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希坡 《法学杂志》2005,26(1):123-126
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于1949年2月22日发布的《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和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以下简称“中央二·二二指示”或“中央指示”),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标志之一,也是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早已作为定论而载入革命史册。可是近年来却有人对此指示提出种种质疑。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的《产权与法》(纪坡民写的一本论文集,以下简称“纪书”),奇谈怪论颇多,其中一个观点认为:废除伪法统,并未明确是指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本文以党中央的相关文献为依据,阐明废除包括国民党的《六法…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的律师制度是在废除旧律师制度,随着人民司法制度建立和发展而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废除旧律师制度新中国律师制度的建立是在废除旧律师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旧律师制度的废除是废除国民党政权的“六法全书”和司法制度的一部分。1949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指示》和同年4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发布的《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及一切反动的法律的训令》,宣布废除国民党的以六法全书为代表的法律制度,废除国民党政府的反人民的司法制度。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并公布施行。社会各界人士普遍认为,新的《土地管理法》从三个方面体现了“用最严厉的措施保护耕地”的原则:一是从体制上加强了国家和省级政府管理土地的权力和职能,将耕地审批权收到国务院和省级政府。二是建立健全了  相似文献   

4.
洛克在他著名的《政府论》中论述:“政府所有的一切权力,既然只是为社会谋幸福,就不应该是专断的和凭一时高兴的,而是应根据既定和公布的法律来行使。”这段话可概括为一条基本的法治原则,——“无法定依据即无权力”。  相似文献   

5.
废除死刑的主张相较于保留死刑的观点,要充分得多:首先、死刑在本质上是一种肉刑,也是一种酷刑。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刑罚的指向已经从过去(对已然犯罪的惩罚)转向未来(对未然犯罪的预防),死刑与这个趋势恰恰背道而驰;其次、按照“社会契约论”对政府和公共权力运作的理解,每个人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利让渡出来,组成政府,目的是用这种公共权力来保障剩余下来的个人权利和自由。鉴于我们不可能让渡自己的生命,政府当然就没有权利对公民适用死刑。死刑的实质是给有限政府赋予无限权力,并将政府的价值观下降到刑事被告人的水平上;第三、由于人类认…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法通则》第50条规定政府是机关法人,第101条规定法人享有名誉权,政府作为机关法人依现行法律应当是具有名誉权的.但是政府名誉权的存在是否合理,能否废除,仍然值得讨论.在民事领域,政府作为平等主体其名誉权应该保留;但在公法领域,政府由于其特殊性,其名誉权应该废除.  相似文献   

7.
对于《美国联邦宪法第九修正案》的含义有“限制权力派”和“未列举权利派”的争议,双方各自从历史、语境和文本论证自己观点的正当性。前者更接近制宪者的“原意”,后者则体现了对第九修正案的当前理解。在宪法实践中,二元联邦制终结前,大法官们把《第九修正案》理解为限制联邦权力的解释规则;二元联邦制终结后至今,随着联邦权力的扩张而逐渐将其理解为保护个人未列举权利规范依据。这一变化是大法官们立足于现实,以实用主义的态度运用司法技术回应时代转型和社会需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结构及深化刑事司法体制改革,我们撰写了《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一文。拙文发表之后,受到学界和司法实际部门的关注,并引发了人们对刑事诉讼法学一些基础理论问题的反思。《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发表了读者王天国先生的来信(以下称王文),认为拙文第四部分“把侦、检职能应从政府行政职能中脱离出来的提法,与该文基本上借鉴三权分立模式的研究观点有些不协调,甚至矛盾”,并以标题的形式提出“侦检权不属于司法权”。笔者应该首先真诚感谢王先生及所有关注这一课题的同仁们。严肃的学术批评,是法学理…  相似文献   

9.
<正> 王欣新同志在《收容审查制度应予废除》(以下简称“王文”)一文中对我们的《收容审查的若干问题研究》(发表在《中国法学》1992年第2期)一文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在此,笔者深表感谢。但对“王文”中的一些主要观点,我们谈些不同的看法。一、关于收容审查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国家发展史表明,任何国家都有两种职能。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政府的监督劳动和全面干涉包括两方面:既包括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殊职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32页)这里的“公共事务”,也就是国家管理职能范围内的事务。“同人民大众相对立的特殊职能”,是指对人民大众实行镇压的职能。既然国家有两种职能,那是不是象有的人所说的那样需要修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定义呢?是不是象有的文章所说国家是  相似文献   

