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心理测量法对高中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心理影响机制进行初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影响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的主要学习策略是元认知策略,主要非智力因素是内源性动机和学习控制性观念。2.学习策略、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三个变量对学业不良生的学业成就分别产生显著的直接效应,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原有知识、非智力因素、学习策略。3.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和智力因素分别通过学习策略对学业不良生学业成就产生明显的间接效应;非智力因素还通过原有知识对学业成就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情绪作为一种与教学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高职院校389名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和学业成就的相关关系,获得以下研究成果:(1)高职学生学业情绪的总体特征中,放松、自豪和羞愧三个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兴趣、焦虑、放松维度上有显著差异;(2)大二学生的学业情绪中,不同的维度与学业成就中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感恩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用学业复原力问卷、感恩问卷、学业成就问卷调查了535名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0.92岁,SD=1.37)。结果表明:(1)感恩、学业复原力与大学生的学业成就显著正相关,感恩与学业复原力显著正相关;(2)感恩显著影响大学生学业复原力;(3)学业复原力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就;(4)学业复原力在感恩与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因此,感恩通过学业复原力影响大学生学业成就。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不同性别、年级、专业间高职生学业成就状况。方法:采用修订的《绩效评价量表》对189名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生的任务绩效、人际促进、总绩效显著高于男生,工作奉献男女生差别不显著。大一生学业成就各项得分均高于大二、大三生,大二、大三生间差别不显著。理工科生除人际促进外,学业成就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文科生。结论: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男生、大二大三生、文科生的学业成就不及女生、大一生、理工科生,应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资本的研究中,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与迪马乔的"文化流动理论"存在概念预设和操作化上的根本分歧,导致了二者理论对话的困难。本研究试图在概念框架和操作化上结合两派理论,并通过个案研究展现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来自东部某重点高校对本科生的大样本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在文化资本持有量上呈现断层式差异;具体化、客观化、制度化三类文化资本中,具体化文化资本是学生学业成就的最佳预测变量,其效应甚至超越了学业努力程度对学业成就的效应;具体化文化资本是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中国精英高校的学业竞争呈现出阶层优势再生产的局面。本研究的启示在于,具体化文化资本应得到国内教育社会学界的重视。此外,西方国家用高雅文化参与来操作化文化资本的方法在中国社会可能不具有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一些学业不良的学生。他们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如果针对学生的心理障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就能改善其学业的不良。  相似文献   

7.
“高职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生事物。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生逐渐成为高校学生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有其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其中,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在高职学生中存在比较突出的厌学问题。高职生厌学主要表现为,由于焦虑、孤独、抑郁、自卑、前途茫然、人际关系不良等因素干扰正常学习和生活,导致注意力涣散,对学习产生厌倦冷漠的情绪。这不仅影响到高职生正常学业的顺利完成,而且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子女学业不良家庭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庆玲 《工会论坛》2010,16(1):34-35
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开始进入城市生活学习。在入学得到基本解决的情况下,学业不良问题逐渐浮现出来。而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最为广泛和深刻。本文面向农民工群体,从家长职业类别、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家长期望值、评价方式、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农民工子女学业不良的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一名学业不良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了研究。借助调查、访谈、观察的方法,分析讨论了该儿童同伴接纳水平、同伴关系类型以及同伴关系特点三方面内容。结果表明:该学业不良儿童同伴接纳水平比较低,只得到很少的正面提名和反面提名属于被忽视儿童。倾向于交往同性和性格开朗的同伴,与邻桌的同伴以及那些学习成绩也不大好的学生交往更为密切。同时,该学业不良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受同伴影响较小,对同伴的依恋也较弱。  相似文献   

10.
