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7年7月1日起,我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痛失百余年的“东方之珠”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的被迫割让,是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历史的开始;香港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今天,我们站在这个历史的交接点上,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学习“一国两制”理论、迎接香港回归研讨会,以表达我们对香港回归的企盼和喜悦之情,表达我们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振兴中华民族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念。我们要以迎接香港回归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学习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理论,进一步激发…  相似文献   

2.
7月1日,是一个划时代的光辉日子。76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今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标志着香港的新生和英国对香港侵占历史的结束。这是中国统一大业的丰碑,是彪炳中国青史的壮举。全世界的炎黄子孙,为洗雪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而扬眉吐气,为香港回归祖国而聚首相庆,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而欢欣鼓舞。中国自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此后西方及东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瓜分中国,在中国划…  相似文献   

3.
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政治的一件大事。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香港回归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邓小平的名字和香港回归中国这件大事一起,永载史册。适时正确的决策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美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强迫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租约》,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00多个岛屿(后…  相似文献   

4.
蒋介石与英国密谈香港主权归还未果内幕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1842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一岛”给英国。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又强割九龙“归英属香港界内”。1898年,英国又逼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位于深...  相似文献   

5.
“香港,回家了!”难忘的 1997年7月1日,是 炎黄子孙扬眉吐气的日 子。这一天,全世界800多位嘉宾和8000多名记者云集香港,全世界亿万双眼睛注视着中国的五星红旗取代了“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米字蓝旗。香港是本世纪以来英国撤出的第67个地方。香港回归这个事件本身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国界,它不仅是对当代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的一大贡献,也是留给后人的一部世纪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6.
再珲一年时间,当历史的车轮前进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 19世纪中叶,大英帝国用坚船利炮威逼满清政府割让、租借了香港岛、九龙和新界,并把当时的整个香港地区辟为自由港,作为其向中国输入鸦片和工业品的基地。从此香港开始了遭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屈辱历  相似文献   

7.
租借“新界”19世纪末西方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狂潮。英国利用这一时机,强行租借了今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及其附近岛屿,即后来所谓的“新界”。至此,英国完成了对整个香港地区的侵占。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清军节节败退;港英当局认为有机可趁,正式提出了展拓界址的主张。1894年11月9日,香港总督威廉·罗便臣以香港“防务安全”为由,向殖民部建议将香港界址拓到大鹏湾、深湾一线,并将隐石岛、横澜、南丫岛和所有距香港三英里以内的海岛割让给英国。他还着重指出:“应当在中国从失败中恢复过来之前,向它…  相似文献   

8.
香港经济繁荣的原因和条件胡松香港历来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随着鸦片战争一声炮响,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把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随后,九龙和新界也被“租借”给了英国。从此,英国在香港实行了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现在,香港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  相似文献   

9.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归祖国,蒙受百年屈辱的中华民族将以无比自豪的心情,迎接这个光荣的时刻。在一百五十年前的鸦片战争中,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在英殖民主义者的坚船利炮面前,屈辱他签订了《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随后,西方列强纷至沓来,瓜分我们的国土,欺辱我们的人民,致使我们的祖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中。被清皇帝蔑视的西洋小国何以打败了泱泱中毕大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韩非子曾言:“存亡有虚实,不在于众寡”,对此疑问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存亡胜败不在于人的多寡,地域的广反,而在于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0.
正香港回归已17年,但至今仍有少数港人抗拒回到祖国怀抱。这些人声称英国殖民统治香港期间,曾给予港人众多民主权利,因此对殖民统治感恩图报。然而从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若非中英谈判香港回归,港英政府从未想过给予港人民主选举。就算其后引入民主改革,英国也是一再反复,另有盘算。曾以殖民地模式统治百年自清朝政府在19世纪中后期将香港领土分别割让及租借给英国,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对香港的管治仍是沿用最典型的殖民地模式,受英国皇室委任的香港总督手握所有权力,只需接受行政和立法两局咨询。但就算两局提出建议,对港督也不构成任何法律制约,他完全可以自行其是,无需理会旁人的反对。在此前提下,直至1982年之前,港英政府都没有实  相似文献   

