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政策执行是目前政策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在我国 ,政策执行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地方政府有效执行中央政策。为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从政策科学理论体系出发 ,对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2.
农民增收相关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农民的增收减负问题,一直是公共政策的重点.很多农民增收的相关政策在制定之初是科学、合理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却与预期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以黑龙江省为例,该省出台的农民增收相关政策可分为三类:一是加强政府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二是拓宽收入来源、保障农民利益的;三是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农民增收相关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执行环境不完善,政策的延续性欠缺;信息传递不通畅,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政策执行主体素质低,政策执行缺少监督机制;农民参与相关政策制定、实施的程度不够.促进农民增收相关政策有效执行,要努力做到严把政策制定关,强化政策执行的效果,完善政策执行的评价机制,加强对政策有效执行的监督.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途径,政策执行力是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要素。政策执行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机制、政策执行资源、政策执行环境等。目前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偏离政策宗旨的行为,利益错位和政策执行力要素缺失是影响政策执行力的主要因素。必须通过架构和开通各种路径以实现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政策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用以保障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这一约束性指标的重要政策,本文从中央-地方互动视角研究该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发现,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政策的制定过程呈现出"中央政府提出方针——地方政府进行创新性政策实践——中央政府肯定创新并颁布新政策——地方政府进行政策复制"的中央-地方互动特征,具有地方政策创新和自上而下政策复制相结合的特点。源自省级政府的政策实践是我国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政策建立的主要学习源,为中央政府的政策出台提供了参照与经验,加速了中国节能考核政策的发展。但这些作为政策备选项的地方实践,总体上比较单一,并在中央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政策出台后迅速进行了复制式修订。此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政策的地方创新性实践主要发生在省级政府层面,地市级政府和更低层次的政府更多起到的是政策执行的作用。本文从动力机制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5.
切实贯彻执行党和上级政府制定的政策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衡量地方政府执政效能的依据和前提。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能力与水平,关系到公共政策能否顺利实施、政府在民众中的威信与公信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当前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执行体制封闭、执行者角色错位与越位、干部管理与考评制度失当、政治社会化机制缺失、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困境。需要创新政治文化,转变政府执政理念,构建开放性的政策执行体制,完善干部管理与考评制度,优化公共政策的传播机制,建立健全执行监督与制约机制,推动政策的有效实施与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庄国波 《理论探讨》2005,(6):113-116
公共政策执行难问题对各级、各地政府而言都是屡见不鲜的,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政府的执政能力。政策执行难的四大类原因:一是政策“先天不足”,质量不高;二是执行政策时投入资源不足,配套措施跟不上;三是执行者无意或故意曲解政策;四是政策对象对政策的接受度不高。解决政策执行难的对策,一是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政策质量,避免出台有“硬伤”的政策;二是制定配套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政策执行的环境,避免单兵出击;三是合理兼顾政策调整所涉及的各方利益,保证大多数人特别是弱势群体长远利益不受侵害;四是提高政策执行者的能力素质和道德素质,避免“歪嘴和尚念歪了经”,使政策执行打折扣;五是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使政策对象愿意接受政策,避免政策对象“不领情”。  相似文献   

