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发展,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意义重大。欠发达地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跨越式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2004年5月5日,胡锦涛同志在江苏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提出:要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现”,“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推进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写进了《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飞跃、新贡献、新成果,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实现新世纪战略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已经由一个政策型的理论观点,上升成为对我们党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原理,上升成为一个战略性的理论课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实现了重大转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上实现了重大丰富和发展,不仅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科学发展观有其鲜明的特性,正是这些特性使得科学发展观显示出极强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需要我们按照《建议》提出的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也是对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到的重要启示。这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确立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宏观调控、科技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我们要确立科学发展观,做好宏观调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标志着我党对发展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1844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人的全面发展"正式写进党的文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观的一个原则或根本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始终和各个方面,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其内在的本质和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按照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的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建议,其意义深远。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精神。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宣传,紧密结合青岛和党校实际,切实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在关键时期全面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宏伟纲领。《建议》的鲜明特点是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主题主线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建议》所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就是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关键发展时期”、“新的历史起点”,这是深入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市实施建设"大贵阳"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进一步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个结论,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毋庸置疑,以十六届五中全会为标志,科学发展观已经由当初一个政策型的理论观点,上升成为对我们党和国家起根本性指导作用的基本原理,是指导当代中国又快又好发展的哲学。  相似文献   

16.
一、和谐社会与司法鉴定的内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中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完整提出,并在党的十七大上得到进一步科学阐释的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则成为这一思想指导下的一项系统工程。胡锦涛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8.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八届十一次全委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统领全局、检验工作,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关键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深刻认识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对构建和谐社会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构建和谐社会,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区是社会“缩影”,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创建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随着改革的深入,大量“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