11.
论“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侯远长进入1997年,香港回归指日可待,国人瞩目,世界关注。香港问题是中英两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圆满地解决香港回归问题,将最终完成前人“未竞之业、未圆之梦”。香港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世纪中后期,英国强迫清政...  相似文献   

12.
香港回归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张正明香港的回归,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高兴的事情,同时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香港被侵占,是旧中国被列强侵略的历史见证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香港岛先被英政府强行割让。1860...  相似文献   

13.
九个角度看香港■杨帆地理角度看香港弹丸之地的香港之所以在150年前被英国殖民主义者看中,首先是由于它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当时闭关锁国的中华大帝国看来,香港不过是一块小小的不毛之地;而从“日不落国”的大英帝国看来,在远东占有这样一块殖民地,则是其全球发...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7,(7):40-40
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的日子,与香港隔海相望的台湾各大媒体纷纷推出“香港回归10年”等系列报道,以自己的角度审视香港10年来的变化。描述香港回归后各个层面的变化。虽然有媒体对香港回归后的“民主问题”说三道四,陈水扁6月28日甚至在其“阿扁总统电子报”上声称,“10年来香港像是被关在鸟笼中的小鸟,只是这个鸟笼愈来愈小”,但更多的媒体看到的是,  相似文献   

15.
“九七”香港回归,在中国现代史乃至世界近现代史上都是重大的政治事件,回归后的香港社会将有许多的“变”与“不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九七”回归, 香港社会的“变” 随着“九七”香港主权回归,意味着英国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时代的结束,中国朝统一大业又迈进一大步,香港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的一页。 “九七”回归,香港社会将发生一系列同主权回归密切相关的“变”。  相似文献   

16.
九月二十七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香港发表谈话说:上个世纪英国同中国签订涉及香港地区的三项条约是“有效”的;她认为那些条约不应推翻,而由双方加以“改变”。她说,英国对香港负有“道义责任”。香港爱国学生为此举行示威和发表声明,反对撒切尔夫人坚持十九世纪大英帝国强加於中国的那些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的言论。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香港     
香港问题的由来 香港地区是中国领土,过去隶属广东省新安县(后为宝安县,今为深圳市)管辖。香港地区历史悠久,但“香港”之名据考证最早见于明朝万历年间郭棐所注《粤大记》一书,一般认为仅指其所在岛上的一小海港及附近的一个小村庄。 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又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岛给英国;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英国又于1898年与中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的200多个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广东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具有毗邻港澳、面向海外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缘、人缘优势。“香港因素”在广东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由原来的英国管治地变为中国整体经济的一部分,香港回归对广东经济和粤港经贸关系的发展既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面对香港回归这一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广东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及时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将是九七后广东经济迈向新台阶,进一步拓展粤港经贸关系的重要课题。一粤港经贸关系是香港与内地经贸合…  相似文献   

19.
九七香港回归祖国,创造了鄂港合作的新条件,提供了鄂港合作的新机遇。加强鄂港合作,对于湖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对于香港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都将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湖北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推动鄂港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一、香港回归为甲港台作创遍了技条件(一)香港回归,消除了鄂港合作的外交阻碍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英国殖民管治之下,香港与内地的联系,不少要通过外交途径才能建立,这给双方合作带来诸多不便。香港回归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双方的联系和关系,只需要按“一国两制”原则和(基…  相似文献   

20.
回归周年看香港唐书读者看到本期杂志时,引人关注的香港回归仪式已经过去一年了。香港回归中国前,国际上一些人对香港前途有各种各样的预测,“港人大量移民”、“资金外逃”、“沉沦的土地”、“死港”、“大限”等词语都曾被用来描述香港回归后的前景,甚至有人说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