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为雄 《同舟共进》2010,(10):38-39
国内有关毛泽东生平与思想研究的著作、文章,述及青年毛泽东在北京大学_T作的经历时,大多说他“在北京大学旁听”过。例如,《毛泽东早期文稿》附录的《毛泽东生平大事简表》,在说明毛泽东参加了北京大学1919年1月25日成立的哲学研究会、出席了北大2月19日召开的新闻学研究会改组会并成为会员后,接着提及毛泽东“在京期间,经常去北大旁听一些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龙口市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多年旁听庭审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外地的经验,多方论证调研,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暂行办法》,逐步建立完善了人大选案、据案选人、跟踪反馈的旁听机制,切实提升了人大司法监督的水平,促进了法院审判质量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大选案"减去了被动监督的砝码从各地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选案方式看,多数是法院选好案件,人大代表参与旁听,旁听案件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准备充分的庭审现场,很  相似文献   

3.
赋予公民旁听权,并不代表公民拥有人大议事决策权,包括会议发言权。人大议事决策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法定职权,单个公民不应拥有,若赋予旁听公民发言权有悖法律。公民旁听以"听"为主,重在知情知政。从公民旁  相似文献   

4.
《浙江人大》2011,(5):46-47
公民旁听人代会和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地方人大会议制度的创新之举,目的在于推进人大议事决策的公开透明,在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拓宽公民知情知政渠道。而旁听公民在会上有没有发言权一直存有争议,有的地方人大在公民旁听办法中明确规定"公民旁听会议时无发言权",但有人认为,既然允许公民旁听,就应让他们在会上直接围绕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以便人大及其常委会及时采纳,改进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中国法院的司法公开》白皮书透露,最高人民法院正在修订《人民法院人民法庭规则》,建立健全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旁听和报道庭审的规则,依法保障公民旁听庭审权利。白皮书指出,"各地法院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参加庭审旁听与观摩,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许多法院推出公民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即可旁听庭审、网上预约旁听庭审等措施,努力为公民旁听庭审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6.
“现在,参加公民旁听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2005年12月1日,家住南川市盛丰源小区的庞泽忠向记者谈起了他参加公民旁听的体会。自从两年前重庆南川市人大常委会实行公民旁听制度以来,这位61岁的退休教师已经6次旁听了人大常委会会议,对此,他颇感自豪:“我现在是南川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次数最多的人,今后只要有公民旁听,我都要报名申请参加。”  相似文献   

7.
对于旁听公民是否拥有发言权,笔者以为,应该综合考虑,赋予旁听公民有限发言权,即在审议重要议题时,经旁听公民申请,人大常委会认为有必要听取旁听公民意见的,可以赋予旁听公民发言权。  相似文献   

8.
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简称公民旁听制度,是指人大常委会期间,无法定参与义务的公民凭有效证件,通过自愿申请、组织者邀请等方式,经批准后,参与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制度。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向社会公开。各地人大常委会就此做了不少探索,公民旁听就是人大工作向社会公开、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我国法律未对公民旁听作出明确规定,各地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按照街道推荐与公民自愿相结合的方法,在日前召开的河东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首次安排了部分公民旁听。来自中山门、大直沽、富民路、大王庄、唐家口、春华街道的6名公民旁听了这次会议全过程。会后,旁听人员畅谈了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旁听公民是否拥有发言权?目前法律尚无明确规定,各地也有争议。笔者认为,应当允许旁听公民在会上围绕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关于旁听公民的发言权问题,各地做法不一,有的地方禁止,有的地方允许,既然法律没有  相似文献   

11.
实行党员旁听 发展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江西省浮梁县开展了党员旁听乡镇党委会议试点工作。目前,这一旁听制度已在全县17个乡镇全面推行,有14000人次报名参加旁听,共召开有党员旁听的会议83个,讨论各类议题167个,参加旁听的党员498人次。党员旁听乡镇党委会议制度(简称旁听制),拓展了党员参与  相似文献   

12.
蕴洁 《天津人大》2006,(12):43-43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11月6日举行,会议审议《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天津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上两条例正是我所关心的,于是我电话申请报名旁听。每次会议安排15名公民旁听,我是第12个报名者。秘书处当即通知我是此次会议的旁听公民,并通知了旁听的时间和地点。  相似文献   

13.
法院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听,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需要时,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可进入法庭。未成年人(经法院批准的除外)、精神病人、醉酒的人和其他不宜旁听的人不得参加旁听。参加旁听的人员必须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  相似文献   

14.
审判旁听制度是审判公开制度的具体体现之一,在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中,社会群众、新闻媒体和特定群体参与旁听,不但可以加强司法监督,规范审判人员的审判行为,提高司法公正的质量,而且能够起到具体生动的普法教育的作用。为确保审判旁听制度功能的充分实现,人民法院应不断加强旁听场所建设和拓展庭审事项信息公开渠道。  相似文献   

15.
最近,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对1999年制定出台的关于旁听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委会会议的决定进行了修改,明确规定外来人员可旁听人代会。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省人大常委会修改了《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公民旁听办法》,对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申请手续、旁听公民资格、旁听会议范围、旁听公民人数及旁听公民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等都作了具体的修  相似文献   

17.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自1999年初实行公民旁听制度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实行市民旁听制度有四个特点:一是市民自愿报名,凡年满18周岁的市民均可报名参加;二是随机确定,按市民关注的议题,每次会议随机确定12名市民参加旁听;三是阅读资料,旁听市民会前到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阅读会议有关资料,准备简要发言提纲;四是适时发言,即在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和列席代表发言之后,允许旁听市民围绕议题作简要的建议性发言。参加会议旁听的市民,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不仅旁听了全部审议过程,而且分别就…  相似文献   

18.
旁听公民能否拥有发言权,尤其是能不能直接在会上发言,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笔者认为,应给予参加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旁听公民一定的发言权。同时,对旁听公民发言的时间、程序、方式作出一些制度性的规  相似文献   

19.
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是近年来部分市、县人大常委会逐步推行的一项完善会议制度的新举措。它对于进一步宣传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密切人大常委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增加人大工作的透明度,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并监督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相关法律未对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各地制定的旁听制度,在旁听对象、旁听范围、旁听的发言方式等方面的规定上都存在差异。本文仅就这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关于旁听人员的范围从各地制定的旁听制度来看,旁听人员范围主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法治进程的加快,公民旁听制度在各地人大迅速推行开来。但对旁听人员是否拥有发言权,理论上有争议,操作上存不同。旁听人员是否拥有发言权呢?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