良好性格不仅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也会对人的智力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性格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一、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性格特征: 笔者对一千多名大、中学生的心理测验结果表明:不良性格特征与其心理问题得分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中,普遍存在如下性格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村中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厌学情绪蔓延,己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业发展。学生厌学跟学生自身、家庭、社会及当前的教育体制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家庭方面存在家长重视不当、不良的家庭环境等问题;当前的教育体制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升学压力、过重的学业负担、学生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脱节、不良的师表形象、社会风气的影响及学生自身还存在大量的原因。因此.正确分析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深层原因,开出排除学生心理厌学的药方。矫治学生的厌学心理已势在珏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学生经济境遇与学业成就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的《大学生经济境遇调查问卷》,运用SPSS10.0进行oneway ANOVA(单独立样本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统计分析和Spearman相关检验的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学业成就与生活学习费用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214(p〈.05),并且因生活学习费用水平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F=2.318显著,p=0.039〈.05);学业成就与家庭经济状况自我认知相关不显著,相关系数为-.141(p〉.05),学业成就在家庭经济状况自我认知上的差异检验不显著,(F=1.047不显著,p=0.375〉.05)。结论:生活学习费用越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反而越差,但生活学习费用不同水平对学业成就影响的详细信息需要后续研究作更深入的探讨;学业成就不因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自我认知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优势积累理论视角出发,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年基线和2014-2015年追踪数据和增长曲线模型,考察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学生的学业成就随时间推移是否存在累积效应及其具体过程机制。研究发现,家庭背景、文化资本、居住方式和户籍类型等因素对学业成就随时间推移有显著的累积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教育获得过程中的这些因素对学业成就的负向累积效应要比正向累积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职业适应的归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价值观对职业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职业价值观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对职业适应性产生显著增益作用,直接影响职业适应性的路径主要有三条:职业兴趣、能力发挥和成就声望.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要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根源着手,加强专业兴趣的培养与引导,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探究个体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机制对于破解“普教热、职教冷”的困境,推动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规划具有重要的政策意涵。基于对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2010—2020)的分析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表现和学业投入均对个体初中毕业后的教育选择有显著影响,但在不同的教育选择中,两者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分流中,以学业表现和学业投入为代表的能力逻辑是最主要的选择机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居于次要地位;而在中等职业教育与退出教育系统的选择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要大于学业表现的影响,学业表现并不是选择中职或退出教育系统的首要因素。故此,如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公安院校学生MMPI心理适应量表测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MMPI的5个心理适应量表测查公安院校学生(男292,女56)的结果显示,公安院校学生的心理适应性有以下特点:1.男女生普遍认同自己的职业选择,工作适应障碍(Wa)体验较少;男生普遍性适应不良(Gm)和内在性适应不良(In)的感受显著低于普通人。2.至少有1/3的学生反映体验到心理适应不良的痛苦或曾经有过适应不良的经历。3.男女生都突出存在的障碍类型是:社交适应不良(SOC)和大学适应不良(tM)。4.Wa和SOC量表分别对在学业或品行作风方面已存在适应不良的学生有较好的检出能力,因此可考虑作为预测研究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学生因为学习困难而被迫退学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不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失去了目标和动力、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沉迷网络游戏等,建议学校对新生进行生活、学业指导,完善专业选择制度和学业预警机制,便于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业状况并逐步改进和调整.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实施学业导师制的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导师制是教书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学业导师制对高职院校学生成才的重要意义,它的实施应立足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学业导师要逐步应用现代化的沟通方式,缩小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成立专门的学业导师管理机构,有效监督和指导学业导师制的实施;建章立制,明确学业导师的工作职责,实施"一岗双责";逐步推行学业导师资格准入制,建立能上能下的"学业导师人才信息库";完善学业导师考核评价机制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学习心理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影响到其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的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它由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因素构成.本文主要讨论非智力方面的学习心理品质.中学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期,是个性、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学生此时的非智力品质如自我概念、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的意志品质等,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中起着更为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如何科学地应用归因的有关理论去调适和塑造中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意志作为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的学业和事业成败及生活幸福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青少年完成学业、成就事业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应当学会运用意志心理学的有关规律,采用实践教育法、挫折教育法、榜样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有效方法来正确指导和培养锻炼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