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北京时间11月20日6时30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在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11月ZI日凌晨3时41分,飞船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这次发射的试验飞船和新型火箭,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和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这次飞行试验,飞船上没有载人。在地面准备阶段,发射中。C采用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相似文献   

2.
向阳 《瞭望》2004,(37)
北京卫星制造厂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是从事航天器制造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第一艘载人飞船,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北京卫星制造厂以管理保成功,以创新促发展,先后成功地完成了50多颗(艘)卫星和飞船的结构研制、总装测试及发射服务等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承担运载火箭、卫星、载人飞船以及战略战术导弹等航天产品的研制和发射任务的大型国有高科技企业,十分重视两个文明建设,他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持“典型引路,精神育人”,通过持之以恒、深入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了全公司干部职工的热情和创造力。自1996年10月至今,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已连续19次发射成功,在世界航天领域赢得了良好的信誉。特别是6月25日风云二号卫星发射成功,成为航天人向党的79岁生日献上的一份厚礼。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26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我国首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向地球传回了第一张月球影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成功开启了深空探测的全新领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向强国富民目标的决心与实力!嫦娥一号绕月探测任务的圆满成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的结果,是不断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培育创新型人才和创新文化的结果,也是以人为本、努力推进和谐航天建设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是国家从事各类航天器及其应用技术开发研制的主力军。组建38年来,已成功研制并发射70多颗卫星和6艘飞船。“十五”以来更是取得了19星5船连续发射成功的佳绩。其中,星船返回、一箭多星、地球同步卫星定点、载人飞船研制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我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抓紧抓好强基固本的思想教育。坚定的…  相似文献   

6.
正从上世纪90年代启动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已实现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以及第二步第一阶段——航天员出舱、飞船与空间舱交会对接。目前,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第二步第二阶段——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设。中国的空间站什么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说,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后建成的空间站总体构型是三个舱  相似文献   

7.
载人航天工程被称为“天字第一号”任务,这一工程的测控通信技术保障地面与航天器的联系,确保不让它像一只断线的风筝那样失去控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总设计师于志坚在“神舟”飞船四次飞行试验中,均圆满完成任务。在“神舟”五号飞船即将发射之前,于志坚向我们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1,(3)
北京时间 2001年 1月 10日 1时零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10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获悉我国“神舟二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后,亲笔致电祝贺:“浩田、刚川同志,欣闻‘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请向参加研制和发射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致以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希望再接再厉,夺取新的更大…  相似文献   

9.
神六征天     
《瞭望》2005,(42)
又是金秋十月,神舟飞船再次承载着中国宇航员翱翔太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首次实现了“多人多天”及有人参与太空实验的航天飞行,从而向航天工程下个战略目标——研制和发射空间实验室迈出关键一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在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领域的创造实力,也再一次验证了在高新技术领域坚持自主创新的必需性与正确性。从神一到神六,航天科技跨越式发展且带动民用科技飞速发展,更为新世纪科技创新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如何看待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10年20世纪最后10年,是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最快的10年。通过组织实施863计划、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90年代上了一个较大台阶,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缩小了我国在高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航天领域,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用长征—2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总共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使我国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在信息领域,我国业已突破第三代移动通讯的关…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30日凌晨,震耳欲聋的轰鸣再一次把戈壁大漠从睡梦中唤醒,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四号飞船,飞向太空。中华民族在实现“飞天”之梦的征途上,又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最后一级台阶 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神舟”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进入太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活动的序幕。按照中国载入航天计划,必  相似文献   

12.
<正>60多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鼓舞和激励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前赴后继、开拓进取、拼搏奉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中坚力量,始终把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作为推动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不断加强新时代航天精神的内涵与实践研究,为新时代航天军工央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航天精神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航天大国纷纷调整航天计划,争夺太空位和主导权近一年来,人类航天事业取得众多突破,成就巨大。首先就是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飞行,可谓一飞震惊全球; 其次是美国“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冲撞”彗星成功和欧美对火星和金星探测的此起彼伏;当然还有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重返太空,欧洲阿丽亚娜火箭发射表现神  相似文献   

14.
大国奔月     
谢来 《党政论坛》2014,(6):33-33
随着美苏争霸狂潮的退去,人类“登月”成了昙花一现。短暂的登月热潮也突然降温。从1976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的探月活动只有日本发射的“飞天”号月球探测器,这是第一次由美苏之外的国家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但该探测器没有从月球轨道上发回数据。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1,(10)
据有关军事专家介绍,已经研制和正在研制的太空战兵器主要有五大类: 一是反卫星武器,如:反卫星导弹、反卫星卫星、“智能卵石”等; 二是反弹道导弹武器,如:电磁炮、强激光武器、粒子武器束武器、微波武器等; 三是轨道轰炸系统,如:装载有核导弹的卫星在轨道运行,适时发射核导弹进入地球大气层,摧毁地面目标; 四是部分轨道轰炸系统,发现目标后,适时发射装载有核导弹的卫星,在卫星绕地球轨道时,将核导弹从卫星上发射,进入大气层击毁空中目标或地面目标; 五是由航天飞机、航天站和轨道间载人飞船组成的系统,这是一种可重复…  相似文献   

16.
石磊 《瞭望》2006,(44)
在第六届中国(珠海)航展,可以看到神六、空间站、嫦娥一号卫星、月球车及空间太阳望远镜“更高更远”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必然之路。实现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仅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在突破载人航天技术之后,中国航天第二  相似文献   

17.
太空角逐     
《瞭望》2005,(31)
美国东部时间7月26日10时39分,几经推迟的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它的此次太空之旅,除运送补给等任务外,还要鼓舞美国航天被“哥伦比亚”号事故所打击的士气、重建载人航天的信心。作为美国载人航天的“独门兵器”,发现号及一系列航天飞机,在太空军事应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旦太空战发生,航天飞机可作为动能武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的发射平台,对敌方陆、海、空、天等重要目标进行攻击;可以发现敌方卫星,对其跟踪、干扰、摧毁甚至“俘虏”;可以承担侦察监视与预警任务;也可以直接承担起作战指挥控制任务。迄今为止,美国已用航天飞机将锁眼12号光学成像侦察卫星、“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和“大酒瓶”电子侦察卫星等许多大型军用卫星运载升空,成为美国太空战的重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主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宇航任务的副总经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大队大队长袁家军,在神七发射升空后这样诠释此次飞行任务的意义:神舟七号航天员将首次离开飞船进行出舱活动,这是中国航天迈向宇宙空间的一个新起点,中国人将第一次真正触摸和感受到地球以外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12日,在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全体中华儿女都为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这一辉煌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相似文献   

20.
一定要把加速培养造就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作为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不久前宣布,今年10月中的一天,我国三名航天员将搭乘已完成研制生产的神舟七号飞船升入太空,其中的一名航天员,将首次迈出中国人太空行走这举世瞩目的一步。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是我国30年来科研理念、科技体制、科技实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