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东社区锦苑物业三站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和谐锦苑、人居典范”为愿景目标,牢固树立“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努力建设共建共兴“家文化”,用“家文化”管队伍、聚人心、塑精神、促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家”塑人,用“情”带人的管理创新之路,营造了“小平台,大家庭”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
玄学是魏晋时期道家的老庄思想揉合儒家经又而形成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潮。对于玄学的产生,论者往往使用“对环境的反应”思路,着重于对社会背景的分析。然而,社会环境不是玄学产生的唯一原因,玄学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内在理路”:儒家自身的理论缺陷,两汉经学的繁琐化和神秘化,儒家名教的虚伪化等等,都是玄学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古中国和古罗马“家”有共同之处,都是位于公权力的末梢。古中国家父权成为发挥“家”的政治职能的工具;古罗马家父权是家庭王国的主权。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农耕文明产生了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家作为一个“国中之国”,随着专制主义色彩的浓化而不断加强。在古罗马,随着对外疆域的扩张,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家从家庭的藩篱中解脱出来而取得独立的法律人格,家的政治组织、家族本位色彩日益消褪,并逐渐向维持家庭成员物质和感情生活的价值取向过度。  相似文献   

4.
清中前期,朴学激成时尚。但相比两汉之经学、魏晋之玄学、隋唐之佛学、宋明之理学,惟独清代没有自己独立的哲学精神,即便如此,仍无从阻遏学术上的繁花似锦,形成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昂扬之势,这个“一马”就是经学、考证史学;“万马”就是包括小学、音韵学、金石学、校勘学、目录学、方志学、天文学、算学、舆地学在内的百艺群科。究其原因,朴学思潮的推动居功乃大,这主要获益于朴学思潮的学术目标、学术理路以及相应而达的学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拥有4100多名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襄樊市襄阳区,面对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不好管”、流人地党组织“管不着”、党员作用发挥差的状况,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两建三推双管”新模式,既为流动党员安了新“家”,又让他们在新“家”里“动”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荼道主张荼人要谦虚、互敬,以诚相待,注重精神上的交流。一次茶会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次完美演绎,同时它填补了现世的残缺,让在现实生活中苟延残喘的人们获得暂时的解脱。而茶道中的“家元”对于茶道的普及、发展、传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左传》记事始于隐公的问题是经学研究的重要话题。古代经学家多通过“始隐说”将《春秋》说成是兴王之作。但是《左传》隐公记事却表达了不同立场。《左传》隐公记事虽然表现出尊王倾向,但突出的却是天下无王为势所必然。《左传》隐公记事对隐公的描写并未显示出后世经学家所说的“王鲁”迹象,对郑庄公的肯定态度则显示了《左传》认同霸主政治的思想倾向。《春秋》兴王说也是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8.
北宋熙丰变法中的人才培育-选任体系改革是一个以儒家经学为基础,面向改革措施与政治实践的系统工程,其政治学意义非常丰富。王安石以《周礼》“中人为制”的思想作为基础,以“开阖敛散”之术为脉络,构建一整套造士、养士、任士的体系,并将其与改革进程中的具体事任结合起来,在增效率、酬功劳的同时,也起到引导人心、端正风俗的作用。这既是一次国家能力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尝试,也是非常典型的儒家式的“寓教于政”。  相似文献   

9.
秦文贞 《工会论坛》2010,16(5):147-148
《十三经注疏》中所存汉人经注六种,其中五种与北海一地有历史因缘,经学大师郑玄系北海高密人,独注经4种;《孟子》学名家赵岐祖籍虽在京兆,然流落北海十多年,得孙嵩扶植襄助,发愤作《孟子注》。由此可见,汉代北海经学的兴盛及它在中国经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论戴震对宋明理学关于“意见之理”的批判徐岱霍存福戴震(1724—1777年),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是清代著名的汉学家和唯物主义思想家,皖派经学的创始人。其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的重要贡献,是通过对宋明理学(尤其是程、朱宋学)的无情批判,阐明他政治法律...  相似文献   

