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腐败现象呈普遍化和社会化趋向据复旦《九三中国发展报告》分析:九三年中国反腐败虽然声势浩大,并取得初步成果,但腐败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现阶段反腐败的难点在于,腐败现象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相当严重。腐败现象根深蒂固,不仅属于功能...  相似文献   

2.
关于反腐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剖析腐败现象,探讨其发展的根源,寻找消除腐败的途径成为党内外群众议论的一个热点,也是党风和廉政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点。现将理论界的有关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一、关于腐败现象的认识现在,党内腐败现象究竟情况如何?严重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认识不够一致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腐败现象到处都有,严重得“不得了”。这是由于前几年纠正不正之风和惩治腐败的斗争出现过曲折和反复;再加上不正之风腐败现象所具有的顽固性和渗透性,很容易给人以错觉,把不正之风或腐败现象当成一个“筐”,不论什么问题都随手往里装。另一…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腐败曾行伟腐败现象对我国正在推进的改革开放事业,对我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简言之,首先,腐败现象败坏社会主义的声誉,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其次,腐败现象破坏社会稳定,引发社会动荡,干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  相似文献   

4.
吴勤  张国义 《党风建设》2002,(12):13-13
说起反腐败,一般人都认为那是纪检监察机关等一些专职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其实,反对腐败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在保证自己不腐败的基础上,积极监督和揭发腐败现象,坚决同腐败分子作斗争,在全社会各层面形成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良好环境,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还能滋生蔓延、肆意横行吗?因此说,  相似文献   

5.
腐败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现象,其形式和内容都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演变。因此,正确分析和把握新形势下腐败现象演变的规律和趋势,研究和寻求新的有效对策,对于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长治县是一个全省响当当的廉政县,时任县委书记张学忠是全省惟一的一个县处级十佳优秀党员。长治县人提起这段日子,谁都感到骄傲和自豪。可是,在近几年来,由于原县委书记王虎林的腐败行为,长治县美好的名声烟消云散。从去年以来,在新任县委书记王斗林的大力支持下,长治县纪委下决心动真的、碰硬的、求实的,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源头上加大了综合治理的力度,向腐败现象发起了猛攻,腐败现象得到了遏制。这一切向人们昭示:腐败现象不是不可救药的“顽症”。以查处案件为突破口,向腐败现象发起猛攻…  相似文献   

7.
在反腐败斗争中,各级权力部门都发了不少文件,一些人就是蛮不在乎,照样我行我素;一些领导对本部门本地区的腐败现象视而不见,对群众反映充耳不闻,甚至对有些问题千方百计遮着盖着,充当腐败分子的保护伞!可是,如果腐败现象、腐败问题一旦被媒体曝光,情况就大不一...  相似文献   

8.
腐败现象是剥削阶级和私有制度的产物,与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和宗旨,水火不相容,但为什么腐败现象却能够渗透到我们党和国家的社会生活之中。腐败现象是侵入到我们党和国家健康肌体上的病毒,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其一直高度重视,但又为什么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以致前一时期的腐败现象比建国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严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9.
加大反腐败的治本力度李宝金腐败现象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时期,往往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期。在我国产生腐败的病理之木是什么?如何加大反腐败治本力度?本文拟对这些问题做初步探讨。分析腐败...  相似文献   

10.
过去的几年,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逐年增大,大浪淘沙,一些腐败分子纷纷落马;同时,一些引人关注、令人深思的腐败现象也浮出水面。这些现象在过去几年中都有一个高发期,极具典型性和普遍性。它们的出现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造成极大危害。在此,我们对这些腐败现象再次集束点击,正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希望它们永远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11.
腐败现象辨析徐晓萍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对遏制腐败现象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必须看到,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仍很严峻,在有些方面,腐败现象还在滋生蔓延。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指出的:“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同时存在着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双重表现形式和双重影响,这就使得腐败现象既具有传统社会下的表现形式,也具有现代社会下的表现形式,既具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表现形式,也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表现形式。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目前正处于腐败现象的高发时期。  相似文献   

13.
腐败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腐败现象古今中外都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的党和政府一直都很重视和坚持开展反腐败斗争,并不断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毋庸置疑,腐败现象仍然  相似文献   

14.
谈谈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防治梁勤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吃喝之风等腐败现象,“为什么现在泛滥起来了?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这段话点题明确,寓意深刻,令人深思。一、腐败现象滋生与蔓延的原因及危害腐败现象滋生与蔓延的主要原因,归纳...  相似文献   

15.
反对腐败,事关党心、民心,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只有坚决铲除腐败,才能巩固和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促进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才能使社会的稳定获得坚实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而要彻底铲除腐败,必须深入研究腐败现象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坚持标本兼治,既要狠抓治标,又要加大治本的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一、产生腐败现象的社会历史根源 消极腐败现象一直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陈旭 《党风建设》2002,(4):16-16
我们常说,腐败分子是极少数,但腐败现象却普遍存在。这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久而久之,会腐蚀人们的灵魂,毒害。人们的思想,形成对腐败现象见怪不怪、麻木不仁,甚至竞相仿效、追逐的氛围。如果由此而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那将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对农村腐败现象状况作了调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排除了那种农村基层干部没一个是干净的、都有腐败象的极端片面和错误的认识,认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好的和比较好的,都是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二是农村基层干部中确实存在有腐败现象,这种腐败现象,已经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对此,我们决不可有丝毫的忽视,必须  相似文献   

18.
对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思考□李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不仅危及到企业、职工的根本利益,而且牵涉到国民经济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依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9.
跨世纪的反腐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时期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特点1.从腐败的范围与领域看,呈现出广而深的发展趋势。腐败现象纵向上在深入,表现为单一腐败向多样腐败、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发展;横向上在扩散,向各个部门、行业和社会各个领域辐射,集中表现为三大领域,即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生活领域。其中经济领域的腐败现象尤为突出,是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之首。1996年以后,党内违纪犯案件中,贪污、挪用公款等经济类案件大体占各类案件的45%左右。与此同时,腐败现象侵蚀到政治领域,出现某些政治性腐败案件。2.从腐败现象的职级上层次上讲,呈现出由…  相似文献   

20.
《党建》1994,(10)
辩证分析腐败现象的特点池春亮,陈文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腐败现象同任何社会现象一样,有其固有的特点。全面分析、辩证地认识这些特点,才能使我们透过现象认清本质,寻找腐败现象的发展轨迹,掌握反腐斗争的基本规律。1.既看阶段性又看长期性,首先要看到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