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新形势下,公证机构要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加强公证队伍建设作为公证工作发展的核心。公证机构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公证队伍建设工作,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公证队伍的领导班子建设、政治思想建设、业务素质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建立严格的人员准入机制和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这关系到公证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关系到公证工作的公信力,关系到公证行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段伟  曹文正 《中国司法》2010,(11):53-55
审查是公证的必经程序,适用于所有的公证事项,亦是公证活动的灵魂所在。所谓公证审查就是指公证员从当事人提出公证申请到制作公证书前所进行的审查核实工作。审查、核实亦是公证员工作的核心。核实作为公证审查的重要方式,可以减少虚假证明材料被采信,提高公证机构的公信力,实现公证机构“预防纠纷”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3.
丁露 《中国司法》2014,(2):47-49
正公信力是公证的根基和生命,是公证工作的本质要求,是维系公证事业健康持久发展的牢固基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证全行业必须深刻认识公证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公信力建设对于公证工作的重要性,牢牢把握公证公信力建设的重大契机,积极推进公证公信力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始终维护和不断增强公证公信力,进一步深化公证公信力建设,推动公证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证实践的不断推进,标准化甚至流程化的办证程序似乎已经成为主流。然而,标准化的公证程序在推动公证工作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尤其是流程化的思维模式使得公证实务陷入僵化。本文认为,有必要引入个案考虑的思维和方法,更好地发挥公证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公证服务的个性化,以回应公证实践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5.
丁露 《中国公证》2014,(4):25-28
正公信力是公证的根基和生命,是公证工作的本质要求,是维系公证事业健康持久发展的牢固基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证全行业必须深刻认识公证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公信力建设对于公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牢把握公证公信力建设的重大契机,积极推进公证公信力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始终维护和不断增强公证公信力,进一步深化公证公信力建设,推动公证事业科学发展。司法部、中国公证协会历来重视公证公信力建设工作。2002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司法部关于深化公证  相似文献   

6.
正"群众信任我们、选择我们、对我们的工作感到满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渝北公证处公证员倪妮笑着说道。前段时间,通过市长公开信箱转来一封对倪妮的表扬信,对她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和服务意识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市公证协会年度培训会上,受到表扬的倪妮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自去年以来,我市公证行业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准则与要求,以维护和增强公证公信力为核心,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扎实开展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创新了服务举措,改进了服务方式,提升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公证体制基本性质以及相关问题的再思考(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伟 《中国司法》2003,(12):44-45
2000年7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了《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方案明确要求:现有行政体制的公证处要尽快改为事业体制,成为执行国家公证职能、自主开展业务、独立承担责任、按市场规律和自律机制运行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的事业法人;积极探索公证组织的新形式并做好试点工作;改革公证员考试制度(后司法部决定公证员从通过司法考试资格人员中遴选》;鼓励高素质人才进入公证队伍,完善监督与惩戒制度;改革和优化公证工作方式、方法。通过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公证立法实践平台,为公证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创造符合中国国情的实践基础。该方案出台,成为《公证法》立法前的阶段性法律  相似文献   

8.
张霞  陈勇 《中国司法》2007,(12):53-55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正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已成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行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2003年以来,安徽省司法厅开启了公证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几年来,在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积极推动下,经过各公证处和全体公证人员的不懈努力,全省公证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司法行政专网和公证机构应用信息系统已经相继建成或正在加紧建设之中,有力地改善了公证管理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对全省公证工作实现良性循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和保障作…  相似文献   

9.
公证法律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证的法律效力,是指公证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它的运行所能达到的效果和约束力。公证的法律效力是公证理论和公证实践的一个主要的基本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公证制度的核心问题。因为公证的法律效力直接关系到公证的职能和作用的发展;对公证效力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公证的职能和作用的认识。一、公证法律效力的来源我国公证的法律效力来源于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政府规章及人们的约定。1、法律。我国一些法律对公证的法律效力作了规定。《公证法》对公证的法律效力作了规定,体现在第三十六条关于公证证明力的规定上。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  相似文献   

10.
2006年3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公证工作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正式实施,我国公证事业迎来新的历史发展契机。依法推进公证工作,实现公证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维护和增强公证公信力这一工作核心,这是由公证制度的本质属性、公证工作担负的历史使命和  相似文献   