11.
马融是西汉著名的古文经学家,由于他的著作多已亡佚,后世对其研究较少,这与马融在经学史上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马融上承贾逵、许慎,下启郑玄,在两汉经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马融生平事迹的描述以追寻其思想根源,并通过与郑玄、王肃的比较来凸显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贡献,这对两汉经学的研究有相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家和”文化的构建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零散到系统、从发展到创新、从孕育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其经验与启示为:企业文化只有自下而上、植根于基层,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企业文化建设只有抓住文化的“魂”,才能发挥它的鞭策功能;企业文化只有坚持领导主导与全员参与相结合,才能增强感染力;企业文化只有系统、完善,才能发挥潜移默化作用;企业文化必须有健全的制度体系,才能确保企业精神执行到位。  相似文献   

13.
<正>周予同先生有一个说法:"经学的时代结束了,经学史的时代刚刚开始。"虽然说是经学史研究,但周先生及弟子朱维铮先生对于经学基本是否定的态度,这很难说是客观、公允的研究。如果我们今天还是采用这样一种态度,还是周予同、朱维铮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自绝于时代、自绝于学术界,必将走进一条死胡同。姜广辉教授主持的"中国经学思想史"课题研究前后历时十三年,《中国经学思想史》四卷六册终于于2010年出版,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这项研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为经学正名,为  相似文献   

14.
家国与城邦——中西古代政治组织结构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邦与家国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外在陈设,而是共同体的结构形态,其共同点在于皆导源于公共祭祀所型构的公共空间、个体至善追求的根本居所、整体主义的生活观和伦理主义的政治观。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城邦与公民资格密切相关,而家国造就了毫无个人利益关联和自由的“集体符号”;城邦的实现形式可因政体的不同而不同,家国则鲜有政体的改变;城邦下的公民是神的共同分享者,家国下的个体则对主祭者顶礼膜拜,毫无平等可言。  相似文献   

15.
在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环保社区,居民们一提到胡绍移,无不流露出敬佩之情。他2001年下岗后,通过竞选走上了社区治安主任岗位。由于工作认真负责,2003年被推举为社区书记,主任。几年来,他先后荣获“共产党员先锋”、“先进社区工作者”、“优秀民调员”等称号。  相似文献   

16.
秭归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改进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要求,以全省流动党员管理创新联系点为契机,着力探索动态管理体系和服务机制,初步实现了流动党员“外出有根,流入有‘家”’,其成效得到省市肯定。  相似文献   

17.
社区是市民共同的“家”。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家”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鄂州市坚持科学发展,把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列为市委、市政府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之一。市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社区.调研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全市采取三招排解建“家”难。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份以来,山西忻州公安机关开展了以构建新型和谐警民关系为基本内涵的“十进家”活动。活动开展的初期,就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和强烈的社会反响。“十进家”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当地乃至全省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进步与发展,也对当地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有益的贡献。通过深度的调查研究,我们以党的十七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为主线,以“十进家”活动为基本素材,从讲政治的高度和学理的层面,分析探讨了“十进家”活动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尤其是从公安工作全面、协调、健康和持续进步与发展的角度,对“十进家”进一步开展过程中的深度辐射作用,做了拓展性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总结经验,研究新时期工会工作的着力点,贴近环卫工作实际,探索以“争先创优为目标,六个建设为基础,三个民心为环节”的建家思路。  相似文献   

20.
经学同文艺理论关系在主体层面表现出来,是经学人论所树立之人同以审美为本位的文论所说的文艺主体共享着一个公共区间。经学人论所树立之人本质属于经学主体,审美的文艺活动中的文艺作者和接受者本质属于文艺主体,但二者虽各有本质,彼此却历史地相互交集。在这一彼此交集的公共区间里,经学之人和文艺主体作为存在者都具有"人——文艺主体"这一二重结构,这个二重结构当其属于经学或属于文艺时,结构的内涵和结构的两大要素之轻重均有所不同。经学和文艺正是在这一区间内发生种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文艺主体论的存在与发展因此总是历史地承受着经学或隐或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