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培养树立小典型是激发部队活力、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一种好形式,是引导青年官兵奋发进取、精武建功的好做法。新形势下受社会多元化思潮影响,官兵思想多元化、追求多元化、爱好多元化,对基层培养树立小典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注重典型的真实性、可信度和向心力,在培树小典型上把握好“四个需要”。  相似文献   

2.
最近,经济学界有人说:未来之中国,不会再有大邱庄之类的“首富村”面世了!此论深得吾心也!“首富村”的出现,与其说是市场经济的结果,不如说是半计划半市场的结果,或者说是“树典型”的结果————在推行市场经济时,也借着计划经济的东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并在各项政策上网开一面,推出几个“首富村”之类的市场典型。树典型的目的,是为了人人都来学典型、做典型。然而事实上,有些典型是学不来的。因为这样的典型是“万千宠爱集一身”的结果,别人是再也不会有这个得天独厚的机会优势的。倒是这样的树典型、帮典型、保典型,最…  相似文献   

3.
淄博市淄川区人大常委会积极选树典型,强化示范,以点带面,提升监督水平和履职能力。在总结本届常委会任职以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点选树在服务大局、创先争优、"四德"建设等活动中涌现出的标兵;在培树方式上,按照"全员参与、目标预期、实名推荐、主任会议评定"的程序进行,层层把关筛选,使典型选树更具准确性;在培树层次上,既注重发挥老典型的示范带动作  相似文献   

4.
树勤政廉洁政风扬司马荐贤精神──南漳县人事局廉政建设纪实“司马徽荐诸葛”的风范之举,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南漳人民。如今,南漳县人事局为了唱好人才兴县曲,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当做开创人事工作新局面的“基础工程”来抓,大树清正廉洁政风,奏出了一曲又...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0,(12):57-58
<正>近年来,江苏省关工委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从关爱工作实际出发,深入发掘典型,积极推广典型,大力宣传典型,培树了一批各具特色、富有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5,(3)
<正>先进典型是昭示榜样、催人奋进的旗帜。发挥好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照亮社会向前发展的道路。培树典型,增强典型的说服力。立足现实生活培树典型,还先进典型的平民本色,挖掘接地气的凡人善举,宣传真实可信的典型事例,这样才能生动直观亲切自然地拉近典型与群众的距离,从而增强典型的说服力。牢牢把握爱国敬业大义,结合人民心声,典型才能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7,(3)
<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领域。淮安区始终坚持把培树道德典型作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抓手,在道德典型推荐、宣传、关爱等方面着力,探索建立"354"机制,引导群众成为典型培树工作的发起者、推动者、践行者和受益者,传递社会发展正能量,构筑道德风尚新高地。自2002年以来,先后涌现出各级各类道德典型648人,其中"中国好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2,(4):39-39
一.开展选树.让道德模范“站”出来。让道德模范“站”出来,就是要为选树典型提供平台。瑞安市重视典型宣传,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宣传部门把典型宣传作为重中之重,精心策划,加强督导,企业、学校、社区和乡村等基层单位,广泛开展群众性道德评议活动,让道德典型“站”出来。目前该市已成功评选出孙兰香、王海风等两届共20名道德模范和李卜进等30位道德模范提名奖;评选出若干孝德之星、孝义之士、和谐之家,颂扬孝敬文化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9.
张利涛 《前沿》2023,(1):13-22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绩观的重要论述中,为谁树政绩和树什么样的政绩是逻辑起点,用什么态度和方法树政绩是逻辑中介,如何考核和评价政绩是逻辑终点。对上述问题的科学回答,构成了习近平政绩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明确了政绩的服务对象;政绩要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指明了政绩的考核评价标准;严于律己、真抓实干,澄明了树政绩的态度和方法。党员干部践行正确政绩观,既要坚持政绩为民,把为民造福的事抓好抓实;又要坚持正确导向,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政绩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更要坚持接续奋斗,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中创造更多实实在在造福人民的政绩。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历来讲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其用心可谓良苫,然其背后总难免不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承载着微者心灵扭曲不安、巨者历史掩饰失真的沉重代价。一代又一代的所谓好人或日奸者就是在这样自觉不自觉的“集体作伪”中生息繁衍了数千年。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13,(4):38-38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把推进孝德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精神共同富有的重要举措,通过三项方法、四大活动、“五进”措施、“六有”保障,加强孝德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一、坚持三项方法,培树孝德文化建设典型。一是评选孝德模范。开展“爱亲孝老”模范评选,确定候选人,并在《今日龙湾》、龙湾新闻网上予以公示,通过广泛宣传候选人的先进事迹,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投票评选,最终评选出“十佳孝星”,涌现了李新龙、姜兰翠、孙玉翠等一大批典型。二是建设典型基地。建设海滨街道蟾钟村孝德文化典型基地,该村是龙湾区第一个以孝文化为主题规划布置村容村貌的村庄,倡导以“孝”治村,通过开展“孝与和谐”研讨会,成立孝文化基金,为全村老人集体过生日,举办孝敬节,评选孝星等活动,形成典型示范效应。((温州日报》《浙江日报》、浙江文明网等媒体相继报道该村孝德建设,带来积极的社会影响。目前该村正积极筹备“中国孝文化村”的申报工作。三是成立孝星宣讲团。组织孝敬典型人物深入农村、企业、学校现身说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增强榜样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到目前,宣讲团已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0多场。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10,(10):30-31
近年来,江苏省如东县大力开展文明品牌培树工程,立足科学发展的新实践,敏锐感知、善于挖掘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和独特成效,在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领域中积极培植和推广一批新时期文明创建的新典型,以新典型树立新标杆,以新标杆激发新活力,以新活力催生新亮点,有序、有力、有效地提升了全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新质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紧跟形势,选树、培养、宣传、学习典型,先后推出陈巧云、颜展红、李彬、王文清、黄俊等一大批群众公认的“江都好人”,为扬州世界名城建设构筑了新的精神高地。“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社会风尚日渐形成。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13,(7):30-31
2012年以来,山东省胶州市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工程建设,着力从氛围营造、典型推树、创建领域、机制保障“四个体系化”入手,着力打造“尚德胶州”品牌,为建设现代化幸福宜居新区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15.
八闽快讯     
《政协天地》2009,(2):72-72
鼓楼区政协积极创新全会形式,新罗区政协全会表彰先进树典型,长汀县政协委员全会期间忙“充电”.  相似文献   

