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基层民主的形式,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亮点。《宪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都对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任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2.
我国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  相似文献   

3.
新宪法对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和村委会)作了专条规定,为加强这两个组织的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充分发挥居委会和村委会的作用,对于进一步发扬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有重要意义。一、居委会和村委会的性质新宪法规定:居委会和村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所谓自治,是指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公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法律政策规定的范围内,由自己来管理国家委托的和社会的公共事务。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往往不是直接依靠  相似文献   

4.
村民委员会组织建设的背景、现状和政策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杰 《法学研究》1994,(2):11-15
中国农村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农村社会基础的变更无疑对基层政权组织体制产生了直接的冲击。在这种新的社会格局中,如何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以村民委员会作为组织实体而构筑村民自治体制,成了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一项基本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88年6月1日开始试行的《村委会组织法》是中国农村基层组织的第一部大法。村民委员会如何演化而来?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的重要意义何在?本文就此做一些历史性的回顾,并总结贯彻《村委会组织法》的基本经验,以便对村委会这一群众性自治组织有个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5.
村民委员会适格被告问题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委会的性质、村委会和村民的关系与适格被告村委会是不是诉讼的适格被告,首先要看村委会的性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该条法律将村委会定性为村民自治组织。如何理解村民自治?村民自治是否类同于民族区域自治?笔者认为,村民自治是村民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内容的自治,属于群众自治,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同。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条的规定,是“国家的一级地…  相似文献   

6.
村委会作行政诉讼被告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村委会的法律地位村委会的法律地位,涉及村委会在宪法以及法律上的法律定位、与村民会议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根据宪法第一百一十一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村民委员会在性质上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村委会与村民会议的关系方面,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八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向村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并且,村委会不是一级政府机关。根据法律规定,村委会与乡镇级政府的关系是: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  相似文献   

7.
全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基本进程汤晋苏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1987年11月24日颁布的《中华人...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该规定确定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其性质,村委会似乎不应卷入大量的民事纠纷中,但近年来,村民委员会频繁地被推上被告席,并且逐年有上升趋势。经过审理,这些案件中的大部分是以村委会败诉而告终,这不能不引起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的村民自治活动及其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执行;没有具体规定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四条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  相似文献   

10.
加强和完善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关键是要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 一、关于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的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种意见:一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二是领导与指导相结合的双重关系;三是指导关系。之所以有这样的意见,是因为对村委会的性质存在不同理解。宪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这就是说,它是由群众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建设、自我服务的组织。这就决定了它同乡镇政府的关系只能是指导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村委会的自治性质,才能从根本上发挥自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不能把“村委会主任”“称作“村长”翟桂范在我国农村,人们常把“村委会主任”叫作“村长”,笔者认为,这种叫法是错误的。我国《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1982年宪法健全并加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发展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间接民主形式的同时,宪法还确认了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这一直接民主形式。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经过整顿以后,全国从五十年代就已建立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现在已经达到69,000多个。截至今年6月为止,全国政社分开、恢复乡的建制后,共计建立了82万多个村民委员会。北京市经过去年整顿以后,居民委员会共达2680多个,  相似文献   

14.
简论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确立村委会法律地位的重要性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的颁布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广大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有效地启动了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发展和完善,并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其中,章丘县的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创造性地发挥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为我国的村民自治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是我国推行基层民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基层民主的建设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和凝聚力。为了巩固和发展民主基础,推进公民民主权利实现,我国在2010年10月修订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规范现行村民自治的组织体系。但村委会的规范化并不是村民自治以及基层民主建设的全部回答,要真正从基层民主建设巩固民主国家政权、实现公民民主权利,应当从村民自治的本质出发,推进民主对公民个体权利的价值复归。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如何体现人民的民主权利,有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可以说有两个方面,这就是:第一,人民通过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第二,在基层实行群众自治,群众的事情由群众自己作主,自己去办,也可以叫作直接民主。通过群众自治,实行直接民主的思想在建国初期已经提出来了。1954年12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就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是群众自治性的居民组织。所谓自治性的组织主要是区别于国家政权机构。居民委员会不是一级政权,不是国家政权机构。政权机构特别是政府机构,要下级服从上级,遇事要向上级请示报告。而群众性自治组织则是依法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只要不违法,各种事情都可以由当地的群众自己讨论决定,不需要经过别人批准;群众自己不愿意办的事,只要不违法,任何人都无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居民按居住地区组织起来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作为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建设实践冯辉村民委员会是中国农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眼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国12亿人口,9亿在农村。1949年到1957年,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是行政村,属政权组织;1958年到1982年,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是生产大队管理委...  相似文献   

19.
废除生产大队体制,建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自1983年建立村民委员会以来的实践证明,村民委员会代表了八亿农民的愿望,符合农村形势发展的要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是,目前这一改革还只能说是初步的,仍然存在着若干问题。要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村委会建设,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远意义,是社会主义民主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指出:“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同时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