11.
一、建立公证联络员制度的根据公证联络员是我国公证工作上的独创,它既符合科学理论,又符合实际需要,因此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我们深信,在不远的将来,公证联络员会成为公证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第一,建立公证联络员制度,是公证工作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体现。新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公证工作是一项新的事业,坚持公证人员和群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公证工作就能顺利开展;相反,公证工作脱离群众,  相似文献   

12.
全面提高公证工作水平,维护和增强公证公信力,切实提升公证服务能力已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公证工作的破题之举。黑龙江省的一些做法和打算是:  相似文献   

13.
李成 《法制与社会》2012,(33):38-39
中国公证制度已经恢复三十年了,但是至今尚未建立起自己的证据规则制度。笔者从事公证工作这的这几年接触了大量公证案例,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证据是公证制度的核心,是实现公证职能的保障,公证行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建立公证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国公证机构体制各地实践不一。公证机构应该选择行政、事业、合作抑或其他法律形式,成为今后公证改革基础性和必须要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靓 《中国公证》2009,(3):20-21
<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实施后.公证行业监督工作成为协会一项新的重要工作内容.这项工作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广大公证员的权益,关系到公证公信力的维护和增强,是法律赋予公证协会依法监督公证机构执业行为,保障社会公共权益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公证》2013,(9):10-11
2013年8月13日,赵大程副部长在《中国公协》简报第19期——《严把公证质量关,增强公证公信力》上批示:“严把公证质量关是公证工作的关键.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公证协会要持续了解各地情况,该表扬则表扬,该批评要批评,不能让错证、假证有生存空间。”赵副部长的批示强调了公证质量在公证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严管公证质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公证工作改革的深入,公证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公证机构与主管司法行政机关存在的"不正常"联系仍然难以割断,改制后的公证处"换汤不换药",独立法人地位得不到有效维护,相互间的不正当竞争愈演愈烈的问题也突现出来,导致一部分人将产生问题的原因简单地归咎到公证机构体制改革以后形成的以事业体制为主、多种体制并存,以及公证机构由四级司法行政机关主管的格局上来,从而认为公证机构只能有一种体制,每个公证业务辖区只设一个公证处,并由县级设立和主管,这样就能维护公证处的独立法人地位,遏制住不正当竞争.因而提出在制定<公证法>时应明确规定:"公证机构在县(县级市)、市辖区设立,在不具备条件设立公证机构的县(县级市)、市辖区,可以在设区的市级地方设立."这实际上是在公证机构设置的问题上,对原有的<公证暂行条例>作了基本肯定,对国务院批准的<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及司法部关于设立省市级公证处的有关规定作了基本否定.公证机构到底该怎样设置,成为公证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也成为公证立法应慎重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公证机构的设置应符合公证制度本质属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证法》引进了"核实"的概念,从而取代了该法颁布前《公证暂行条例》规定的"调查权"和公证实务中运用已久的公证程序之"调查"活动。毋庸置疑,核实的确立拉开了以着重"程序"和"证据"为主的公证工作和公证员办证方式等重大变革的帷幕,  相似文献   

19.
雷达 《中国公证》2013,(10):32-34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公证业务蓬勃发展。可诚如以上同仁所说,公证的核心业务依旧是房产、继承、证据保全等传统业务.新型公证业务发展缓慢。不少公证员宁可不办证、少办证。办证方式陈旧。业务种类单一。也不愿意改进办证方式、拓展新的公证业务。为什么公证体制改革这么多年了。可公证业务创新动力依旧不足呢?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往往在市场发展初期没有创新,因为那时候市场需求单一、也没激励机制,大家都吃大锅饭。做多做少一个样.所以基本没有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20.
赵文兵 《中国公证》2010,(10):29-30
从理论层面来看.公证分配机制是公证制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容.它涉及到对公证机构性质的探究把握、公证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公证制度的有效构建等,建立科学合理的公证分配机制任重而道远。从管理层面来看.公证分配机制已成为公证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中国公证协会将完善公证工作业绩考核办法,建立以公证质量、行业信誉为导向的内部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