16.
陆先行 《政策》2002,(3):48-50
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神圣使命。这里,孕育着国运昌隆和民族兴旺的希望;这里,成就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理想和期待;这里,是令无数人心驰神往的知识殿堂。然而,高校不是一块“净土”,当今社会,高校不可能过离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而“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17.
“我保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倒垃圾,不搞封建迷信。树新风,做榜样,争做文明职工……”6月2日上午,郑州市各界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代表和各界职工代表共200余人齐聚绿城广场,代表全市万余名“三讲一树”活动宣传督导队员举手宣传宣誓,并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号召全市干部群众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勇当“革陋习、树新风”的实践者、宣传者和督导者,从而把该市“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即“三讲一树”活动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代人,红卫兵一代正在逐渐淡出社会舞台。当他们看到各行各业中一张张日益年轻的新面孔,应该清晰地意识到历史正在邀请新一代人入席,种种当代机遇都已离他们远去。学历、文凭、外语、电脑,这些新时代的入门券,他们一样也没有。从时代机遇角度,他们确实是最倒霉的一代:该发育时吃不饱饭、该读书时赶上“文革”、该恋爱时不懂爱情、该有钱时却下岗了,历史对他们太不公正了。他们是被剥夺得最彻底、嘲弄得最悲惨的一代,已经成为“旧制度的牺牲品,新时代的处理品”。  相似文献   

19.
王春 《时事报告》2010,(10):86-87
山东省枣庄市在典型宣传工作中积极探索,把典型宣传作为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手段,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典型引领作用,建立了典型发现、推树、学习、培养的系统工程,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时代价值的各类先进典型人物和集体,为“加快城市转型、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20.
滴血的记忆     
陈玉岭 《人民公安》2009,(12):50-51
学校被上级树为“红专教育”的典型,校长也因此升迁了。我百思不得其解,老师为什么要在这件小事上大做文章?把一个极不公正的是非标准,堂而皇之地强加给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