11.
《刑法》第384条规定的挪用公款罪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而《刑法》第272条第1款规定的挪用资金罪是:“……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即挪用资金罪的客观要件比挪用公款罪增加了“借贷给他人”的规定。如何理解“借贷给他人”中“他人”之含义,目前存在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他人”仅限于挪用者本人以外的其他个人,而不包括单位(或法人)。为私利以个人名义将挪用的单位资金交给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机关、  相似文献   

12.
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不单纯是一部法律的执行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改革现行行政管理体制,转变行政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实现行政管理理念、机制、方式的转变。第一,转变行政管理理念。要摆正政府与社会的位置,牢固树立“有限政府”的理念,将政府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情还权于社会,努力促进“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最终形式;要摆正公权与私权的位置,牢固树立“责任政府”的理念,明确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通过法定程序“托管”的,各级政府都必须构建成“服务政府”、“诚信政府”、“透明政府”;要摆正效率与公平的位置,牢固树立“公…  相似文献   

13.
《政府法制》2013,(18):11-11
新华网2013年5月17日刊登武雪梅文章:首先破解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政府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当前社会转型期中,善治政府的科学定位是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因此此次“简政放权”,把不该管的微观事项坚决放给市场、交给社会,科学地把该放的权力放掉、该管的事务管好,才是社会转型中发展这道难题的应有之义和有效答案。  相似文献   

14.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行政的基本方式就是审批。从某种意义上讲,计划经济就是审批经济,管理就是审批。改革开放以后,通过政府机构改革,政府的职能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由于新旧体制尚处在转换过程中,旧体制的运作方式仍然存在,而新体制的运作方式尚未完全确立,于是在政府运作过程中新旧体制同时发挥作用,有时还发生新旧体制的弊端同时凸现的情况。现在有的政府部门为了小团体利益竞相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搞行业垄断、借审批搞收费等,造成“部门职能化,职能权力化,权力利益化,利益法规化”的现象,这是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出…  相似文献   

15.
当了三年台湾文化局长的著名文人龙应台,在卸任后以文化人的独特眼光谈到对权力的看法,写了一篇题为《当权力在手》的妙文,其中颇多鞭辟入里之论,她说:“‘吏’治的清明与否,其实是国家祸福的指针。”关系到“社会做不做得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恶法”要废除,“良法”要建立,吏治更要整肃。否则,“这样张牙舞爪的权力,使我不安”。(《南方周末》6月19日)她真不愧名为文坛“龙旋风”,以她的慧眼和亲身体验,一下子就抓住了权力的本质特征,并形象准确地命名为“张牙舞爪的权力”。的确,权力最容易“张…  相似文献   

16.
看了1999年第1期《法学研究》陈卫东、郝银钟《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一文,觉得作者在该文第四部分中把侦、检职能应从政府行政职能中脱离出来的提法,与该文基本上借鉴"三权分立"模式的研究观点有些不协调,甚至矛盾。  相似文献   

17.
政府权威是行政法领域的概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政府”,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在我国,政府即是指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谓“权威”,有两种含义,一是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二是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政府权威包括权力权威即政府拥有的权力和非权力性权威,亦即政府的威望。而在行政法中“政府权威”最好的诠释应该从行政的定义入手。对于行政法的定义,主要的、较有影响的流派有3个,即管理论、控权论和平衡论。 管理论在早期特别是在大陆法系国家和前苏联、东欧国…  相似文献   

18.
董小麟在《南方日报》撰文说,深化改革创新,调整利益格局,必须着力于以下方面:一是调整政府与社会管理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释放更多传统上的政府管理的职能,把它们交给社会管理,要培育和强化纵向的行业组织和横向的社区组织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2005年10月27日修订的《公司法》在公司担保问题上确立了一套新的规则,废除了旧《公司法》第60条第3款的规定,以第16条为核心对公司担保决策的授权、公司为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提供关联担保的特别决议机制以及上市公司对外重大担保事项的审议机制等问题作了明确的规范。〔1〕理论界和实务界围绕违反新《公司法》第16条所订公司担保合同的效力形成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分权理论对政治国家的意义——洛克《政府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克和他的《政府论》〔1〕是西方政治史上一个非常醒目的现象,一般的观点认为,西方民主法治国家目前政治结构的“权力分立”基础就是在《政府论》中得以首次建立,其历史意义与理论价值由此可见一斑。虽然,目前对洛克及其《政府论》的研究已趋深入,早已脱离了原来“阶级分析”的一般思路,并出现了对其“自由主义”地位与政治思想史地位进行否定的“修正派”学说,但笔者认为,即使考虑到其“一本党派著作”〔2〕的性质,洛克思想的价值还是历史性的,而《政府论》(尤其是其下篇)的意义也是宏大的和不能否定的。在通读并对其中重要的章节进行了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