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抓住机遇。合作互惠。安陆市开展了“民企联村、携手共进”活动,引导民营企业依托联系村丰富资源,发挥产业带领作用.在互惠双赢中助推新农村建设。共建企业抓住联系村发展机遇,合资合作进行旧村改造、公共设施、专业市场、物流中心等建设,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安陆市金运石材公司与雷公镇大安村结成对子后,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就是农业产业化道路。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除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外,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村“两委”起着战斗堡垒的作用,在我国农村中,村“两委”领导权,决策权和选举权争斗的背后,是封建思想文化中封建专制、家长制、“为民做主”等思想观念的作崇,消除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整合农村基层“两委”组织的合力,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推进村企合作创新新农村建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企合作是农业产业化的深化与升级,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必需具备的条件。在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村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具有现实可行性。探索村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和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对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载体。作者对独山县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麻万镇麻抹村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总结分析,提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翼城县委统战部联系农村实际,发挥部门优势,积极牵线搭桥、调动资源、激活主体,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春天来了,大地复苏,这是播种的季节。在这“万紫千红”的日子里,我们提出农业产业化建设这一话题,与广大读者一起探讨。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这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要求。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坚强有力的村级党组织作保证。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重点是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领导班子;加大村班子成员的培训力度;加强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村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管理;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内""外"兼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内”“外”兼顾。一方面,必须把发展农村、提升“三农”、培育和提高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即内发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同时,必须着充分发挥工业支持农业和城市带动农村的作用(即外哺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创便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1.
马力 《理论前沿》2007,494(5):43-44
本文对民营化是否可以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新途径,高等教育如何实现民营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需要依靠农村各级组织,特别是村级组织,因为村组干部是推动农村工作最基本的领导力量。要真正调动村组干部的积极性,就必须从解决村组干部的切身利益入手,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工资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多中心制度安排:解决乡村关系问题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斯特罗姆等学者提出多中心制度安排理论 ,以超越集权与分权的单中心制度安排。多中心的制度安排打破了单中心制度中最高权威只有一个的权力格局 ,形成了一个由多个权力中心组成的治理网络 ,以承担一国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职责。随着村民自治在全国的推行 ,中国乡村治理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种种矛盾与冲突。压力型行政体制是乡村冲突的压力源。压力型的行政体制就是单中心制度安排的具体体现。多中心的制度安排旨在克服单中心制度安排下不可避免的种种弊端 ,对于中国当前的乡村治理而言 ,多中心制度无疑提供了一个改革传统压力型体制、理顺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中央的精神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强化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机制;另一方面是加大固本力度,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重视发挥民营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我国民营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分析民营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课题组先后赴浙江省杭州、温州、台州、湖州等市,对20余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并向87家民营企业发放调查问卷,与部分企业和政府部门进行座谈。通过调查与研讨,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浙江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和特点(一)民营企业对承担社会责任有较高的重视程度。在企业问卷调查中“民营企业是否应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一栏,统计的86家企业中,选择“应该承担”的有48家,选择“应该承担”和“适当承担”的10家,选择“适当承担”的26家,以上企业占被调查…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由于贯彻了中央一号文件,当年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实际增幅超过6%,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但是当前我国“三农”形势依然严峻,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上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今后5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而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引导农民走向富裕道路的先导力量,“人民群众富不富,关键在于党支部”。然而针对目前农村基层组织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找到一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面对我们党要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布署的新形势,“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的召开预示着非公有制经济将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民营经济将在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深化国企改革,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民营经济是…  相似文献   

19.
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其中,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优化农产品商标及地理标志保护、重视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蓓 《理论前沿》2006,(10):34-3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才。一、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