租和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笔者试图通过跟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市场、行政和财政”等方面的改革历程,探讨改革措施并对其结果进行审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