7.
杨斌 《公共管理学报》2024,(2):128-140+175
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协调统一的政策关系是实现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然而,现有研究多偏重单一政策执行情境,相对忽视了多元政策执行情境。为此,借鉴政策整合的概念,本文通过对云南省S县打好政策“组合拳”的探索性个案研究,分析地方政府对不同政策关系的调适及其影响政策执行的过程。研究发现,为统筹多元政策关系及其执行,地方政府通过政策目标价值统合、政策工具组合实施、政策系统结构集成的运作方式实现政策整合;政策整合则通过目标群体建构、执行主体交互和政策效应叠加的作用机制,促进政策的有效执行。这些发现是对政策整合研究的情境性拓展,发展了政策关系的知识谱系。作为政策关系调适的理想类型,政策整合突破了政策执行发生于单一且分离的政策子系统的理论预设,为理解中国场景的政策执行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对地方政府优化政策系统结构和协调多元政策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实现政策目标,解决政策问题以及实现社会公共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主要途径。公共政策执行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性。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制约因素对于党的执政能力同样构成制约与影响。公共政策执行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应当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提升政策执行中的社会资本存量;其次,加强政策执行中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或供给;再次,充分发挥政策执行中的民间组织的作用,促进执政党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1)
从理论上说,国家目标、地方政权行动策略与基层社会利益诉求这三者具有一致性,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执行应该是一种单向"授权与执行"的复制关系。然而,在执行实践中却并非如此,严重损害了基层社会的利益,阻碍了法律和政策目标的实现。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就有必要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而在理性化、制度化的基础上构建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新型模式。同时也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是实现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有序生活的重要策略。民族政策执行是将民族政策价值目标从观念形态转化为现实形态重要过程。正视当前民族政策执行中存在利益冲突、行为失范、政策生态不良、政府执行力低下等困境,不断协调民族政策利益关系、规范主体行为、优化政策生态、提升政府执行力,就成为破解民族政策执行困境以及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整体性治理分析框架,对"宁海36条"政策的施行背景、动态演进和实现机制进行观察.研究显示,政策施行之前宁海县域治理呈现"碎片化",具体表现为政策出台分散化、政策执行碎片化、乡村公共服务缺失化、法治机制低效化和社会治理行政化.宁海县域治理的碎片化直接导致了宁海县乡村治理的濒临"失控",宁海县域治理重心下移至乡村".宁海36条"政策施行之后,通过县域层面对政策目标和执行手段的整合与调整,宁海县域内的治理层级、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技术五方面均发生变革,宁海县域治理模式从"碎片化政府"转向"整体性政府".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在自上而下的过程中,会产生决策路径上的失范,即下级政策规范与上级政策规范之间产生过多包含或过少包含的问题。同时会产生执行路径上的失范,导致政策目标偏离,增加行政管理成本、工作负担及工作压力,降低工作效率。公共政策失范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它既有地方治理的现实需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建议国家和省、市政府出台的公共政策应更加周密细致并具有可操作性;国家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上级政府监督其下辖各级政府不得变更公共政策的主要条款或关键性细节,如政策对象、政策内容及其实现方式、政策程序等,确保政策目标上下一致。  相似文献   

13.
所谓“滞差”,就是迟滞、差距,对于政策执行过程来说,就是指贯彻落实政策不及时不到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能用足用好用活政策的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政策执行过程的滞差呢?国外学者把此类研究称为政策的“影响分析”。换句话说,也就是对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各种因素的分析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说,政策的影响分析与政策执行的研究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道理很简单,因为不研究和排除影响政策执行的各种因素,就不可能使政策得到有效的执行并实现政策目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同在中国同是中央的政策,但各地区和部门之间在改革开放的步伐及其成效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反差。这除了客观条件之外,恐怕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执行中央政策上有差距。因此,为了保证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正确贯彻和有效执行,有必要对政策执行过程的滞差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政策执行研究面临的一项挑战是如何在多个变量之间建立结构性框架。从府际关系的视角,可以建立政策执行的"路径一激励"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关注政策路径和激励机制两个变量,区分了政策执行的四种模式:行政性执行、变通性执行、试验性执行、象征性执行。当自上而下的激励机制足够强时,即使政策目标和实现途径不明晰,地方政府也会积极开展试验。这种试验性执行不仅会增进对政策环境的理解,也可以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损害政策的公信力。在单一制结构下,政策执行既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实际结果的行动过程,也是政策路径和激励机制的改进过程。  相似文献   

15.
政策规避是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种常见行为,它具备目标偏离性、行为隐蔽性、活动相关性、主客观结合性等特点。政策创新的实质是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决策、价值、观念、原则、思路、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政策创新在政策目标的趋向性、政策措施的新颖性和有效性以及政策执行结果的外部经济性等方面与政策规避有着本质的区别,是现阶段防范和治理政策规避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增强政策的合法性,促进政府执行力的改进与提高。政策执行者是否认真执行政策,目标群体是否自觉遵守政策,取决于其对政策的态度,而这又同政策是否具有合法性有很大的关系,合法性程度高的政策就能得到有效的执行,政策的目标就能得到实现,政府的执行力也就能得到改进和提高。增强政策合法性要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赖于良好的政策。然而,实践表明,有了良好的政策,未必就有良好的政策效益。国家各项政策的实现,必须有强有力的执行系统作保障。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施政效果。因此,加强政策执行的研究,提高政策执行的绩效,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以政策贯彻政策:政策执行、创新与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执行本身是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多数政策执行的真实情况,是要经过各级政策主体研究出台地方政策或实施意见,通过"以致策贯彻政策"逐级传导,最终化作具体项目和行动,使政策得以执行和落实."以政策贯彻政策",作为政策执行和创新的重要环节,过去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于理解政策执行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影响地方政府有效执行中央政策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政策执行体制因素、中央政策因素、地方政府因素与中央政策对象因素。提出这些因素并进行系统分析 ,是实现确保地方政府有效执行中央政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听证可以为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提供有力的保障,有利于政策制定的民主化、减少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阻力,还可以及时发现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不足。因此,政府应加强政策领域的听证制度建设,在出台事关重大且牵涉面广的政策前、实施革新性的政策时举行听证,并要把事前听证与事后听证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